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I0001-I0001
5月2日,载有“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当日零时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星十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2.
图说科技     
7月15日17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一号05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78次发射。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我国成功发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12月11日零时4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是中阿两国航天领域的首个合作项目,也是阿尔及利亚第一颗通信卫星,将主要用于阿尔及利亚的广播电视、应急通信、远程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一颗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我国成功发射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12月19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有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12月19日零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科技网)长江航运"GPS"技术正起步桥区预报、航路调整、可航水深、航向以及航速……日前,随着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在渝投入试运行,长江航运电子地图替代传统纸质航行参考图的"数字航运"技术起步发展。安装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的船  相似文献   

7.
科技短波     
正"珠海一号"0 3组卫星发射成功9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珠海一号"卫星工程是商业遥感卫星项目,规划研制发射34颗卫星组成星座,具备视频、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成像等观测能力,获取卫星遥感数据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业应用提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31日17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有关专家正在分析中。不过,当晚11时,据“帕拉帕-D”卫星制造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悉,卫星已捕获,状态正常,可以实施卫星变轨。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5):1-1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0.
科技短波     
正北斗距全球组网一"星"之遥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实现2020年"开门红"。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型商业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声轰鸣,2004年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一"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火箭起飞约24分钟后,"风云"二号C星已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卫星入轨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其实施了多次轨道捕获,在精密定轨技术的支持下,缩短了卫星完成定点任务的时间。 两天后,我们来到西安卫星测控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而这也意味着太空中又迎来了一颗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下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升空"的小卫星。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从2003年12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挂牌之日起,不到14载光景,这里研制出品的微小卫星已有20多颗成功升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I0020-I0020
[导读]俄罗斯航天部门利用“质子-M”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快车-AM5”通信卫星,该卫星27日凌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7,(11S):I0001-I0004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千米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相似文献   

17.
宜课 《百科知识》2001,(2):15-16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0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技术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重达8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通信卫星,也是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还是目前中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总指挥周志成院士表示。  相似文献   

19.
4月15日,我国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推举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26分钟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被送入近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6万公里、倾角20.5度的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标志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29日,推力巨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头顶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功率通信广播卫星鑫诺二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直冲云霄,飞行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的近地点高度207公里、远地点高度35932公里、轨道倾角28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标志着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人们在为这一空间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不禁要问我国航天技术究竟取得了哪些光辉业绩呢,创建于1956年10月的中国航天事业,半个世纪以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铸就了一系列举世公认的太空辉煌,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