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引起动脉粥状硬化的主要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突变及其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的热点.用PCR-RFLP方法检测LDL受体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奇妙万花筒     
好胆固醇中也有大坏蛋胆固醇分两种":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能保护心血管)和"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则诱发冠心病)。一般认为,多摄入"好胆固醇",少摄入"坏胆固  相似文献   

3.
我们已经知道,血脂是在我们体内富含能量的物质,它源于食物,又可以在体内合成,提供给我们新陈代谢时所需消耗的能量,但高胆固醇血症对人体的健康又有危害.造成高胆固醇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由此可以看出,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发展,应首先调整饮食及改善生活方式.要调整饮食,我们首先要知道每一种食物各自的胆固醇含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搭配一日三餐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与影响人类健康的某些疾病密切相关,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hterosclerosis(As)的致病原因,而Cu,Zn,Cr,Cd四种金属元素与高胆固醇血症紧密相关,诸多医学、生物实验进行了有关报道与解释。本文在对此方面的问题进行报道的同时,阐述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匹伐他汀钙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管的影响。创新点:首次在国内发现匹伐他汀钙能够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肱动脉和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而且延缓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并首次证实改善内皮功能是匹伐他汀钙延缓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方法:按照入选排除标准,选取本院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C),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0例。根据剂量不同,分为两个剂量组:1 mg剂量组20例(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20±8.35)岁),2 mg剂量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56±6.09)岁)。访视结束后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的HC组36例,两个剂量组分别有2人失访。治疗后1 mg剂量组18例(男性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00±7.85)岁),2 mg剂量组18例(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79±6.46)岁)。选择本院同期体检中心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年龄和性别均与病例组匹配,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4.94±6.9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经隔夜禁食12~14小时,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临床生化指标。采用Sequ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高分辩率外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HC治疗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结论:经匹伐他汀钙治疗8周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功能明显改善,表现为FMD升高,僵硬度减小;颈动脉僵硬度和内中膜厚度(IMT)延缓进展与其内皮功能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42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CAA组 ) ,40例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非CAA组 ) ,检测其血浆胰岛素及血糖、血脂等指标并相比较。结果 两组间InS、LDL、CHO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InS水平与患者LDL、CHOL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HI(高胰岛素血症 )可能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发挥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对胆固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光谱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对胆固醇与诸种生物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学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空腹和餐后,有氧运动对II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特性、前B1一HDL浓度、体外HDL,清除巨噬细胞胆固醇和抑制LDL氧化能力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分为三组,健康对照组(A,n=11);II糖尿病运动组(B,n=11);II糖尿病不运动组(C,n=11)。A和B组进行4个月的有氧运动。所有受试者都进行一次脂肪餐负荷试验以分析各种参数的基础值和最后值。结果:运动没有改变体重、BMI、血浆总胆固醇、LDL、HDL、TG、胰岛素浓度和HOMA—IR,但是降低了腰围。HDL3没有变化,有氧运动没有改变其清除细胞胆固醇的能力。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能改善饥饿状态下HDL,阻止LDL最大氧化率能力的15%,降低餐后血浆前β1-HDL浓度,表明增加前β1-HDL向大的、更加成熟的HDL转化。就此而言,规律的有氧运动增加健康人空腹和餐后的HDL2和TG,增加糖尿病患者空腹时HDL2和TG。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改善HDL抑制LDL氧化的效力,帮助HDL成熟。这个结果不依赖于胰岛素抵抗的改变和血浆HDL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男性健康》杂志载文,盘点出经科学证实的5种被称作“降脂先锋”的食物。 ◆瘦牛肉。《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瘦牛肉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LDL)。参试者每天吃瘦牛肉113~153克),再配合健康饮食,结果其LDL水平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分析1380例中老年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平均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吸烟、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380例中老年正常体形(BMI<28kg/m2)与肥胖者(BMI≥28kg/m2)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0.09%和28.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脂血症呈显著上相关(OR=3.398,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OR=1.579,P<0.05)。在肥胖和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中,脂肪肝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中老年人群中,脂肪肝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给予小鼠槐角提取液灌胃(100mg/10g,200mg/10g)可使小鼠血糖升高;连续用提取液灌胃,能预防小鼠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并能明显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及抗缺氧能力.对小鼠体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说,现在的饭越吃越少,相对而言菜却越吃越多。其实,这样的饮食结构有失偏颇,菜吃多了,饭吃少了都会导致胆固醇的增高。前者导致胆固醇增高,原因在于脂肪摄入增多,那么,饭吃少了为什么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呢?新近研究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主食,即米饭和馒头中含有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若食用植物甾醇强化的人造奶油,可使血液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降低13%,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未见改变,LDL/HDL比值下降。这样的变化十分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不仅会加重心脏负担,还会导致肝硬化。不贪肉:老年人的膳食中脂肪过多,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皮质抑素是1996年发现的一种小分子的生物活性神经肽,是生长抑素家族的新成员,CST及其受体在人体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CST与3种受体结合后能表现出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具有抑制运动、诱导睡眠、影响学习记忆等神经调节作用及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参与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强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缺血性损伤的心血管具有代偿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粘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高粘血症所导致的血小板凝集和释放反应增强、纤维蛋白原增多及代偿性红细胞增多,会使心脑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和恶化。近年来,我们探索用中药治疗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16.
大蒜可以降低恶性胆固醇LDL,提高良性胆固醇HDL,降低血压,起到净化血液的效果,而且减少动脉里引发血栓的杂质产生,抑制血小板凝结,防止出现凝血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采用TPPS4,α,β,γ-四(对磺基苯基)卟啉(分子式Na4C44O24H34N4S)对分光光度法^[2]测定在不同的吸附时间,吸附温度,Zn^2 浓度,PH值和不同的胆固醇用量下,胆固醇在水溶液中Zn^2 的吸附,得出胆固醇与Zn^2 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就Zn^2 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多达上百种。具有代表性质的胆固醇氧化衍生物主要有7-酮基胆固醇、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酸酯、25-羟基胆固醇、7β-羟基胆固醇、3β,5α,6β.三羟基胆固烷等化合物,这些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胆固醇膳食、高胆固醇血症的血浆、动脉组织、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的泡沫细胞、以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大量实验表明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因素(炎症、氧化应激、凋亡)具有促进作用。提示,胆固醇氧化衍生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肾病(肾病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肾炎。由于病程迁延,易复发,需要长期免疫抑制治疗,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加强护理。肾病具有全身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四大特征。 我科今年二月收治了一名肾病综合症伴  相似文献   

20.
脂蛋白(a)和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继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之后第四代脂蛋白测定,是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热点。我院自1997年以来,开展对脑梗塞患者脂蛋白(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测定的方法与结果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1997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经CT确诊)脑梗塞患者,(大面积梗塞不超过二周,急性进展性脑梗塞发病4小时以内)男性36例,女性28例,其中糖尿病并发脑梗塞者1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