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最新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对九运会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前 8名绳、圈、球、棒的成绩册及比赛录像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 :增加我国运动员各项器械运用并结合难度完成的总数量 ,增加熟练性加分和独创性加分是缩小与世界水平差距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1986年国际体联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在意大利召开了代表大会;对现行评分规则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对1987—1989年艺术体操比赛器械作了规定。从部分条款的修改和1987年我国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的实际执行中,使我们看到了当今艺术体操运动正大踏步地朝着难、新、美的方向发展。一、比赛器械的规定竞技性艺术体操分个人和团体项目两种,个人项目比赛的器械,1987年和1988年规定为:绳、圈、棒、带四项。1989年为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03,(4):30-30
艺术体操19世纪发源于欧洲,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技巧性运动,它将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以展现运动员的肢体技巧和器械运用能力。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 评 分" 目前在正式的国际比赛中,艺术体操只设女子项目。在技术动作、音乐编舞、器械运用方面的特征,决定了艺术体操与竞技体操在规则制定和评分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艺术体操包括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通常的比赛采用绳、圈、球、棒、带五种器械中的四种。伴…  相似文献   

4.
<正> 艺术体操是国际和国内新发展起来的年青的竞技体操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在音乐伴奏下,手持绳、圈、球、棒、带等轻器械进行着各种协调,优美有节奏的身体练习。一套高水平的比赛动作在编排、难度、完成质量和音乐等方面一定是融为一体的一幅艺术佳作,给人以美的亨受。但是,如果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只要发生那怕是微小的失误而使器械掉落,将会给人带来终生的遗憾。它不仅会因失去节奏而破坏了整套动作的流畅性,而  相似文献   

5.
2009-2012年版艺术体操规则在结构上做了重大调整,规则的变更导致对成套编排思路的再认识,文章结合2009-2012年版规则修改精神,联系新规则实施后两次艺术体操大赛比赛实况,对成套动作的技术价值构成进行解析,把握国际艺术体操强国对新规则成套动作编排的认识,为我国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技术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身体动作是艺术体操各项难度动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绳、圈、球、棒、带五个项目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学习艺术体操技术的基础。在艺术体操训练中,如何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身体动作,使全套动作的舞姿、跳跃、转体和难度以及器械得到有机的配合,从而提高动作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构成身体动作与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7.
<正> 艺术体操器械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长条形、环形、球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如绳、圈、球、棒、带、纱巾、扇子、小旗等器械。其中有硬器械、软器械和弹性体。由于各种器械的形态性能不同,因此,在艺术体操动作中展示出了千姿百态的无穷变化。随着竞技性艺术体操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探索充分利用器械性能特征以加大人体动作幅度,使人体与器械动作配合节奏更加复杂化、创造新颖独特的难度动作等方面已大见成效。艺术体操正以它健康、活泼、优美的气质;丰富多彩的动作形式以及杂技般的精湛技巧,强有力地吸引着世界各国体育与艺术的爱好者,成为新兴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8.
大胆改革创新、发扬我国民族特色、进行新颖独特的编排是我国艺术体操早日赶超世界艺术体操先进水平的一条必由之路。通过对历届国内外艺术体操比赛的一些情况及早期国内一些艺术体操队大胆拓展、改革创新的事例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艺术体操与世界艺术体操强国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正> 一、艺术体操编排的意义从国际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看,各国都十分重视成套动作的编排。编排的不断更新,完善是艺术体操的生命。目前艺术体操编排的发展趋势“是难、新、巧、绝、美”。只有通过高难编排的新颖,巧妙和富于魅力的表现才能在比赛中取胜。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和完成情况是衡量一套动作好坏的两大要素。比赛规则上规定个人自选动作10的配分:7分为编排分,3分为完成分。团体比赛对编排的评分专门有一个裁判组,  相似文献   

10.
在女子体操的竞技项目中,艺术体操是一朵新花。一九八○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次艺术体操比赛,向人们展示了这束新的花蕾。艺术体操在国际上是一个新兴起的女子所独有的竞技性运动项目。一九八○年已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艺术体操的历史虽短,但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它的内容不仅包括徒手和器械操(彩带、圈、球、火棒、绳)两大类,而且还包括西方现代舞内容的一部分。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艺术体操比赛规则规定,比赛项目限于绳、圈、球、棒、带五种。持轻器械的练习,对练习者的基本技术、身体素质,尤其是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等较徒于练习要求更高。练习者必须熟悉器械的性能,掌握关键动作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球是一种不稳定的园形器械,但在运动中要求做得稳而顺,使球的运动、身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中运动员之间的协作和器械使用进行重点研究,探析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特殊艺术性加分方面的现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协作上,3圈4棒项目稍占优势,5绳项目中协作类型不均衡,有缺类现象;在器械使用上,两个项目都存在不足,相比之下,5绳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艺术体操选手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国际比赛,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显著进步。如这次在南宁举办的艺术体操邀请赛中可以看到我国选手在编排上动脑筋;在难度创新路子上探索;在表演风格上下功夫,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从国际高水平编排标准来看,竞技性艺体的成套编排要  相似文献   

14.
1988年9月在温州举行的浙江省二青会艺术体操比赛,共有五个单位,39名运动员参加,规定个人赛的运动员必须参加全能比赛,规定动作是三级徒手、绳、圈、球四项,有9名运动员参加。团体五个队均要参加二套自选动作的比赛,第一套是徒手,第二套是球。本次比赛的气氛、竞争性,以及动作质量较有很大的进步。现根据这次比赛有关统计资料作一分析,以供我省今后开展艺体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基本难度动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与分析 (一)中、外艺术体操大赛前8名高难动作数量对比。本文对六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前8名和十三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前8名,在绳、圈、棒、带四项中,每套动作的高难动作数量进行了统计,计算出每个项目前8名高难动作的平均数(表一)。  相似文献   

16.
G834.019 20013555’99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全能冠军王维肖成套动作的创编研究=Study on design of Wang Weixiao'scomplete set of eurhythmics action's[刊,中,A]/许临∥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140-142(TY)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王维肖∥动作∥结构∥编排∥音乐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编排是提高水平,取得主观优势的重要阶段,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在熟知艺术体操项目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如何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器械特性选编动作和音乐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浅谈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编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编排成都体院函授生蔡小玲在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中最高分为20分,其中编排10分,完成10分,可见编排和完成是取得成功缺一不可又相互关联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套好的艺术体操或团体操宛如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艺术体操教学及其动作编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是体育的一种形式,也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文章对艺术体操的性质,高校艺术体操的特点,及其编排技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组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91年8月,英国谢菲尔德阿瑞那体育馆。正在进行的艺术体操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人们仿佛被带入一片详和、柔荧、畅心的艺术天地。在中国队参赛的两名选手中,广西名将何晓敏再次显示了她的天赋和实力,把这熔音乐、形体造型、技巧、体操为一体的艺术体操表现得极为舒展、大方、优美,最后一个人夺得了全能第三和球  相似文献   

20.
在继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后的第十年即1994年,集体项目也得到了奥委会的认可,并于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首次增加了集体项目的比赛。这无疑对世界艺术体操运动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也给我国艺术体操界带来了生机。 新规则强调艺术价值 与个人项目相比,我国集体项目有一定的优势,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1987年在第13届世锦赛上,年轻的中国姑娘一举夺得单套第二、全能第三的优异成绩,在世界艺体赛台上两次升起五星红旗。中国队的胜利靠的就是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编排,6人球操中一开始的“扫堂腿拨滚球”、“依次波浪传递球”在当时轰动了欧洲,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之后中国的集体项目一直为欧洲诸强所重视。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作为唯一的一支非欧洲队伍参加了决赛,并跻身世界五强,说明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已具备了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