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本文就海外华文媒体及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阐释,从客观的角度说明了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的历程及在世界传媒领域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海外华文媒体在跨视觉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特征,论述开发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必要性、原则和方式,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发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情况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质量高、地域分布广、形式多样、社会影响巨大,在客观报道中国发展,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误解。关注和支持祖国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分析海外华文媒体在突发危机事件媒体公关方面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华文媒体“峰会”的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9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五大洲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华文媒体与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介绍,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探索其生存发展并促进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联系沟通及协  相似文献   

5.
曹旺儒 《传媒》2018,(9):61-63
自1854年《金山日新录》在美国旧金山创刊发行以来,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力量,海外华文媒体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海外华文媒体一向是华人华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美国为例,近八成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而25%左右的华裔偏好华语电视节目胜过英语节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新型对外传播格局不断深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扮演了"先锋军"的角色.从整体上看,华文媒体遍布世界五大洲,只要有华人社区的地方,就能看到华文报刊、华语电视和广播.但就个体而言,由于人力、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华文媒体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华文报刊发行量仅有百余份,出了几期便草草停刊.海外华文媒体肩负着向华人华侨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责,并在宣导"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代表,《欧洲时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本研究将总结其运营经验,为其他华文媒体提供《欧洲时报》在发展中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英国华文媒体竞争越来越剧烈。在此背景下,对英国五大华文周报进行比较研究,注重对其各自优势和经验的分析论述,有利于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海外华文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国内的传媒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 2 1世纪 ,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有必要立足全球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战略性高度 ,重新审视海外华文传媒的性质、特征及其作用。海外华文传媒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它可能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推动力量 ;它让中国了解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及海外华人经济的进一步扩展 ,未来海外华文传媒呈现集团化发展、多种媒体共存共依、向全球拓展、海内外媒体及受众相互融合等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23):42-4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海外华文网站迅速发展,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本文比较了我国境内中文网站、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传统海外华文媒体,分析海外华文网站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境中文网站相比,海外华文网站的覆盖范围更贴近我国对外传播的目标对象,其传播身份中立,更易为传播对象所接受,同时,它有机会覆盖国内中文网站不易到达的人群;海外华文网站与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落地"问题上,即媒体信息能否真正为目标覆盖范围的受众人群接触到;海外华文网站与传统海外华文媒体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蔡梦虹 《传媒》2018,(10):54-56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海外华文媒体的移动时代业已开启.作为我国"大外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方面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因此,海外华文媒体的移动转化不仅有利于其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革新,也有助于加强中国声音在海外地区的宣导,并逐步改善其与西方声音的并峙局面.本文探讨了海外华文媒体移动转化的主要机遇与当前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冀望促进华文媒体的移动转化进程,增强其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具有资源丰富、视角独特、言论多样的特性,可成为图书馆开发信息产品的优质资源.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利用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开发了《决策内参》系列信息产品,并在众多政府部门读者群中创立了良好的口碑.根据《决策内参》的成功经验,对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6,(19):14-14
这几年,为进一步扩大《新民晚报》的品牌影响力,提升《新民晚报》的国际影响力,《新民晚报》做大海外版,借海外华文媒体之力,展示和谐中国之形象。2004年5月,《新民晚报》设立海外文稿部,和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并按照合作方的出版要求及当地华文读者的口味,选择稿件,  相似文献   

12.
吴献举 《新闻界》2007,(5):75-76
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及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合作方式等采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3.
张寅 《出版发行研究》2018,(6):86-88,92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分布广,但大多数规模小、影响弱.近年来,华文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欧洲时报》凭借建构全媒体传播渠道、强化与国内外媒体合作等有效举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值得其他海外华文媒体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宇 《传媒》2017,(24):44-46
海外华语电视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海外华语电视主要指在中国境外制作和播出电视(视频)节目的媒体机构.海外华语电视媒体的传播主体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媒体,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媒体机构和个人在海外创办的媒体,还包括海外非华文媒体机构和非华侨华人的个人在海外针对华人群体创办的媒体.海外华语电视媒体的播出渠道包括当地数字地面电视、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平台以及网络电视平台等.随着网络电视的发展,传统海外华语电视在节目来源、受众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转型.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15,2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5月22日在京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刘奇葆说,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希望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发展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6.
9月16日至18日,为期3天的“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外和港澳、台湾地区华文媒体及中国大陆新闻界的200多位同仁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看望了与会代表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海外华文媒体诞生以来在我国内地首次举办的“峰会”,它吸引了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家华文  相似文献   

17.
学者把海外华文媒体誉为:"我国国内媒体在国外的延伸,对祖国始终具有向心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与祖国大陆交流与合作见证的"海外华文传媒论坛"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举办两届,它的成功举行显示出祖国凝聚力、向心力的日益增强。当前,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频繁,各国相互间交流沟通的  相似文献   

18.
李宇 《传媒》2006,(10):62-63
海外华语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实力较为薄弱,资金、资源、人才短缺 据统计,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共有各类华文媒体500多家,其中电视媒体仅有30多家,数量占的比例很小,而且都是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9.
苏彦韬 《中国广播》2011,(10):14-17
美国是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最蓬勃的地区之一,早在1854年就诞生了全球最早的一份中文报纸《金山日新录》。华文媒体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美国出现过的华文媒体种类和数量都在海外华文媒体中名列前茅。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媒体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叶造 《东南传播》2023,(3):68-70
联合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业界和学界对此已经展开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成立丝路华媒协作网,举办“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等对外传播实践,就协同海外华文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从实践中总结出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创新性、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具有实操性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