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南宋文人非常爱好交游,这与当时的商品经济繁荣、政治偏安、文化兴荣等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南宋文人在交游中爱好切磋文学、唱和论道,形成了许多文化圈子和文学流派,因此笔者尝试以文人交游为切入点,刍议南宋文人交游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南宋文学研究做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王庭筠出生于渤海望族,被元好问赞为“文采风流,照应一时”的辽东诗人王庭筠,虽才艺卓绝,在书画方面造诣极深.但无奈仕途坎坷,他在连遭贬黜之后卜居彰德(今安阳),读书黄华山寺.安阳地区景色秀丽,文化昌盛,王庭筠隐居此地,一方面他不断自我提升,留下了很多佳作,另一方面他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慎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他被贬谪云南后,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文人集团,通过广交文友、教授讲学、诗文唱和等方式对云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杨慎与云南文人张含的交游甚早、甚深、甚久,其诗文观对张含的影响也很明显,使云南文学家在受到了外来的文学观念方法影响的同时,渐为许多中原和长江流域等主流文学区域文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4.
宋遗民词人的交游唱和词是宋元易代之际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反映,是特殊文化形态下民族心灵历程的记录,是词体文学由传统“应歌”向“应社”转型的产物。所以,宋遗民词人的交游唱和活动,不同于以往诗人词客的风流雅集、诗酒唱和而带有亡国遗民隐逸生活实践的性质,对遗民词人群体的形成、群体人格精神的建构和创作范式的改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宋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成因中,可以看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某些时代风气、文人心理、生活观念、地域特点、社会审美习俗、文学创作倾向等,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明末大臣杨嗣昌,与同时代文人袁中道、钟惺、谭元春等均有交游唱和。其诗文作品内容广泛,以山水纪游之作成就为最高。其文学主张和作品风格接近于公安、竟陵派,但有自己的创作个性,这种个性与他终身勉力从政的人生道路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刘艳萍 《天中学刊》2013,28(3):88-93
北宋仁宗天圣、明道年间,在西京洛阳有一个以钱惟演幕府文人为主体的交游唱和群体,谢绛、欧阳修、梅尧臣、尹洙等文人都参与其中,其成员多为年轻文人,富有朝气,性格各异。这一文人群体的形成,既是由于文人们志趣相投,彼此推赏,也与钱惟演留守西京以及洛阳的时俗风气等有关。他们在洛阳举行了较多群体性活动,彼此间的诗歌寄赠酬和亦频繁而广泛,其交游与唱和具有一种明朗昂扬的情调,促进了洛阳诗歌和散文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王庭筠是金代中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在著述、诗词、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其主客观条件。王庭筠的文学艺术成就在当时以及对后代尤其是对元、明两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晚清文学家谭献一生交游广泛,参与了众多诗社集会、唱和联吟等文学活动。谭献在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均有文学结社及集会,其早年、中年的文学结社有切磋技艺,提高自我诗词创作水平的目的,晚年参与文学集会则因其文坛威望,具有指导同人创作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文学交游是文人之间以创作为目的的文学活动。汉末建安年间,曹氏父子皆雅好文学,那些因战乱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先后聚集到邺城,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邺下文人集团.邺前文人集团和前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曹操为领导核心,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呈现出功利性向非功利性、主情过渡的特征;后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丕、植兄弟为文人集团更直接的领导,曹氏兄弟与邺下文人举行过重大的文学活动如南皮之游、西园盛会等,在这些文学交游活动中,他们借物咏叹、即兴赋诗、抒发情怀、互相切磋技艺,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也以主情、非功利性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范渊是明中期桂阳(今湖南汝城)籍文人,行为高洁,享誉当时,又擅诗文创作。由于其别集早佚,文献无征,学界不能对其生平、交游及文学成就展开研究。论文从有关文献辑录出范渊诗歌15首,且予以校证。并通过蛛丝马迹的文献记载对范渊生平及其与"前七子"等文人的交游情况作出考证研究,以为范渊是明中期诗文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1.
宋元之际词人交游唱和之风十分盛行,如前所述,从宋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之风盛行的成因中,可以看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某些时代风气、文人心理、生活观念、地域特点、社会审美习俗、文学创作倾向等,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范渊是明中期桂阳(今湖南汝城)籍文人,行为高洁,享誉当时,又擅诗文创作。由于其别集早佚,文献无征,学界不能对其生平、交游及文学成就展开研究。论文从有关文献辑录出范渊诗歌15首,且予以校证。并通过蛛丝马迹的文献记载对范渊生平及其与"前七子"等文人的交游情况作出考证研究,以为范渊是明中期诗文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3.
《许昌唱和集》是叶梦得任职许昌时与诸公的诗社唱和集。绍兴年间由叶梦得整理成集,淳熙二年韩元吉、苏岘组织刊刻。是书收录了许昌诗社的诗人唱和作品,而参与许昌诗社的文人分别隶属于北宋三个文学家族,这就使得这部书在文人雅集唱和的同时,有了文学家族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薛蕙是明代中期著名诗人,其文学交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前七子派的文学交游,二是与六朝派的文学交游,三是罢职后无意为文时期的文学交游。其中,薛蕙与王廷相、何景明、杨慎交往最深。可以说,王廷相是薛蕙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启蒙人.何景明是薛蕙的文学知己,而杨慎则是薛蕙的文学和政治同道。因此,薛蕙是明代中期主流文坛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薛蕙是明代中期著名诗人,其文学交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前七子派的文学交游,二是与六朝派的文学交游,三是罢职后无意为文时期的文学交游。其中,薛蕙与王廷相、何景明、杨慎交往最深。可以说,王廷相是薛蕙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启蒙人.何景明是薛蕙的文学知己,而杨慎则是薛蕙的文学和政治同道。因此,薛蕙是明代中期主流文坛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苏辙两谪筠州,其交游范围、人员均有变化:一谪筠州,与亲戚故旧、谪地同僚、僧道多有交游;再谪筠州,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发生这种变化,客观上与政治环境变化有关,主观上与苏辙的心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21,(1):94-99
明代题画唱和与明代绘画的发展几乎同步,可分为三个阶段:洪武至弘治年间为第一阶段,正德至隆庆年间为第二阶段,万历至崇祯年间为第三阶段。明代题画唱和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中,京城官员的题画唱和台阁色彩明显,多北地风景;吴中文人的题画唱和生活气息浓厚,多江南风物。同时,明代题画唱和具有画与诗相互生成的关系,一方面题画唱和孕育唱和诗集,另一方面唱和活动造就题画唱和。研究明代题画唱和具有多重意义:题画唱和作品既有文献辑佚的作用,又有书画鉴赏的价值,它还是变相的小型"唱和诗集",足以扩大和补充明代唱和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山庄诗词源流初探布尼阿林一清代前期康、雍、乾、嘉四朝近160年间,是承德这个清代陪都人才荟萃、文风鼎盛时期。康、乾二帝每年秋木兰驻跸山庄,都有许多文人学者扈从左右,君臣唱和,吟咏沤歌极一时之盛。他们或吟塞外山川形胜,或咏民俗风情,或沤民族团结,或歌升...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中期,闺秀王梅卿和钱莲因共创作赠妓、涉妓诗词21首。诗词展现了她们与杜宛兰、崔漱英、汤小云等苏州、扬州妓女的交游事实,这种交游具有双向往来、生活化以及文人、闺秀、妓女三角互动的特征。闺秀的赠妓、涉妓诗词丰富了闺秀文学的样貌,而其中所透露的闺秀与妓女交游的事实,也有助于研究清代女性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张振龙教授在2014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魏之际文人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批准号:14BZW043)。该课题从发生学角度,分别对汉魏之际文人交游、创作、典籍整理、品评、游艺等风习的转型及其文学影响进行微观和宏观上的层级研究。课题主要内容有:(1)文人交游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对汉魏之际文人交游风习进行考辨,展现其转型的过程和特征,分析其对文学的具体影响。(2)文人创作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注重从时空和创作主体等方面,归纳汉魏之际文人创作风习的新变化,通过对文本的体悟解读,探讨其对文学发展的作用。(3)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