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声乐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其中真假声混合训练是学生学好民族声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声乐中真假声的概念及特征,并提出了提高真假声混合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声乐教育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真假声结合及训练是声乐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克服初学者声乐上的常见毛病,使真假声音能够得到自然的混合,歌唱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和增强.  相似文献   

3.
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两种声音的混合整体,它既含有明亮、结实的真声色彩,又具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真声是人的自然音域,不用什么力量就可以唱出来的声音,声音虽然结实,但音域狭窄;假声虽然能唱的很高,但声音虚弱,没有力度和质感。真假声脱节,就会出现音色不统一,音量不均衡。沈湘教授说:“不管是真声还是假声,任何一种机能在唱的时候都不能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4.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延长演唱者的艺术生命、丰富人声的艺术表现力、扩宽音域、发展高音区等作用,同时它还是形成歌唱技巧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演唱中应用假声时要注意不同乐曲的不同音区真假声混合的比例,在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教会学生使用假声,在学生本声的基础上发展假声的机能。  相似文献   

5.
“真假相接声型”共鸣是一种以假声为主、真声为辅的混合声,在中低声区用真声。高声区用假声的一种共鸣状态。“真假相容声型”共鸣是指在中低声区用真声,在高声区以真声为基础融进假声的一种共鸣状态。炸音指昆曲净角演员唱念时发出的象打炸雷、放鞭炮一样四面开放式的爆破而出的声音,具有独特的共鸣效果。  相似文献   

6.
美声唱法的产生于17世纪,是美好的歌唱,它的特点是混合声区、混合共鸣、真假声混合、各器官共鸣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握歌唱的状态,如何把握用耳朵聆听的正确声音概念及声音控制,歌唱的纵向呼气与吐字咬字的密切关系,如何把握状态呼吸的方法,如何把握吐字咬字和触音及音韵的归属,如何把握声音的走向、气息的对抗及声音的支点,如何解决真假声的混合.  相似文献   

8.
“轻声唱法”所具有的神奇练声效能,来自于它特有的机能状态。从理论上说,“轻声唱法”蕴含着全面运用声乐技巧、控制用声程度不达到极限的重要意义。用“轻声唱法”练声应把握“弱强弱”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刑法规范是规定犯罪及其责任的法规范。刑法规范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责任规范;既是禁止规范,又是命令规范;既是假设规范,又是评价规范;既是制裁规范,又是裁判规范。刑法规范的机能不同于刑法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决定机能,是评价机能和决定机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监控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方法进行概括,并着重对生理生化指标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同时指出机能指标在评定应用中的误区,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开喉吸气吐字发音”能处理好喉头与呼吸的矛盾,喉头与真假声的矛盾,喉头与吐字及共鸣的矛盾。能充分发挥歌唱器官生理机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雯 《考试周刊》2010,(30):55-55
一、民族声乐中女高音的发声方法 声带是发声体,是给基本音的地方,是音源。凡是健康的嗓子都有两种技能,一种是发真声的,真嗓子的机能,叫"重机能";一种是发假声的,假嗓子的机能,叫"轻机能",女高音的发声,是在真声的基础上,随着音高的上升而假声成分增多,变得以假声为主。在歌唱中,呼吸、发声、共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呼吸支撑着高音假声的舒展。  相似文献   

13.
吕志明 《文教资料》2011,(10):81-83
从一般听觉意义上讲,说话与歌唱均产生于同一生理机能.是人体内部同一发声器官的“生理一物理”功能反应。但从嗓音训练的角度洞悉,说话与歌唱在发声机能上的运行机理和机能状态,既有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作者通过分析比较认为,二者在发声机能上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嗓音训练效益和促进嗓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女中音的中声区是其声音活动的主要区域,接近日常说话的状态,容易在自然的话声基础上歌唱,但是如果一直保持这种以胸声为主的真声状态唱高音,会导致明显的真假声音色分离的现象。因此建立良好的中声区对女中音的声区统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女声歌唱并不完全是运用假声,形成假声“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出假声“误区”,应从调整呼吸做起,逐步恢复真声机能,产生正确的混声音柱,使自己的声音更完美。  相似文献   

16.
女声歌唱并不完全是运用假声,形成假声“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出假声“误区”,应从调整呼吸做起,逐步恢复真声机能,产生正确 的混声音注,使自己的声音更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名族声乐是名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假声可以帮助演唱者演唱艺术生命,使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还可以拓宽演唱者的音域,发展高音区。假声在演唱中的应用主要是注意不同乐曲的不同音区真假声混合的比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侧重于如何教会学生使用假声。本文将详细探讨假声在民族声乐中的存在价值和学习的额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七、头声区如何练习? 头声区的发声均在较高的音域范围中进行,声带的机能状态处于短、窄、薄,混合着大量比例的假声成份。高声区主要采用头腔共鸣,声音越往高处其泛音含量越  相似文献   

19.
"混声"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标志,正确的气息控制训练、在自然声区进行合理的真假声混合、选择合适的练声曲目是民族声乐教学混声训练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利  莫雷 《教育导刊》2007,(12):15-17
何谓机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机能”的解释为“有机体系统的作用和活动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机能分为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两类。那么,何谓心理机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指的是有内在结构的个体的能力,也就是人的主体经验。心理机能的外在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理活动的功能水平,二是心理活动和周围环境、情景、个体自身素质的协调、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