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周末,我同一位邮友相邀到西安华山邮币卡市场购票。天气阴沉,刺骨的寒风更是增添了一丝寒意。临行前,我兴冲冲地把自己的缺票目录找了出来,希望能够配齐自己JT票中的缺票。华山邮币卡市场内温暖如春,令人愉悦。进了门,众多邮商纷纷围着我们,争相询问需要买什么?卖邮票不?看到我们微笑摇头,又自顾自地忙活儿去了。我仔细一看才发现,虽然是周末,但是偌大的邮市,除去我们两人进门,暂时再没有别的邮友。转了一圈,绝大多数柜台上经营的都是编年票,最显著的位置上无一例外地摆放着2012年壬辰龙大版票、小版票、小本票,店家直言要多少有多少,价格好商量。这充分说明一方面邮商手中的货源充足,大量的票品实际上都在邮  相似文献   

2.
正普18《工农业建设图案》邮票边纸上有三组数字,它们分别是"成品检验号"、"印刷顺序号"和"印刷日期号"。随着邮人对版铭的喜爱,这些数字虽不属版铭范畴,但仍被当作版铭看待,被称为"数字铭"。这些"数字铭"同样得到邮人的追捧、收集和研究。在这三组数字中,邮人最为关注的就是"成品检验号",俗称"版号",用来指明此版票在一包邮局全张中的位置,好比家庭地址中的门牌号码。再加上整版仅有一个"版号",比一版有两个厂铭还要金贵稀少,所以愈发受邮人的追捧。  相似文献   

3.
本来我已经将香港澳门邮票的事逐渐淡忘,与港澳的联系也仅仅限于两三位邮友,互寄首日封以及纪念封等,此外决不主动大买港澳票。尽管这几年港澳邮票价格有所回升,但是,1997年和1999年,港澳邮政大肆发行邮票,淘内地邮人的钱淘得太惨,内地邮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我注意港澳邮票,源于武汉著名邮商陈维瑞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集邮市场上出现了国外涌来的许多标榜独联体成员国国名的臆造票(花纸头)。由于这些花纸头皆以热门专题为选题,印制精良,吸引了许多初涉邮门的集邮爱好。我们有责任予以揭露和澄清,以免更多的邮人以及经营再受某些国外黑心邮商的骗。  相似文献   

5.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4):37-37,F003
封三图为一八八二年发行的大龙阔边壹分银邮票全张新票。此件首先发现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美国邮商休士拍卖的檀香山美国华人李忠厚医师的华邮遗集目录中,为美国华邮专家高达医师拍获。高达医师去世后,其华邮部分由英国劳逊·罗  相似文献   

6.
世界第一珍邮——英属圭亚那洋红1分票已于2021年6月8日在纽约苏富比公司拍卖,最终以830多万美元成交,虽然它比七年前拍出的948万美元要低,但它仍然是世界珍邮最高成交价的纪录保持者。通过电话竞标购得这枚邮票的是英国邮商和集邮出版商斯坦利·吉本斯。令人们意外的是,吉本斯并不打算独占这枚邮票,而是要把邮票的所有权分售给公众,这在集邮史上是一个没有前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股市低落,邮市不景气,炒新者大多被套,邮商退柜台成为时尚,邮人感到迷茫。那么,邮票就果真没得玩吗?还有哪些品种值得投资呢?我们不妨做些探讨。1、小型张难再作为小型张票幅大、设计美,发行量相对邮票少,一直受到集邮者青睐。特别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14,(11):29-30
正19.邮电部改变纪念与特种邮票发售办法通知发文单位:邮电部发文号:邮字第34535号文件类别:通知发文时间:刊1952年6月11日邮电部公报第145号收文单位:各级邮局及邮电局各级邮局、邮电局:纪念邮票及特种(如土改、国徽票)邮票,是含有政治及教育意义的小型宣传画。购集人购买后不仅可以鉴赏、观摩,还可藉此认识纪念的意义,从而提高其政治觉悟,增进其爱国热情。因此发售的对象,应为广大人民,不应是少数集邮商或集邮家。我部成立以来,发行的各批纪念票或特种票,虽在数量上已逐渐增多,但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邮市颇不景气,新邮频频打折,造成邮人手中的收藏市值大幅缩水,邮协会员不断流失, 甚至连一些依靠投机或投资生存的邮商也迫不得已纷纷改行。可以说这都是邮票掉价惹的祸。然而,邮圈里总有一些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0.
集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邮品的互通有无。上海是中国集邮活动的发源地,首次收购旧邮票的广告就刊登在上海的《申报》上,最早的邮商之一也诞生在上海。不少老一辈集邮家为了适应集邮发展的需要,下海当了邮商,承担起交流邮品的责任。他们在经营中重品格,讲邮德,至今受人称颂。中华邮票会、新光邮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18日,台湾"中华邮政"发行《灵蛇邮资票》(电子邮票)。这是继2012年6月18日发行《祥龙邮资票》后,第二种以当年生肖为题材的邮资票。从2013年10月下旬以来,厦门有邮友陆续收到台湾邮友寄来的贴有灵蛇邮资票的首日封和纪念封。灵蛇邮资票采用磷光邮票纸印刷,票幅22.5毫米×43毫米,上下边各有2个直径3毫米、中心距20毫米的半圆  相似文献   

12.
外语能力与外邮收集 掌握外语是外邮收集的优越条件,但收集外邮并非一定要具备高超的外语能力。在我国最普及的外语是英语,但外票上的文字并不都是英文,如非洲国家邮票大多使用法文,大部分南美洲国家邮票使用西班牙文,不少阿拉伯国家邮票上的阿拉伯文,以及俄罗斯邮票上的俄文、希腊邮票上的希腊文。就说票面铭记也并不都源自英文,如瑞士邮票的"HELVETIA",奥地利邮票的"OSTERREICH",波兰邮票的"POLSKA",瑞典邮票的"SVERIGE",挪威邮票的"NORGE"。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收集和研究苏联邮票的人很多,成果也颇显著,但研究苏联普票者似乎寥寥可数。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普票图案单一,不如纪、特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普票进口较少,收集难度较大,加上国内现有的苏邮目录及其他工具书,对苏联普票多语焉不详,且谬误颇多。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了我国邮人对苏联普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健 《上海集邮》2011,(9):30-31
美国斯宾客谢里夫第135次(5.25—26) 斯宾客的子公司,以拍卖美国邮票为主,偶尔拍卖世界各地邮品,这次拍卖为ROLFE E.WYER庞大的法属专集,含有不少法国在华客邮珍品,法国在华客邮虽然在华使用曾非常广泛,但相关研究者不多,至今没有一本比较权威的专著可供参考,使后来者往往无从下手,又因其在歇业时曾将余票抛售给邮商,名声欠佳,伪品也不少,  相似文献   

15.
真伪的困惑     
被誉为魅力永在的好莱坞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是我的集邮专题之一。最近收集到一枚塔吉克斯坦发行的关于梦露的小全张(题图),很是高兴,为这个专题丰富了内容。高兴之余,利用闲暇时间,重温贵刊,贵刊2001.9期《外邮漫步》专栏的一篇文章《独联体中亚国家臆造票辨识》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文提到外国邮商冒用塔  相似文献   

16.
陈谷 《集邮博览》2010,(10):12-12
珍邮是很有诱惑性的两个字,集邮者一提到珍邮,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清代的"红印花",民国的"宫门倒印",解放区的"赤色邮票"。这些邮票大家都耳熟能详。珍邮的发现、保存、传承脉络都很清晰,它们的故事已经流传多年,并为公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17.
第一轮生肖邮票的龙头——“猴”票诞生于1980年1月5日,发行量为460万。时至今日,仅仅20年,“金猴”腾空飞跃,市价和牌价均达1600元,增值2万倍,制造了令亿万邮人心驰神往的“金猴神话”。“金猴情结”也成了中国邮人的一种特有情感。不少邮人把拥有“猴”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以及一种荣耀。紧随“猴”票而诞生于80年代的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鸡、狗、猪、鼠”4套邮票却未有“金猴”幸运。当然,它们因不在同一个档次而有差别是情理之中的。但目前这4种生肖票的市价均不及“猴”票的零头,差别不应有这么大。今天,笔毛遂自荐,主动为这几位“猴哥”的小兄弟鸣冤叫屈,向邮人们推荐它们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衡夫 《集邮博览》2009,(11):14-15
京(北京)——济(济南)——沪(上海)航空线于1921年开通,同时运载邮件,并刻制了"由中国创设航空邮班开幕第一次所发之班运寄"的纪念戳,加盖于每件邮件上(图1)。但这并不是中国航空载邮的"第一次",纪念戳容易让人误解是最早的航空载邮。其实早在1920年5月7日,京(北京)——津(天津)间就有一次航空载邮飞行,这才是  相似文献   

19.
按常规,中国邮政于2013年1月5日发行了生肖邮票—蛇,热心购邮者不辞辛苦,冒着严寒排队买票,笔者2012年龙票未买到,今年早早赶去邮局,邮局也无蛇票出售,手中无"蛇",心里总是有个结。近日收到江苏无锡邮友寄来的龙蛇交替封,亦称辞旧迎新封。这枚邮政贺  相似文献   

20.
邮市见闻(34)     
1996年的邮市“炒”得热吗?邮商和集邮者皆甚关注。经过去年邮价两次起伏、“黑马”突现和发行“三张”的周折,以及年底总公司价目表的“浇油”,使人看到了邮市振兴的火苗,于是新年伊始,邮市显得格外的闹猛。每逢双休日,摊位早早租光,邮人穿梭如织,摊主喜上眉梢,门票收入也大幅上升,呈现出一派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