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参赛     
今天,我要参加县里的“推新人选拔赛”,心里一阵紧张。我是众多老师推荐的人选,就更不能令老师失望了。早上9点钟,比赛开始。一位位身怀绝技的选手都一个个上台表演了,而且十分精彩。此  相似文献   

2.
等长的跑道     
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参加800米赛跑,抽签是第六跑道。起跑前,我站在最后面,其他选手却远远站在前面,心里当时就怯了。人小,又是农村来的孩子,不敢提出抗议,只在心里暗暗嘀咕:“他们大概是欺负我吧。”裁判员一声哨响,六位选手如脱弦之箭飞奔出去,场外加油声起。我看着前面,第一跑道、第二跑道的选手已经把我甩得远远的,我一直相信自己的实力,但现实却把它击得粉碎。我懊丧地停下了脚步。班主任在喊:“别停呀!快跑!”我看到班主任的脸涨得红红的,我知道班主任只有在激动的时候才会脸红。我重新奔跑起来,超过了最后一位选手,然后又超过一位,冲刺…  相似文献   

3.
李梅 《教育艺术》2005,(6):30-31
借大家的热情和智慧,我萌生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催发了我点评的灵感。但愿我5分钟的点评能引起各位领导及听众朋友们的共鸣,能得到15位选手的一致认同。15位选手的精彩演讲竖起了衡阳市“献血杯”电视演讲大赛成功的丰碑。通过对各位选手演讲辞的审读和演讲技巧的鉴赏,我认为这次电视演讲大赛的成功是一次高水平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Latest Hot Disc     
《2006型男秀女》群星秀给你看今年的“我型我SHOW”在一片喧闹声中落下帷幕。接受了超过11万人次的选手报名,经过20余个城市,产生了103位型男秀女进入“我型我SHOW”新生力量训练营,其中有着数不清的经典演绎和伤感场面,最终虽然只有一人拿下了象征冠军的荣誉,但是,请记住年轻没有失败!此张《2006型男秀女》合辑收录了王啸坤、师洋、俞思远、高娅媛、马海生、吴斌、丁爽、罗开元、戚薇等19位个性不同,才华独具的型秀选手在“我型我SHOW”最为精华、最具风格的13首赛程音乐作品,此外,唱片公司更推出同名19位型秀选手的精美写真书,记录下整个赛季的精彩点滴。(环球唱片)  相似文献   

5.
具体的时间我已经淡忘,但亮丽的场景却还历历在目。那是全省的一次优质课比赛,大约在春季,绿色主宰着大地,鲜花炫耀着魅力,和风得意地摇曳着刚刚吐出嫩叶的树枝,阳光轻轻地抚摩着精神昂然的笑脸,讲坛上的精英将要闪亮登场了,教室里充满期待的眼神。年轻的选手们终于逐一亮相了,那真是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漂亮,20多位选手,仅仅只有两位男选手,余者均为年轻的美女。我不禁感慨:这哪里是优质课大赛啊,分明是美女秀嘛!  相似文献   

6.
选美活动     
又是一个气候宜人的春天,在这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森林王国里,又将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美活动。今年参加比美的选手比往年多了一位,一共八位。还有一位选手没有按时赶到,但活动仍旧按原计划进行。春风姑娘一到,便拉开了这次比美活动的帷幕。红首先是光彩照人的“红”面带甜蜜的微笑向观众展现自己:“各位评委,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1号选手,名叫红。我象征着热情和喜庆,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比如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灯笼、门旁贴的对联、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表达爱意的玫瑰,等等。人们最喜欢我了,因此,我认为我是森林里最美的…  相似文献   

7.
史峰 《今日教育》2014,(9):54-55
喜欢看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这档节目,期期不落,常常被现场激烈的竞争氛围所吸引。有一期节目除了竞争激烈让人难忘外,发生在一位选手身上的一件事同样让我难以忘怀。当时是“春秋队”和“国风队”对决,到了“捉对竞赛”环节。规则如下:两队各派甲、乙两名选手上场,主持人给双方的甲选手“暗送”一个四字成语,选手甲需要用两个字去描述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乙选手根据两个字的意思提示去猜四字成语。哪个队先猜中算胜。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演讲     
那天,我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比赛现场。看着来自各个乡镇的选手们那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不由担心起来,总怕自己落选。半个小时后,比赛开始了。主持人陆续喊着选手的名字。看着选手们一个个演讲完毕,我竟有种急于登台的感觉。“《枣树开甲》,刘家庙张如雪。”BBS啊!终于盼到了。哎!我怎么又突然紧张起来——心里像端了一只小兔子。我快步走上讲台,站在讲台上,我望着观众们的几十双眼睛,腿不由得有点颤,心跳得更厉害了。我对自己说:“别紧张,不要怕,一定会成功的。”接着,我打完队礼,便讲起故事来了。突然,我发现四位评委都瞪着圆圆的…  相似文献   

9.
坐在“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委席上,看到台上一个个生龙活虎、英姿勃发的年轻选手,我不由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参赛的情景。从选手到评委,这变化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又令人浮想联翩。1995年金秋“,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我和眼前这些选手一样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带着初出茅庐的稚嫩前来参赛。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大赛竟会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记得那次我执教的篇目是《荷塘月色》,巧的是那天上午四节课中有三位选手讲《荷塘月色》,我是第一个。对于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人教社在九江市举办了全国高中地理赛课活动,近30个省市推荐的36节优质课同台竞技,400多位各地教师观摩学习。这些全国最优秀的选手各显神通,展现了中学地理课堂的勃勃生机。我仔细聆听了12位选手相同内容的课,并代表本组评委在总结大会发言,点评了其中的亮点和不足。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  相似文献   

11.
奥运五环梦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2008年奥运会旗又即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升起. 距离29届奥运会五环旗升起的时间仅剩200多天了,每一位奥运选手都在刻苦地训练.我相信在奥运会上,每一位选手都能在自己的赛场上展现自己最强最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正模拟讲课这一教学方式方兴未艾,其形式亦是纷纭众说。我亲历了《华盛顿的选择》的模拟讲课,忝列旁听,仅表浅见。此次模拟讲课共有十四位选手参加,历时一百四十分钟。模拟讲课过程中表现精彩者不乏其人,体现的模拟讲课的特点亦是酣畅淋漓。当然也存在我难以人同的现象。一、模拟讲课的常见环节下面,我以《华盛顿的选择》为例就模拟讲课的几个常见环节作简单点评。(一)思路设计这是选手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体现了选  相似文献   

13.
星期五,学校举行了一次车模比赛。我和班里的其他选手来到现场时,只见赛场上已挤满了人。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真是高手云集呀!”我心中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比赛开始了。第一位选手信心十足地把赛车放入“闪电飞龙”跑道,开始时,赛车跑得飞快,但到了圆形道口,就栽了下来。第二、第三辆车也都如此,一到圆形道口就过不去了,看来此处已成为选手们难以逾越的“鬼门关”。这时,第四位选手登场了。他刚把赛车放入跑道,赛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向前冲去,这回总能通过了吧,现场的观众瞪大了眼睛。可意外发生了,赛车在转弯时因…  相似文献   

14.
助人第一     
各位观众,现在冲在第一位的是法国选手弗拉明。排在第二位的选手是……突然出现事故的那位先生。我帮你修好它。首届奥运会100公里自行车比赛中法国选手弗拉明一直领先,突然希腊选手的赛车坏了,要是修不好只有退出比赛,弗拉明立即停下车帮助他修好赛车,再重登行程,最终弗拉明还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师:听说我要到这里上课,我的三个学生特意做了若干朵大红花,让我奖励给那些在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生:想得到。师: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做游戏,下面我们做一个拍球游戏好吗?生:好。师:请男女生各推选一位选手,老师喊“一二”就开始拍。老师让停就马上停下,喊停以后再拍的不算数。中间拍坏了就不能再拍了。男生给男选手计数,女生为女选手计数。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结果男选手拍了6下,女选手拍了4下。教师核实拍球的数量后,对男选手表扬鼓…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好声音》很多人都喜欢看,当参赛者表演时,四位导师全部背对着参赛者,全凭参赛者的声音来决定是否按动按钮转过身来。参赛的大多数选手唱功不俗,但是有些选手能赢得四位导师同时转身,有些却没能得到导师转身,从导师的点评中我们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这些参赛者唱功很好,演绎到位完整,但却没能打动导师的心灵,没能感动到导师。由此让我想到了我们的高中政治  相似文献   

17.
王玉环 《湖北教育》2009,(10):53-54
众人熟知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比赛紧张而激烈,每次选手登台唱罢.都面临着综合素质的考核。当选手答题完毕,两位评委总是颔首微笑,对选手答题情况进行一些点评。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每个选手总会深鞠一躬.说一句“谢谢”。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评价”二字的不简单与不平凡,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设计了一个迷宫,迷宫的中央放了一根金条,用于奖励获胜者。设计者每月都要举行一次比赛,慕名而来的参赛者络绎不绝。第一个月的比赛开始了,有几十位选手参加。进入迷宫之后,选手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需要别人给你掌声,也需要你给予别人掌声。掌声是一股力量,也是一种鼓励。 那次的掌声让我刻骨铭心。它发生在学校举办的一次演讲比赛中。比赛开始了,前面的选手一个比一个讲得精彩,每一位选手的演讲都赢得观众的掌声。轮到我了。台上的我,手像着了魔一样不停地抖着,腿直发颤,脑子里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内容突然想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20.
刘庆昌 《师道》2004,(9):15-15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决赛落下了帷幕。其中第六场的一位选手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位来自宋庆龄基金会海外代表队选送的选手——于天龙。尽管是站在中央电视台的庄重的比赛舞台上,尽管面对那么多专家级的评委,但是这位只有十六岁的选手,却以洒脱的舞姿,诙谐的表演,幽默的唱词,另类的风格,将在场的评委逗得开怀大笑,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得了97.11的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