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储昭柏 《教书育人》2011,(19):23-24
当前,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如果教师有向往专业发展的自觉",云端跳舞"以求索"人"师的教育境界",地面步行"以追随"经"师的本真课堂,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选择。"云端跳舞",追求"居高声自远""人师",道可师模,行为世范,在于人格之美,大德大智大行。心游万仞,站高山之巅,"一览众山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媒体屡屡有"××禽兽教师"、"××老师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之类的新闻曝光.笔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禽兽教师"和"差师"的新闻报道,竟有几千条之多.于是就造成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教育教学中,只要一提到"体罚"、"差师"等字,教师莫不竖起最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论"师道尊严"与师生各正其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道尊严"是"师严道尊"的误传,其实质是只有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教师才能使社会尊重教育。理解其本义后,自然不该对其批判与否定了。而今日之教育应倡导"师严道尊",要解放教师思想,以使之具有教育的独创性,且使之加强对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学生要积极学习,尊敬教师,博采众师之长,以成就自己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还教于师",是美国学者罗宾·巴罗在《还教于师:课程批判导论》(1984)一书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似乎有点怪.因为只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能见到教师在"教",见到教师"满堂讲",或"满堂问",学生"满堂听",或被动地答,难道成千上万教师不是几乎每天都在"教"么?有什么"教"可还?相反,我们有感于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学"得太累,所得甚少,倒是呼吁教师把"学"还给学生,而"还教于师"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5.
教师,中国古代称"师".清代末年初办近代学校之际,曾称教师为"教习",后来改称"教员".民国时期这一名称始终未变.人民共和同诞生之初,在1952年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教员"与"教师"两种称谓并用,尔后通称"教师".……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2012,(24):21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五种: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7.
小课题,大学问 师:今天,我们学习<拉萨的天空>.看老师写课题,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师板书课题,"拉萨"两个字写得大,"的"字写得小,"天空"两个字用蓝色的粉笔写)  相似文献   

8.
(学习品字形结构的"品、森、众、晶"四个字)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由相同的单字组成的品字形结构的汉字.老师这里有一杯茶,(师端杯品茶,并发出饮茶时的咂嘴声)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生:老师在喝茶.)  相似文献   

9.
教师之说,起于民国.清末兴学堂,师一度被称为"教习",稍后有"教员"、"教师"之称.  相似文献   

10.
"以意逆志"既强调了读者的"意",又强调了作者的"志",同时用"逆"字概括了一个复杂过程.为了避免主观臆断,我们要"知人论世".孟子的主张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医"指从事管理、药物、治疗等活动的各类医务人员.本文的"师"是标志人的职业身份的名词."医"作为行业,是个大的门类,其内部又可以分为不同的专业,这些不同的专业人士,均可称"师",从而构成表示行业标志 身份标志的称谓--"X师".通检<四库全书>,医者称师计有:医师、侍御师、御师、针师、灸师、咒禁师、禁咒师、按摩师、药园师、采药师、药师等11种.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这些词语的语义、源流、理据及构成做了详细的考论.  相似文献   

12.
肖武 《教师》2010,(15)
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知识之"源",而且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及教学方法,有顺畅的传授知识之"渠".努力地丰"源"畅"渠",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世上有很多"师",律师、医师、会计师、经济师、药剂师、分析师、农艺师、机械师、工程师、教师、牧 师、厨师…… 尽管有许多"师",但一说"尊师",那只是指教师;说到"师道尊严",那也只是指教师. 牌位上供着"天地君亲师",那个"师",也是指教师,不是丁程师、机械师或其他.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起,9月10日被法定为中同教师的节日.这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中同这一优良传统在中园特有的文字上,就能够得到印证.在教师佳节之际,说一说"教""师"这些字应该是很有兴味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崴 《教师教育研究》2001,13(6):14-16,7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原因 我国一直把教师培养称之为"师范教育",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大学、师范学校等.从词义上看,"师范"中的"师"意为"教师"、"效法","范"意为"模子"、"榜样",合起来即为"学习的榜样,,[1];还可以表述为"可以师法的模范".从其内涵上看,"师范教育"蕴涵着较多的伦理学色彩.比如我国古代认为,"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2]、"师者,人之模范也"[3],韩愈对教师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在英语中,师范为"NORMAl",由法文NORMALE,源于拉丁文NORMA,原意为木工的"矩规"、"标尺"、"模型",含义为"规范".概括来说,"师范"一词同教师的称谓及其职业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简言之就是德才兼备--论"才",业务精能称师;论"德",品行正能为范.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的"无字之书"、"无言之教",它对于学生起着激励、示范和熏陶的作用.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校长,有责任让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如何规范教师的行为?校门口的礼貌线及教师"晨间进校问候"的缺憾,引发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师之所想     
教师之所想吉林省九台市教师进修学校张学忠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自己之所想,而在提高民族素质第一线呕心沥血的人民教师更有自己之所想,并与众有异。因为,为人之师的天职决定了他不仅想人类的今天,而且思考着人类的未来──祖国与人民后代的成长。他总是在想,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段] 师:文中有四处语气描写的句子.老师认为,这四处语言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而我们发现,其中有一处"曰"字前用了一个修饰语"大惊",表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诸"是不是合音词的况总共有三种:(一)"动词+诸",(二)"动词+诸+乎",(三)"动词+诸+名词(或词组).文章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发现上述(一)、(二)两种情况的"诸"字都只相当于代词"之",由"诸"字煞尾时,"诸"字并不是"之乎"的合音.第(三)种情况的"诸"字,有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代词"之",认为"诸"字是"之于"的合音,是忽视了古代汉语中"于"字可用可不用的客观事实而误会的结果;"诸"字无称代作用时,只相当于介词"于".最后得出结论:"诸"没有合音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