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戈壁地区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的介绍,详细的讲述了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电气化接触网改造过程更加标准化,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对电气化接触网改造工程中接触网线岔布置技术、整体吊弦技术、软硬横跨安装技术、组合定位技术以及恒张力架线技术进行阐述,并且提出了改造工程完成后的验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阐述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网钻孔桩基础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施工中应控制的要点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以满足桩基施工质量及接触网支柱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为电力机车提供电能保障,对于弓网的正常受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软件开发以VB 6.0开发工具为基础,同时连接Access数据库、Auto CAD各种版本以及Excel来共同完成软横跨的编程、计算、出图、报表导出以及后期对数据库中软横跨零件的维护,使该软件能够满足不同设计单位设计的软横跨结构形式及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软横跨零部件,保证计算软件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7)
目前,随着国内外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软横跨与硬横跨被广泛采用,比如我国的"八纵八横"及广(州)-深(圳)线等,在国外,比如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对它们有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接触网的单线路腕臂架设方式不适合于站场,如果站场中单线路支柱腕臂架设过多会影响行车作业效率以及车站工作值班人员对信号的瞭望;其次如果股道间距太小难以满足单线路设立支柱的要求,所以站场中多采用软横跨或硬横跨形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铁路近年来,发展较快,自改革开放发展迅猛,技术领域也逐步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高铁,已成为中国的标志。截至目前12.7万公里时我国铁路营业的总里程数,铁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2.5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数,高速铁路居世界第一。接触网的架设比较困难的是桥梁上接触网的架设,主要因为桥梁上支柱的安装和支柱基础的浇筑比较困难,各项工序比较复杂。因此,开发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关键工序工艺工法尤为重要,为加快的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系统化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王志雄 《今日科苑》2009,(20):284-284,286
本文简单介绍了接触网及其重要性,并从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支柱基础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了相关措施,对接触网的性能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16)
由于我国接触网面临大修改造量逐年加大,所以既有电气化站场软横跨改造安装方法在施工当中起到的作用很大,既有线施工属于停电要点施工,施工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一个好的施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多年的既有线电气化站场软横跨改造经验,软横跨改造索道式安装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效率相当高的施工方案。以西康二线安康东枢纽站整体软横跨改造施工作为实例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如何对覆冰接触导线进行融冰、除冰以及降低冰灾损失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通常的融冰措施分为热融冰、机械除冰及自然脱冰。该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接触网除冰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接触导线覆冰的危害、覆冰的性质。根据铁道机车和接触网的特殊结构,本文提出采用机械除冰和热力除冰相结合的接触网除冰方法,详细阐述了除冰装置的结构原理和安装方法,并指出了接触网除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汉口站在不中断列车运行的条件下进行站场改扩建和接触网改造,工程包括既有场改造,增建上行场,新建无站台柱雨篷及拆除软横跨过渡,站台区改造后为H型钢柱及与雨篷柱合架.文章对汉口站接触网过渡施工步骤及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和总结,旨在为行业同仁在其他类似工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立军 《科技风》2012,(2):137+139
国内第一条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从设计施工、管理、站前和站后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站后的接触网钢柱基础和隧道内的悬挂固定点由站前预留,站后四电的接地系统完全靠站前来预留,站后的电缆通道统一由站前预留.由于站前单位和站后单位专业上的差别,接口施工中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接触网基础限界超标的原因和对接触网上部安装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已有接触网平面图纸的分析,提炼出接触网支柱单开道岔岔后圆曲线段定位计算的已知条件,利用解析几何的原理,推导出侧线与正线间的几何关系,再根据接触网施工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找出利用正线资料确定接触网支柱单开道岔岔后圆曲线段定位计算的公式。解决了站后接触网工程提前介入站前工程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各类既有铁路桥上接触网支柱和悬挂方案的阐述,总结出既有桥上接触网支柱悬挂设计方案要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在建和投入运行的高速铁路,其接触网电分相的设计和施工广泛地采用了空气间隙式六跨电分相,文章结合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相关施工经验,对接触网六跨电分相的施工技术、地感器安装原理以及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的运行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气化铁路由于使用不需要安装原动力的电力机车作为牵引装置,所需要的电力能量由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来提供。作为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动脉:接触网,由于接触网设备的繁多、工序的复杂和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决定了单靠人工的统计、计算和维修不能满足当前高速铁路的运营要求。接触网管理和状态修的系统不仅解决了接触网各项繁杂的原始数据的录入与计算,而且提供了可供上级主管管理部门和下级工区的协同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中针对八号线白云湖车辆段上盖物业方案的特点,及目前国内车辆段方案发展的趋势,本文对适用本工程及类似工程主要的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从结构、安装方式、景观、盖下安装工程适应性、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更适合白云湖上盖车辆段接触网的下锚方案,对类似工程也具有指导及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子的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和使用环境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寻找影响接触网绝缘子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探寻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能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对既有电气化铁路进行技术改造,改造的主要对象是接触网,对此,本文提出接触网软横跨安全改造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设计350km/h的京沪高铁的施工技术为基础,结合京沪高铁的设计特点与京沪高铁接触网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弹性吊索的安装与接触悬挂调整的施工经验,总结了弹性吊索的安装过程及其安装后对在悬挂调整中对接触线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苏州地铁一号线为例,从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的组成、类型、重点设备,并从结构、维护、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有利于理解刚性接触网和柔性接触网在城市地铁上的应用特点,为城市地铁接触网的运营管理、维护及事故抢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