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连接点,架起两之间的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和信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不仅仅要教授数学理论,更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培养,课堂能更充满活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沈忠 《黑河教育》2010,(3):24-2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从中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既是新课改发展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课堂活动时结合生活实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既要重视知识技能 ,培养学生的能力 ,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具有相应的基本技能。同时要把知识、技能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的关系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去观察、分析周围的现实生活 ,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到自己所学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推理等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是各类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重要的学习工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在导入新课时,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兴趣。上课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既能理解而且记忆深刻。另外,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必将提高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的能力,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更是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远离我们的生活,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数学枯燥而无味,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胡文斌 《考试周刊》2013,(38):65-65
<正>农村中学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一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很抽象,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步入社会后用处不大;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自己努力不够;三是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数学。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3.
陈火德 《考试周刊》2014,(27):55-55
数学知识的运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例用到教学中,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创新教材,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对数学充满兴趣,促进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应序芬 《海南教育》2013,(10):58-58
<正>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社会、自然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并能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创设情境,引向指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它又指导生活。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有效描述自然现象,帮助我们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从小学好数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欢教师,这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第一步;其次应该全方位、多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它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一、数学日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数学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少中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甚至少数同学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究其根源,是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因而,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当然也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生活中学生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凸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学科,应该如何做呢?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数学教学应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找到生活的原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也处处在生活中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创设一些接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优质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是笔者所用的几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