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从学了课文《生命的意义》之后,我也思考起了这个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几颗西瓜籽身上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廖纪元 《辽宁教育》2011,(1):99-100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片区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都执教了《生命生命》一课。讨论会上,听课教师有一个共同疑惑:如此人文性浓厚的课文,为何对学生的"熏陶"却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于是,我把评课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读课文——问读。  相似文献   

3.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极力挣扎——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我”静听心跳,  相似文献   

4.
一 师:现在开始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到了哪几个生命?生命是什么? 生:生命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1.《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数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由于略读课文不在考试范围内,因此,老师们对这类课文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精读课文,长期以来略读课的教学往往处存认认字词,读渎课文的水平。其实略读课文当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鲜活的文本沉睡在师生心灵的角落里,渐渐失去了生命的亮色。如何让这一宝贵的资源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魅力,让略读课重新恢复生命的亮色呢?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由于略读课文不在考试范围内,因此,老师们对这类课文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精读课文,长期以来略读课的教学往往处存认认字词,读渎课文的水平。其实略读课文当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鲜活的文本沉睡在师生心灵的角落里,渐渐失去了生命的亮色。如何让这一宝贵的资源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魅力,让略读课重新恢复生命的亮色呢?  相似文献   

8.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第3篇课文,感受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本单元的主旋律。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含蓄深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是教学重点,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庄瑞兰老师采用以下四个环节教学:(1)创设情境,感知生命。(2)字词切入,梳理脉络。(3)导读赏析,品味语言。(4)移情体验,升华情感。让学生以自己的个性体验感应文心脉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扎实统一,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9.
一、解读文本定目标《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抗争、静听心跳三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  相似文献   

10.
一、谈话导入。把握课文主旨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杏林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生命生命》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是通过有效整合学习环境与教学内容来实现上述课教学目标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于注重课文的字、词、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具体分析、理解,而忽视了整体感知及其审美体验,也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与思考。使语文课应有的文华和韵致难觅踪影,那么,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是: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生命课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澜教授曾说:“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几年来,我结合自己的管理和教学实践不断思索这个论断。我认为,只有当一个时代有了关于人和生命价值的神圣意识,才会有从生命意义的角度看待课堂教学的教育思想和呼声。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课堂是生命的。因此,我们提出“生命课堂”概念并努力建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受生命的内涵。 2.细读课文,依托文中的语言文字,品味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读了《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生命是什么?一只飞蛾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不停地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  相似文献   

16.
李悦新 《考试》2014,(11):46-47
<正>一、设计思路《生命生命》是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的一篇散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接着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成长、倾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最后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相似文献   

17.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编者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长期的基层工作让我感觉到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会在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上做足文章,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极易上成"道德课"。语文课程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呼吁语文课必须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根据语文的学习规  相似文献   

18.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刘艳 《成才之路》2011,(14):33-33
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运动,是师生自然生命和智慧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通灵感悟,用课文所蕴涵的丰富思想、美好情愫、智慧光芒、理想火花把学生生命的火炬点燃起来。  相似文献   

20.
整合课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提醒幸福》、《白蝴蝶之恋》、《纪念白求恩》、《七根火柴》、《小橘灯》、《勇气》、《安塞腰鼓》、《愚公移山》。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充满勃勃生机,生命因世界的五彩缤纷而显得美丽多姿。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讴歌过这个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篇章是关于生命的美的世界——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停地接触到各种生命,但却总是不经意,“我感到诧异和震撼”的是“偶然”发现树们飞絮飘种,于是开始思考其中的意义:树们不分昼夜地飘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