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郅辽 《钓鱼》2004,(10):40-40
80年代中期,河北省和保定市先后成立了钓鱼协会,一些参加全国钓赛和各地钓鱼邀请赛的钓手把南方的七星漂钓组介绍到河北。其小巧灵风格在保定受到重视是因为大众化钓场只有白洋淀一个,而淀里的鲫鱼吃口很轻,用高梁杆鱼漂和芦苇鱼漂都不能反应鲫鱼咬钩微微抬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谢葵  黄邦凡 《钓鱼》2007,(8X):30-33
夏夜一到,黄颡们全体出动了,活泼得很,那些相应的钓技钓法也紧跟着浮出水面,从近期的《钓鱼》杂志里跑了出来,第10期河南李懿老师的《长江钓黄颡方法》、广东罗爱田老师的《夏夜溪河钓黄颡》,第13期重庆张世才老师的《钓黄颡鱼攻略》。三位老师的文章各有千秋,浓郁的地方特色,娴熟的技法,  相似文献   

3.
河南的冬季,寒风凛冽,水面冻上了薄冰,鱼儿们潜入了深水,钓鱼迷们也躲在家里养精蓄锐。冬天里真是寂寞。然而,2003年秋天,我还在洛阳工作,发现了一个好去处:龙门的伊河里有鱼冬天里咬钩。  相似文献   

4.
海娜 《中国钓鱼》2004,(11):36-37
北京时间2004年8月31日上午8时,赴比利时参加第五十一届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的中国队员们,身着绣有中国国旗标志的队服出现在首都机场国际出发大厅。当时的国人们还沉浸在我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带给我们的喜悦之中,所以机场里不时有人满面笑容地问队员:“你们是什么项目?”“钓鱼。”问者好奇:“钓鱼也有世界比赛吗?”“是的,我们就是去参加世界钓鱼比赛的。”“太有意思了。祝你们  相似文献   

5.
点钓模式     
张福顺 《垂钓》2002,2(3):23-26
点钓技术的应用,使钓鱼活动告别了师徒相承的“模拟”时代,从而进入了颇具现代感和速成性的“数字”时代。那些想学钓鱼的朋友,只需点击此处,就会变成钓鱼的行家里手。不信,您也来试试?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5,(5):13-13
何海滨,今年29岁,出生于1976年6月,河南开封人。他从小喜欢钓鱼,是一位腼碘沉稳的小伙子,为人处世相当老实厚道,沉稳有加。何海滨四五岁时便跟随叔伯们去钓鱼,从他家绕过一堵墙就是一个野塘。稍大一些时,更多的时候他则是背着家人,翻过那堵墙自己去“练竿”。1999年的何海滨见识到了悬坠钓的神奇,受钓鱼高手刘林的影响,于2000年开始学习悬坠钓法,并购置了第一台钓箱。  相似文献   

7.
蓝水 《垂钓》2005,5(11):21-24
玩钓鱼已经有年头了,我今年三十有二,爱上钓鱼却已有20余年。钓鱼这么多年来,我对手竿钓鱼始终情有独钟。从1993年开始,我接触到了悬坠钓法。而在此以前我一直用传统的立标和自己做的星标钓鱼,也曾经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8.
姚军 《钓鱼》2012,(19)
他姓韩,在家排行第五,我们都叫他韩老五。韩老五一家子里有四个男人,个个会钓鱼,并且钓技高超。尤其是韩老五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于韩老五的钓鱼趣事有很多,我就挑出几件来,让众钓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9.
邹德林 《垂钓》2006,6(7):11-12
1983年,父亲开始钓鱼,每个周末风雨无阻,所以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便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渔人们钓鱼的目的很单纯——拿鱼回家改善伙食,如果略有盈余则亲友共沾。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悬坠钓法的普及,钓鱼逐步走向体育运动的行列,已经不再是为鱼而渔的活动。时至今日,随着一批专业钓鱼人的崛起,竞技钓鱼正在广大钓友之中蔚然成风,“掐鱼”这个词儿便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汤昕东 《垂钓》2006,6(7):18-21
引子:休闲钓也好,竞技钓也罢!随着钓鱼活动的参与者日渐增多,“不甘寂寞”的钓鱼人开始将钓鱼分门别类。于是乎,玩法不同了,钓法也不同了。总之,钓鱼人变着法儿的将钓鱼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钓鱼圈中悄然兴起“掐鱼”这一新鲜玩法。然而,对于参与掐鱼的钓鱼人而言,掐鱼也被他们赋予了各种色彩,  相似文献   

11.
汤昕东 《垂钓》2006,6(8):51-51
游钓恐怕是绝大多数钓鱼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之一,尤其是那些长途跋涉的万里之行。然而在中国,热衷和关注游钓的钓鱼人却不在少数,李根浩就是其中之一。提起这个名字,您也许会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说到“逍遥戏鲛客”,也许经常游弋在网络各大钓鱼论坛的钓友们就该耳熟能详了。  相似文献   

12.
夜钓西丽湖     
《垂钓》2003,(2):12-14
深圳不仅仅是经济特区,也堪称钓鱼特区。12月的夜晚,当北方的钓友正蜷缩在装备着暖气和空调的房间里躲避窗外寒气的时候,深圳的钓鱼人仍然可以兴致勃勃地夜钓。因为赴深圳采访首届中国吉尼斯世界记录钓鱼挑战赛,我与中国教育电视台《鱼乐无限》摄制组的同仁们也有机会成为这夜钓大军里的一群。本次比赛的场地选择在深圳西丽湖度假村内的南海明珠钓鱼台。  相似文献   

13.
徐艳文 《钓鱼》2012,(6):26-27
冬天悄然隐去,春季大步走来,钓鱼人迎来了一年中第一个钓鱼的黄金季节。春季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节气或孟春、仲春、季春三春,那么六节气和三春对钓鱼是否有启发呢?在每个阶段的钓鱼技法都有那些不同呢?编者为广大钓友整理了春季不同时段的钓技,希望对钓友们春季出钓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4.
罗拓 《钓鱼》2006,(10):61-61
过了几天,刘文光终于弄清楚,和真正的潜水艇一样,永的“远程遥控电子钓鱼潜艇”也可以在水面和水的中、下层自由活动。最远航程400米,转向半径55米,航速每分钟40米,所以便具有驱逐、干扰等功能。星期天他和老爷子钓不到鱼,就是家永遥控着这艘钓鱼潜艇在他们的老窝子里不断驱逐、干扰的结果。想到这里,刘文光也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听说过的钓鱼比赛中的种种“猫腻”。不过,与永的“运程电子遥控钓鱼潜艇”的驱逐、干扰效果比,那些种种“猫腻”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似文献   

15.
崔亦凡 《垂钓》2005,5(2):12-12
李维新,1954年生,广东省广州市人,一级垂钓大师,从少年时就开始钓鱼。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真正专注钓鱼技法的学习与研究。1989年进入东峻学习班学习“台钓技法”,师从台湾著名钓鱼高手廖心阳、萧春平,是内地第一批东峻钓鱼学习班“台钓技法”的“黄埔毕业生”。经过系统学习和认真的钻研,钓鱼技术突飞猛进,开始在国内钓坛崭露头角。李维新大师擅长搓饵底钓,  相似文献   

16.
沈永兴 《垂钓》2007,7(4):31-32
通过这次钓鱼,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低温大风天气里钓鱼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5,(19):20-20
袁永耀,1953年1月出生,上海市人,全国三级垂钓大师。1972年开始学钓鱼,后追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投身股市,成为股海弄潮儿,而将钓鱼搁浅了。1992年初,重操钓竿,师从廖心阳高徒学习悬坠钓,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日积月累,他的钓鱼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在全国竞技钓赛中崭露头角。近几年,他虽然淡出一些钓赛,但他依然热心于钓鱼活动,在上海举办“耀耀杯”钓鱼比赛,为推动本地区钓鱼活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王建明 《钓鱼》2006,(17):69-69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同时也是《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我一直都订阅《钓鱼》杂志。从这本杂志中,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掌握了更多的钓鱼技巧,也了解了我国以及国外钓坛、钓具行业的发展态势。世上的万物总是存在着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说这话并不是讲《钓鱼》杂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看得多了。也就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觉得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如我在该刊中看到。一些钓鱼大师们就钓友提出的钓鱼方面问题专门撰文予以回答,还有民间钓鱼高手写的关于鱼在不同季节里不同的钓法等。  相似文献   

19.
张莉 《钓鱼》2005,(23):6-8
11月22日~24日,“好日子杯”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深圳站)在深圳市海上田园钓鱼俱乐部举行。作为今年全国钓鱼锦标赛的“末班车”,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和地区的73支代表队的220名钓鱼高手来“过把瘾”。高手们同池竞技,龙争虎斗,在手竿钓对象鱼、手竿钓混合鱼、手竿钓罗非鱼三个赛项上展开了钓技大比拼——  相似文献   

20.
薄建成 《中国钓鱼》2004,(10):53-54
今年5月9日,我参加了由张掖市体委主办,临泽县教体局承办的张掖市第二届钓鱼比赛,不仅夺得了冠军,还让我和钓友们过足了钓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