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范成梅 《文教资料》2010,(34):121-121,114
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但如果没有恰当地体现出来,往往会出现“关心则乱”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学会恰当地关心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行进得更顺利、更轻松。  相似文献   

2.
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天才。对于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平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眼里要有后进生,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表现,关心他们的成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后进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眼里有他们,教师在处处关心着他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仅要从只言片语开始,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后进生产生关注。  相似文献   

3.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倾注满腔的热情去帮助他们,像园林工人对弱苗一样,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扶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主旨在于向学生播撒爱的种子,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到育人先育心。作为教师,只要你用心去爱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心。而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爱的教育,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以口头形式表达他们对教学内容的预习、感受、理解、猜测、判断等意见,教师也会相机针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这样就形成了课堂对话。但我们研究大量的教学案例后不难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精彩教学语言,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充满教育机智的课堂评价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和爱.可以让学生如沐春风般的幸福。而在爱河里学习成长的学生,将会更健康更快乐,他们也一定会将这份爱心传递给社会。因此,作为人类灵魂塑造者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有责任在传播知识与智慧的同时。做一个爱的传播者和赐予者。时时扬起爱的风帆,用爱心去感召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目前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也是当前外语教育界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一、与后进生建立感情,是防止分化、夺取大面积丰收的保证教师首先对他们要给予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有信心;如果教师因成绩差而嫌弃他们,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就会对老师敬而远之,有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教师的教育就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更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田。相反,如果教师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并真正关心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有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比较“安静”的学生,他们沉默安稳,遵守纪律,细心认真,学习刻苦,成绩较好。在教师眼里,这样的学生最让人放心。的确,这样的学生确实很少让教师操心:调皮捣乱的事找不着他们,完不成作业的事找不着他们……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无形中就减少了对他们的关心,甚至是很少关心他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的目光总是更多地落在那些活泼、调皮的学生身上,对他们青睐有加。那么,是不是这些“令人放心”的学生就不需要教师的关心,“令人放心”就意味着可以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呢?其实不然。原因是同其他学生相比,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0.
由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地努力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础。 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会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而且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出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1.
魏宏福 《学周刊C版》2014,(10):205-205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尤为突出。实行寄宿制后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机会更多,学生时时关注着教师,教师的言行就更显得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意见,以求教于方家。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由于农村寄宿式学校的学生远离亲人,作为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要善于接近学生,多与学生亲切交谈,在交流过程中要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个容易接近、随和的班主任,并且在谈话中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和经济困难带来的负面影响,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在关心他们,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有了亲近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帮助学生重新起飞的开始.学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教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就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越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学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学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3.
锡钟  盛杏桃 《湖南教育》2002,(13):27-27
学生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他们智力的开发,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优秀的教师,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呢?发现亮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总也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差,但音体美有专长,爱好文艺活动;有的学生惰性十足,不按时完成作业,但关心同学,助人为乐;有的学生数理化成绩不好,但爱好写作,会设计和制作电脑网页。对他们思想和行为上迸发的这些亮点…  相似文献   

14.
生命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完整性。生命体验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使他们通过教学而获得生命意义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赏识就是爱,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点滴优点;赏识就是自信的源泉,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地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罗林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找出他们值得表扬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就会增加多少。  相似文献   

16.
卢中志 《新疆教育》2012,(15):108-109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莫振归 《中学文科》2009,(11):40-40
一、对学生给予尊重、理解和关心爱护 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师爱,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教师真挚热爱学生和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教师热爱学生,将会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有道是:“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在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人民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信心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的不只是优秀生,还有那些更需要关心的"问题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用爱心、耐心、行动去感化这些问题孩子,让他们不再是"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20.
夏琛 《上海教育》2015,(Z1):147
教师的评语不仅要关心学生作品的质量,更要关心学生创作一幅画的心理感受。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既是对教师教学过程效果的检测,也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美术教学作业评价被边缘化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学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忽略作业评价,形成简单的、草率的评价模式,阻碍了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