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国政府积极吸引外资发展文化娱乐产业,全球投资者纷纷将目光锁定中国。当前,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涉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别是在新媒体领域的投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本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电视媒体发展,并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每年9月8日在厦门特区举行的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被称为“中国外经贸日历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与广交会齐名,但主题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而且中国政府会利用这一时机向外国投资者宣布最新的开放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洽谈会正是人们观察中国开放路向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2000年时,中国在海外的投资不足10亿美元,可忽略不计。14年后,这个数额增长百倍。尤其近两三年,中小公司、民间基金乃至个人投资者也非常积极开拓美国、欧洲市场,速度和规模都令人惊讶。80年代的时候,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买走美国,现在,中国资本在这里大显身手。而中国企业的收购热潮正逐渐影响着欧洲人、美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王代 《大观周刊》2012,(21):66-66
日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而在其起到投资拉动、技术提升等正面作用的同时,投资者由于受“利益最大化”和“税收最小化”的目的驱使.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逃、避税带来的税收流失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继今年第一季中经合集团第一家因特网概念股Intraware在美国成功上市后,该集团在第二季将再度交出亮丽的成绩单。该集团投资的另外一家因特网公司Commerce One于6月底在美国那斯达克挂牌上市,预期该公司将展现因特网股票的威力,为中经合集团的投资争取最大的获利,据中经合集团保守的估计,该公司上市至少可为投资者获得15倍以上的报酬。 由于中经合集团总部设于美国,在1996年起即能感受因特网及数字时代的来临。所以早在3年前中经合集团即将投资策略规划在因特网、电子商务及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11,(4):65-65
1.《巴菲特的午餐会》本书针对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些问题,串起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经验、投资理念和技巧。本书形式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针对经济危机大背景下股市投资者的困惑,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信息行为分析:信息源的选择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案例研究与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研究个体股票投资者信息搜寻过程中信息源的选择和利用。通过开放编码和描述性统计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财经网站、电视及投资者自身是投资者的主要信息来源;质量、数量、时间及个人内在因素是投资者选择和利用信息源时考虑的主要维度;而方便性、客观可信性、权威性、使用习惯等则是用户选择信息源时遵循的主要标准。投资经验、投资知识和投资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信息源选择;信息源的选择和利用与投资者的投资成功与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在金融危机面前,"股神"巴菲特像每个普通投资者一样也会犯错。近期中国工商联出版社引进了《巴菲特也会错》一书,该书的作者瓦罕·简吉恩是福布斯投资人顾问中心副总裁及执行董事,也是巴菲特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从不同视角展示了这位当今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投资者,并对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做  相似文献   

9.
教辅出版是一个低门槛、高收益的投资领域,所以有一定资金规模和基础教育出版资源的出版社和相关单位都在关注着这一块蛋糕,投资者可谓前赴后继。在众多投资者中的有成功的,赚得盆满钵溢;失败的,赔得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面前,“股神”巴菲特像每个普通投资者一样也会犯错。近期中国工商联出版社引进了《巴菲特也会错》一书,该书的作者瓦罕·简吉恩是福布斯投资人顾问中心副总裁及执行董事,也是巴菲特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从不同视角展示了这位当今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投资者,并对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和尖刻的批评。书中很多内容,巴菲特自己并不愿意公开,因为它推翻了人们对巴菲特的众多迷思,以及他那“固若磐石”的投资风格。该书不但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投资大师如何走向成功,而且能更多地让我们领略到,即使是股神,在金融大动荡的时局中,也会像常人一样出错。  相似文献   

11.
传统研究通过考察东道国因素评估其政治风险程度。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却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在高政治风险国家积极进行的对外投资现象。有鉴于此,本文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出发,综合考察母国与东道国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评价体系。文章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了母国为中国和美国,东道国为俄罗斯的政治风险分析评价。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相对美国而言)具有相对政治风险优势;当前在投资领域中,投资条件相对落后的企业可以培养其相对政治风险优势进而适应高政治风险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QFⅡ,到允许外国战略投资者定向购买A股市场股份,再到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其在中国注册的投资性公司战略投资国内上市公司,这一切会给中国的并购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新格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个体投资者网络信息搜寻行为:模式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探讨投资者网络信息搜寻方式、选择不同方式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对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综合分析19位个体股票投资者(简称"投资者")的访谈数据,发现投资者网络信息行为具有不同特征:一些投资者仅通过浏览的方式获取信息,多数则通过浏览为主、搜索为辅的搜寻方式获取信息;大多数投资者在获取投资信息的过程中都倾向于后者;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及投资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信息搜寻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专业大师     
投资大师 迷恋投资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满足;可以轻松摆脱任何个别投资对象. 失败的投资者 爱上了他的投资对象. 1956年,佛蒙特州的物理学教授霍默·道奇驱车穿过半个美国来到了奥马哈.他只为一件事:说服沃伦·巴菲特替他投资.他是从他的朋友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听说巴菲特这个人的.  相似文献   

15.
一、大众投资节目的界定(一)投资的内涵与外延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预先垫付一定量的货币或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一般以购进国债、企业债券。股票等证券或证券衍生品种为投资,此为狭义解释。经营某项事业,增加新货币,购进新资产、原料,招收新劳力,而产生事物,为广义解释。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即投资者以自己名义在国内外开厂设店或从事开发性农业生产;间接投资,即投资者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的投资,包括有价证券的衍生品种——期货、邮票、古钱币、电话、磁卡、古玩、字画等有价收藏品等。(二)大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具有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双边政治互信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已受到各界关注。[研究设计/方法]以中国国家图书馆2008-2020年的图书海外赠送交换数据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构建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计量模型,探索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理。[结论/发现]中国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出版物国际交换和赠送每增加1%,中国流入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增长0.128%和0.096%。中国出版物国际交换赠送有助于扩大来华留学生数量,提高文化认同,推动双边经贸联系,发挥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流入的中介效应。[创新/价值]探究了图书馆资源为视角的对外经济合作交流促进机制,丰富了文化输出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郭宇 《出版参考》2007,(9S):22-22
2007年的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继续着2006年的辉煌,选股、选基金是每个梦想成为股林高手、基林高手的投资者的必修课。中国铁道出版社继2007年初成功推出“投资理财系列丛书”后,近期又与新浪理财频道联合策划和推出了《“股”林高手:选股致胜12招》、《投“基”取巧:新基民投资必读升级版》。此外,该社8月中旬出版的“投资理财系列丛书”还有皮海洲先生的新作《轻轻松松炒股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跨国企业并购与中国产业政策1.跨国并购是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投资报告》的统计,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全球销售额1999年达到14万亿美元(1980年仅3万亿美元),超过世界出口额1倍。外国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是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1999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1550亿美元,达到6360亿美元。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2000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865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1988~1993年间的年平均数字高出4倍。美国是1999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达到2755亿美元,约占…  相似文献   

19.
与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目前仍是个人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个人投资者专业知识欠缺、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承受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在信息获取和专业能力上有天然劣势,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在市场中整体处于弱势地位.为进一步做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持续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多年来,中国证监...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投资者投资、企业经营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报道、增强报道的有效性,成为各界对新闻媒体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