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脱节或相悖的“道德双轨”现象是由于德育接受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的功能偏差而出现的道德教育效果的异化反应。在荣辱观教育中,要解决“道德双轨”问题,应从教育的可溶性、可接受性、趋同量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军校学员对荣辱观教育的接受度和内化度。  相似文献   

2.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一物质环境和精神一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人文教育和当前军校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为实现军校特殊培养目标,应加强军校人文教育。在实施军校人文教育中要打“情”字牌,并以军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为例,对在军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方法、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人们将那种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或“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将那种能够明确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弓生活中的缄默知识是整个军校教育教学目的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员整个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或环节。从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角度来看,当前军校教育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了当前军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学员廉洁意识,构建和强化防腐、反腐的思想防线,生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觉性,需要做好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和先进典范教育、阶段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四个结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品德是由道德知、情、意、行等结合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更多地采取堵而不是疏,这样的做法,不菅是对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都是要不得的.当疏导对隐性教育作用失效或效能降低的时候,我们要反思的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变本加厉地去实施“堵”的方法.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处分的隐性教育功能,以期对隐性教育作更深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加强教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员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当前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因此,分析军校教员职业道德的现状,研究、探讨军校教员职业道德的特点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军校教员职业道德观,对整个教员队伍健康成长,促进军队院校教育事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是人类知识史上的重大发现,它与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密切关系。军校导师传授隐性知识受到不合理的导师制度、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匮乏的交流平台等因素制约。军校导师传授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导师传授隐性知识的意识、建立"师徒"和谐合作关系以及开发导师迁移隐性知识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认为美国是一个绝对自由的国家,学校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道德约束与道德灌输,其实并非如此。美国虽没有明确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学校却普遍重视德育,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研究和加强德育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校利用一切可能的课外途径来实施德育,这些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即采用隐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隐性教育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奥渥勒于1970年提出的。澳渥勒认为,校园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做好当代军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是军队院校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我们从理论论证和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出发,认为军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当采用以下方式: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价值灌输与价值澄清相结合、知行统一、以院校教育为主,协调好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战争的挑战,许多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了心理教育对于军事人才培养的显著价值。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我们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简称“二三四五”模式。模式一:“两渗透”“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1.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理想、信念、世…  相似文献   

12.
1996年4月,中国少年军校总校被正式批准筹备,1999年1月总校房山基地落成。10年间,少年军校总校举办了五届全国少年军校检阅式,开展了“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创建”、“百万少年进军校”、“全国少年军校生存技能大赛”、“全国少年军校艺术节”、“全国少年军校技能对抗赛”、“勇敢训练营”等一系列示范性活动。中国少年军校总校10年间打造高质量的品牌活动,以独特的方式成为对少年儿童进行国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王新军 《考试周刊》2011,(61):187-188
文章通过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军校任职教育的特点。提出将“六解放”教育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条件下军校任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将“六解放”理论应用于指导信息化条件下的军校任职教育能够显著增强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和满足部队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应加强对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挖掘出更多更富有成效的教育途径与手段。充分发挥随机教育、文化熏陶、感悟教育、示范教育、自我教育等的作用,确实增强教育效果,打牢军校学员姓军、知军、爱军、为军服务的思想根基,确保实现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保军校培养的人才“打得赢、不变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军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建设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认为,军校必须贯彻“思想首位”理念。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富有军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从创造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物质环境、道德环境和网络环境入手,系统建设,长期努力。营造出爱军习武、科学民主、求真务实、重理想、讲奉献、比成才、保国家的校园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了“自然无为”的基本思想。“自然无为”思想对于高校生态德育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熏陶感染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等隐性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完善高校生态德育方法,增强生态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道德教育观包括3方面内容,道德目标、道德内容和道德方法,道德目标就是教育人成为“君子”。曾国藩德育目标则属于新老儒学的“仁学”伦 ,曾国藩的德育目标还受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那就是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是“君子”,而且应是“有用的”。曾国藩首德内容包括在政治上爱国、爱民族、在思想上灌输儒学,理学与经世致用思想,在道德品质上崇尚孝、俭、勤等;曾国藩道德教育方法包知修养法,榜样法,说服法等。  相似文献   

18.
王文杰 《天津教育》2021,(11):38-39
现如今,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所具有的隐性教育意义予以重视,因此,本文将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隐性教育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该课程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周宏伟  谢钢 《高校教育管理》2013,(2):106-109,124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至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高校校园的大学生,传统的显性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90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通过比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优缺点,提出发挥好浓郁的校园文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载体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团体辅导方法等多种“隐性”的途径和方式,使用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南汇县周浦镇“少年军校”是南汇县最早开办的一所军校。自1989年以来已有1200多名学生参加了军训。在当地驻军的支持下,今年暑期全镇180名小学毕业生又参加了军训。学生在军校里练队列操、学军体拳、射击、战地包扎、内务整理等。通过军校学习,学生的道德、行为大有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