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特里希·本纳,柏林洪堡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荣休教授,当代德国最杰出的教育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教育、教养理论和普通教育学。围绕"德国学者如何看待教育实证研究"的问题,本纳教授与李政涛教授、彭韬博士展开了对话,向我们展示了何谓教育实证研究的"德国视野"和"德国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华东师范大学 5 0周年校庆之际 ,我们有幸邀请到德国著名教育家柏林洪堡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本纳教授以及图宾根大学教育系系主任蔡德勒教授。在两位专家开设校庆学术报告之余 ,我们就国际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与他们进行深入交谈 ,尤其围绕着新一轮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 (PISA)发表各自的观点。征得两位教授的同意 ,将交谈的部分内容在此发表。  相似文献   

3.
本期发表了A·毕肖普教授的短文,把中学教师做数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说得很透彻.一开头他就说,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回答教学中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可以收集事实,寻求理论解释,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数学教学中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英格施万克教授(Prof. Inge Schwank)应邀于1997年3月31日至4月17日再次来我校讲学访问。在这期间她以报告形式精彩地介绍了认知结构理论对德国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学生问题解决中认知结构研究的动态。她慎重地表示了与我校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合作从事中德学生认知结构研究的意向。施万克教授此次被聘请为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数学教育实验室名誉主任,受聘后的施万免教授与作者进行了长谈,经该教授的同意,将部分谈话内容以访谈形式发表。  相似文献   

5.
徐国建,32岁,德国汉堡大学法学博士,现在德国舒尔茨律师事务所任职。近几年来,他在英国、荷兰、瑞士等国发表数篇有关中国的法律论文,并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和国际民事诉论法》和《德国民法总论》等著作。  相似文献   

6.
郑毓信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以及数学教育中的国际热点问题,他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郑教授善于从哲学的视角辩证地看待与比较中国数学教育以及国际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十分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国际以及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走向.郑教授目前是美国《数学评论》杂志的评论员,国际数学教育哲学团体(P0ME)的核心组成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他是较早地对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有关问题解决、建构主义等思想作出引介的中国学者之一,他的著作《认知科学 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可…  相似文献   

7.
郑毓信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以及数学教育中的国际热点问题 ,他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郑教授善于从哲学的视角辩证地看待与比较中国数学教育以及国际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十分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国际以及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走向 .郑教授目前是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 ,国际数学教育哲学团体 (POME)的核心组成员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他是较早地对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有关问题解决、建构主义等思想做出引介的中国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  相似文献   

8.
首届欧洲数学教育研究会主席、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数学系科豪斯—弗莱森堡教授近期来我校进行短期讲学访问。借此机会我就德国课程改革及数学教育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9.
应德国莱比锡大学墨丽丝女士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于2001年11月对德国高校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任务是了解德国高等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我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科技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0.
《甘肃教育》2008,(7):F0004-F0004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1809年由普鲁士王国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后改名柏林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大学分为两所.前民主德国的名为柏林洪堡大学,西德的名为柏林自由大学。  相似文献   

11.
Hans-Georg Weigand  鲍建生 《数学教学》2010,(12):F0002-F0002,1-3
走进德国数学教育研究注重严谨与科学,使得德国数学教育研究拥有扎实规范之特征;勇于反省和挑战,使得德国数学教育研究充满新奇与智慧.2010年4月受德国教育科研部(BMBF)“德中科技年”项目资助,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中德数学教育论坛”.中德双方资深数学教育研究者相互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研究智慧;中德双方年轻学者展示各自研究设计,交流探讨研究方法,论坛富有成效.征得德国研究者的同意,借助《数学教学》杂志平台,陆续发表德国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期待与我国同行分享与评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华人在一些国际性的教育评价项目,如TIMSS、PISA等的表现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回顾和审视华人数学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对华人数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问题给予关注与探讨,这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佘伟忠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光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教授等和众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与反思进行深度对话,以期凝聚华人数学教育的力量,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的成果,并对当前华人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认知数学的先驱戴维斯在分析数学教育的最新观点时十分注重心理表征问题,他呼吁要研究人的个性特征.他明确指出:"数学不是写在纸上的符号.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包括问题情景的心理表征和相关知识的心理表征,包括这些心理表征的分析,包括注释学的使用."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获得学生如何进行建构与使用表征的轮廓",而不是"为每个学生确定一个分数".针对戴维斯的最新的数学教育观点,德国数学教育家施万克和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徐艳斌教授对德国与我国的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确实表现出依赖于各种不同表征形式的各种不同的个性行为方式.在有关的实验研究中学生确实表现出功能性与特征性的认知结构,而且他们的行为方式的表现相对稳定,或者擅长数学概念的功能性建构,或者偏向数学概念的特征性建构.  相似文献   

14.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系列论著编委会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本纳相会上海,就教育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对话。本纳对普通教育学、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对"生命·实践"教育学系列论著编委会成员提出的关于复杂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德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回应。叶澜就教育学科的独特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消极经验的价值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双方一致认为,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就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5.
应德国莱比锡大学墨丽丝女士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于2001年11月对德国高校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任务是了解德国高等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我省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科技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通过座谈、讨论与参观等方式对德国的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现状、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留学生申请、考试、费用、培养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了解。一、德国高等教育现状德国现有高等学校300多所,其中综合大学80多所,高等专科…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凯里学院学报》第30卷第6期设置有数学人类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体育、计算机、工程科学、经济管理、高等教育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等10个栏目。在本期发表的论文中,有不少是在学科前沿上探索,关注自然科学及其教育中的学术界热点问题,结合现实展开研究。本期特别推出"数学人类学"栏目。在中国,"数学人类学"作为一个期刊栏目开设属于首创之举。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有周开瑞、吕传汉、代钦等教授分别对羌族、水族、蒙古族进行过研究,后来周长军、王奋平等教授又分别对黎族和傣族的数字文化作过研究。但是,他们的研  相似文献   

17.
德国教育拾零梁庭望1997年,笔者参加国家民委教育考察团到欧洲进行了半个月的考察活动。考察团先后考察访问了法兰克福、柏林、汉堡、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卢森堡、巴黎等城市,参观访问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等高等学校,拜访了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柏林分...  相似文献   

18.
德国大学生后勤事务管理中心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赴德培训团一行十九人,于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五至八月二十六日赴德国,走访了汉挪威、哥根廷、柏林等城市,听取了德国中国中心董事长格德克博士、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参赞周嘉伦教授的讲话;接受了下萨克森州国务秘书、科文部、柏林科文部负责人的现场培训上课;听取了汉挪威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技术大学的校领导的报告;与德国同行汉挪威高校后勤事务局长霍夫迈先生、哥廷根高校后勤事务局副局长福莱克女士、柏林高校后勤事务局长采珂先生等进行了工作交流,通过参观采访和查阅  相似文献   

19.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磐教授,在他所著的<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一书中谈及的一个问题:中国数学教育的"后劲儿"如何?答案是不乐观.  相似文献   

20.
菲利克斯,克莱因(F·klein,1849—1925)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他既有爱尔朗根纲领和自守函数等举世闻名的数学成就,又有受到普遍赞仰的教学才能;既是继高斯、黎曼之后重振哥廷根大学数学传统教育的主将,又是哥廷根数学学派的旗手;他既是德国数学教育改革的领导人,又是发动世界教育改造的开创者,他还具有超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德国和世界的教育事业方面做出了惊人的功绩,他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愧为数学史上难得的伟人。 一、创造性的成就——爱尔朗根纲领 1872年,F·克莱因被聘为爱尔朗根大学教授,他在就职典礼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近代几何研究成果的分析》的演说,也就是人们称赞的爱尔朗根纲领,其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