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溯当前还活跃在影坛并保持着相当影响力的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的创作轨迹,观照"第六代"导演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现状,追问何以陈、张、黄能在影坛保持长久的影响力,"第六代"可否再走"第五代"的成功之路,电影导演的创作之路是否必须历经"转型",从而尝试总结一些规律和启示,以期引起研究者对"中国电影导演创作传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元靠新片《过年回家》夺得威尼斯电影节导演大奖让不熟悉他的人吃了一惊,其实张元得奖真的是“有惊无险”,他得奖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容易,我倒是有些担心他得奖出毛病。患上恐奖症——因为他得的国际大奖实在太多了,从处女作至今,他还没有任何一部影片亏过奖,月有阴晴圆缺,张元却总是“满”的。张元在中国的名气不如一些人也不如另一些人,仅仅是因为他的电影几乎都没有在中国上映过,全支援欧美赈济亚非拉了。  相似文献   

3.
徐冠楠 《大观周刊》2012,(28):27-27,25
不得不说第六代导演是“生不逢时”的一代,无论是第五代导演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还是好莱坞等西方电影对他们的冲击,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限制还是观众们日益严格的观影要求.都令他们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个性化、批判性为特色的第六代导演渐渐找不到出路,只得选择转型。《南京!南京!》、《无人驾驶》等大投资电影也表示,第六代导演正在向着市场化、商业化、主流化靠拢。然而,身处商业化语境中“水土不服”的明显症状和转型后失去了自我等现象。无不说明第六代导演的转型和回归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艺术实践是对影像艺术的不断探索与考究所形成的,与此同时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格调.从张元的"即兴创作"《北京杂种》,到娄烨的"个性化叙事"《周末情人》,再到贾樟柯的"臆造的纪实影片"《小武》,第六代导演从注重现实题材,到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影片的信息,以及画面的运动、色彩、光线、声音等影像.为了迎合大众的观影口味并且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效果,本文从审美理念、影片风格、文化觉醒三方面对第六代导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一书,是从中国第五代、第六代电影导演的商业化转型这一独特视角来透析中国的媒介转型的,并结合国内外影视创作现状纵横对比,针对当代中国电影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全书层次清晰、逻辑缜密,并自成一体,即始终以"电影商业化转型"贯穿全书,实现了电影学与营销学的对接;本书写作与论述方法,具有科学性又不乏文学性。该书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邵娣 《新闻世界》2009,(7):175-176
在中国电影圈内,有一批30岁左右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冲击,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从诞生之初,他们就面临着第五代导演不曾遭受的巨大压力,随着贾樟柯在威尼斯电影节一鸣惊人之后,也让人开始再次审视第六代导演这个群体。本文就是从这个群体的艺术创作背景来浅析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陆川导演的影片《南京!南京!》。  相似文献   

7.
导演是靠自己的电影作品来标识身份的,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它最终是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所以,对于一个导演群体最本质的界定,应该立足于其影片在审美形态上是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论文通过第六代电影中人物视点的迁移、影像修辞的变化与迥异于前代导演的场景呈现等方面的审美实践来论证国内影坛第六代独特的审美观,并进一步阐述了第六代...  相似文献   

8.
转型前的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大都渴望超越"景观化"而又深陷于与这种"景观化"互文的"后现代"中性化模式中,既疏离了国内普通的观众,又游离于中国的电影体制之外,集体陷入了时代的困境。在新世纪,第六代导演集体走向创作转型,力图与国内广大受众的品味和市场的需要相适应,个人化叙事与主流价值取向相协调,特别注重对本土传统文化中"人情"要素的显现,引领一种对"情"的体验、思考和对历史缅怀的中国人寻根之旅。由此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长期的文化甄别与选择,其对社会人生关注的视角已从西化的旨趣中转移,并聚焦在中国人心理深层中的"情感"基因上,这明显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弘扬。"人到中年"的第六代导演,其文化心态已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张元干籍贯,自宋代即有闽人、三山人、永福人、长乐人四种说法,至今仍莫衷一是。笔者近来查阅张元干资料,发现了张元干叔父张劢的两种摩崖石刻题名资料,明确记载张元干为长乐人,抄录如下(《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宋42册71页):  相似文献   

10.
杨文军 《今传媒》2016,(10):109-111
现实主义理论诞生在19世纪的英、法等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则诞生于二战后的意大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则是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本文从现实主义的相关理论、意大利与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出现此电影流派的历史环境以及“第六代”作品的本体角度,对整个“第六代”作品从新现实主义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看伊朗电影是一次心灵被照亮的过程,看中国“第六代”却是一种绝望的悲凉。当中国观众从另一个国度的电影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时候,中国电影创作者同样能得到启发,特别是对那些争议极大的“第六代”导演。  相似文献   

12.
张元的《绿茶》即将在“五一”节上映。这部电影有姜文和赵薇的主演、杜可风的摄影,苏聪的音乐,武啦啦的录音,韩家英的美术,以及方力均、王海珍、高枫的出演,张元还亲自客串。与此同时,北大华亿制作了《绿茶》的专题网站,同时在国内首次推出以电影情节为背景的短信游戏。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尝试用框架理论解析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并得出电影创作需多样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吕淑敏 《青年记者》2009,(20):64-65
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尝试用框架理论解析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并得出电影创作需多样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989年,张元自筹资金拍摄了《妈妈》,该片虽无缘国内电影院线,但从1991年开始,便应邀参加了上百个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以此为发端,"第六代"①电影人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中国影坛,成为继"第五代"电影人之后又一个备受瞩目的创作团体,拍摄了《北京杂种》、《过年回家》、《扁担.姑娘》、《巫山云雨》、《小武》、《站  相似文献   

16.
张艳娥 《新闻世界》2013,(12):138-139
2013年8月2日,由刘杰导演的《青春派》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影片讲述了"90后"高中生奋战高考的校园故事,开启了中国青春电影的新模式。影片沿袭刘杰一贯的写实风格,用第六代导演的眼光,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让校园青春电影第一次实现了"我的青春我做主",勇敢尝试"早恋"这个雷区。  相似文献   

17.
内地酷儿电影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六代导演的创作出现的,然而时至今日似乎依旧停留在发轫之时的"地下"、边缘、单一等状态。相对于国外酷儿电影多元化的发展,如何寻求对话和有所突破是内地酷儿电影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振乾 《视听》2016,(7):109-110
贾樟柯是中国著名导演,目前已创作十二部电影作品。他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与第五代导演有很多不同之处。贾樟柯始终坚持自己对底层形象的关怀,将最底层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这个群体的沉思。本文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分析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点和底层形象特征,同时对贾樟柯电影中底层形象的塑造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电影《钢的琴》不仅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而且也获得海内外多个奖项和比较理想的票房.从表面上看,影片对下岗(失业)工人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表达,是对1949年后大陆电影艺术真实功能缺失的修复,但如果观照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就会发现,影片具有1990年代后兴起的第六代导演代表作品即新左翼电影的基本属性.笔者认为,第六代导演的新左翼电影特征,即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创作态度和社会批判立场,实际上源自对1930年代左翼电影精神的继承.本文以《钢的琴》为例,在讨论二者间承接关系的同时,也指出了早期左翼电影和新左翼电影在反主流表述层面相互叠加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0.
拍过《美丽新世界》之后,施润玖开始被称为“电影导演新生代”,与愤怒而消沉的第六代导演相比,他们看起来更注重市场,更注重电影的可看性,更向大众靠近。 施润玖的新片《走到底》即将出炉。施润玖强调说,这是一部不会让观众提前退场的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