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要选择等级分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的成绩评定 ,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学工作环节 ,其结果将影响教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认识 ,也关系到学生因这种评定而引起的自我评价。因此 ,教师评定的客观、科学、合理、有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要求用等级分制代替习惯上的百分制 ,是因为等级分制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这两种分制在教育史上都曾经采用过 ,根据以往的经验 ,等级分制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或长处 :第一 ,用等级分制把学生分解成了若干个群体 ,而百分制却把学生分解成一个个单一的个体 ,在群体中的学生和成为个体的学生 ,在心理上的接受感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生与其成绩…  相似文献   

2.
应用写作教学实践中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教学实践中真正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一直没有确立。从应用写作教学及考试实践的角度,对考试评价制度提出三项具体措施:一、取消统考,考试评价由任课教师独立操纵;二、把考试评价分配到平时,适当放权给学生;三、取消精确记分,采取等级分制。  相似文献   

3.
新闻搜索     
《山东教育》2008,(4):61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初中生实行以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受。  相似文献   

4.
百分制和许多关于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都有相当长的运用时间,学者们对此也进行过多方的调查研究。从实际效果分析,等级分制法的优点比较明显。本文意在阐述等级分制的价值,提倡直接等级分制,并说明其 实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传统的应试教育中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仅有分数记录 ,或者再加上几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语。现在的素质教育则逐渐淡化了分数 ,把分数改为等级式 ,评语也要求有针对性 ,以正面鼓励为主 ,这就为正确评价学生习作开辟了新天地。  从教学实践来看 ,淡化分数和优化评语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但这两者毕竟还是单一的、静止的。要想宏观地、系统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习作 ,为学生建立习作档案录 ,实行档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较好的尝试。习作档案录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学习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考试主要有以下基本功能:选拔功能,诊断功能,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此外还有对学校及教师管理考核功能,教育质量监控的功能等[1]。随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考试评分办法在评价中的局限性日益显示出来。一些国家为了确保教育质量,建立了国家教育标准,考试形式日趋多样化,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分制也成为重要的潮流。 一、考试形式日趋多样化 西方发达国家对作为教育质量监控的考试采用了标准化的形式,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教育标准。如美国在提出2061年计划后于1993年出版了《科学素质的…  相似文献   

7.
我县小学语文学科,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老师们基本上都是实行等级评价、质性评语,作业本上看不到分数,而且也只有“优”、“良”两个等级。这么做的目的是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改变评价的甄别功能.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学生的作业。  相似文献   

8.
<正>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时至今日,考试制度仍是教学中的评价标准。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家关注的往往只是分数,会把分数与对学生的评价联系起来,造成了唯分数独尊的现状。这样的评价单一而乏力,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光靠分数是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更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个性成长、习惯养成等。所以,考试后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在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特别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好的举措,比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采取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推行等级制(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中学则采用学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评价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操作模式,而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一种评价思想。它重视评价主体的交互作用,关注评价过程的动态情景,提倡评价的多元性。这种评价观并不排斥作业、测试等学业成绩的评定方式,而是让这些评定方式呈现新的面貌;它并不否定量化评价,而是让评价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包括通过分数)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倡导下,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关爱和关注,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更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  相似文献   

12.
提到对学生的评价,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考试和分数。“分数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家长甚至部分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然而,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英语教育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占有率,更在于促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广大音乐教师都有意识地把分数和等级作为评价学生音乐能力的标准,似乎除了分数、等级之外,就再也没有更适合的方法了。但是,分数和等级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本人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些理解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苏敏琦 《教师》2013,(17):96-97
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课程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  相似文献   

15.
实行聘任制后,教师的去留谁说了算?普遍的做法还是学生的分数说了算。各地实行的"末位淘汰",实际就是以学生考分排位。这是应试教育在评价教师上的顽固表现,应试教育以考分选拔学生,校长就以学生的考分聘任教师,这样的教师聘任制强化了应试教育。 教师的去留"分数"说了算,在一些学校"优胜"者是那些用满堂灌、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创造精神、动手能力等各项素质,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换取高分和高升学率的教师。而勇于  相似文献   

16.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正道。这需要中学就给学生选择课堂的空间、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进而,针对学分制,升学考试制度必须调整,由单一的学科分数评价、选拔,改革为结合学生个性的多元评价体系。在上周的中加国际论坛上,温哥华教育局官员介绍了当地  相似文献   

17.
提到对学生的评价,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考试与分数,可以说,“分数第一”的思想在学生、家长甚至是部分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而这种情况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这一理念所追求的评价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宗旨与方向,也就是说评价应该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更成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激励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统计学中的差异数量——标准分在科学合理地评价和解释考试分数方面的应用为例,分析和阐述了标准分在考试成绩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旨在为学校教育评价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本文认为用标准分比用原始分数评价学生成绩更科学、更合理和公正,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态,使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潍坊市为破解应试教育难题,从2004年起实行了“多次考试、综合评价、诚信推荐、自主录取、社会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中考制度,变三年一次的中考为一年一次的学业水平考试;变分数表达为等级表达;变只用分数评价学生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变教育部门统一划线录取为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经过几年的探索,中考新制度已初具规模,有效引导了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初步实现了学生健康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对美术类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该研究实行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建立成绩档案,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英语成绩进行评价。对比实验教学前后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情况,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形成性评价的实行有利于学生更多更有效地使用语言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