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柳宗元与柳州有着独特渊源,他在被贬柳州期间,给柳州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旅游资源。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宣传价值与文化价值。对柳宗元柳州文学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发展柳州旅游业,提升柳州城市形象与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柳州创作了10余首寄赠诗,这些诗歌真实地反映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的心态,即对柳州地域的痛苦心境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些诗歌是正确认识柳宗元在贬谪柳州之后的特殊心境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郭兴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9-71,128
柳宗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无疑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圭臬,从战略高度构建柳宗元文化品牌,准确把握柳州的柳宗元文化特色,深化柳宗元文化内涵,在逐步恢复柳宗元文化遗迹的同时,融入其他地域文化元素开发相关文化产业,促进柳州城市文化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提升柳州城市品位的首选之途。  相似文献   

4.
柳州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相当丰富.柳州想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必须走"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炉,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经济路线,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而对柳州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柳宗元,在整个柳州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大力发展柳州旅游经济,把柳州建成广西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必须深入挖掘和拓展"柳宗元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树立柳宗元文化品牌,充分开发柳宗元文化这块瑰宝的内在价值与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5.
柳州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相当丰富。柳州想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必须走“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炉,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经济路线,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而对柳州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柳宗元,在整个柳州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大力发展柳州旅游经济,把柳州建成广西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必须深入挖掘和拓展“柳宗元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树立柳宗元文化品牌,充分开发柳宗元文化这块瑰宝的内在价值与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诗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柳宗元柳州计作进行研究,指出在柳州,柳宗无真正发乎本心的创作只有诗,而这也使柳宗元成为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从永州到柳州,对于柳宗元来说,是从文到诗的转变,是从永州时期的政治情感、文化情感中走出来,进入现实情感,从而形成了柳州诗作最集中的风格--郁结。  相似文献   

7.
罗小芳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19-21,36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柳宗元柳州诗歌意象的认知结构,认为柳宗元柳州诗歌主要采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柳宗元自身的贬谪经历和滞留柳州的生活有关。赴柳诗以路径图式为主,居柳诗则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交相而出;两种图式的结合方式,承载着柳宗元贬谪柳州时痛苦、绝望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政治、文学成绩卓著。他对柳州的记述对于我们还原唐代中后期的柳州面貌有较大参考价值,对于柳州社会风习的记载,是民俗学和民族学研究的珍贵资料,柳宗元虽早已离开柳州,但其影响至今仍在。  相似文献   

9.
梅培军  马国军 《广西教育》2014,(4):36-37,47
柳州是柳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土学者身体力行,为弘扬柳学精髓、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掘地域文化宝藏等勤心劳力,终使柳州成为全国柳学研究的"实地考察中心和思想文化中心"。柳州市在高中阶段开展《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乡土情结为宗旨,以历史文化名人柳宗元为重点,以柳侯公园为课程实施平台,以柳宗元诗文诵读鉴赏活动、柳宗元在柳专题文化研究为手段,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等综合素质为目的,成功地填补了柳州市乃至全自治区地方性课程建设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关于柳宗元《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一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些争议,即使是主流意见也认为此诗作于柳宗元刺柳州时,为何有此说亦语焉不详。本文从诗的内容、所涉之地名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此诗作于柳州无疑  相似文献   

11.
沁水县西文兴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革新家和一代文学宗师柳宗元同宗后裔隐居地。柳民氏居是柳氏世家以血缘聚居的千年古村落遗存。柳宗元文化在柳氏民居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为公元793年的进士,仕宦经历大体相似,政治观点,哲学观点相通,在长期的交往中结下了患难与共的生死友谊,这睦都反映在他们的诗酬唱之中。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晋问》,既是一篇规模宏大的文学创作,也是结构完整的哲学、政治论著。其中,"民利"观点,是强调物质为人民所用;而人民与统治者平等地分享物质,又是柳宗元"民先君后"观点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佟博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67-69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他与同时代的韩愈的反佛主张不同,对佛教采取了接受的态度。虽然他自幼就接触了佛教,但他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他被贬永州,心情的抑郁与佛教徒的频繁接触以及时代风气的影响和自身的性格,都促成了他对佛教的接受。柳宗元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无所取舍的,对待佛教他倾向于天台宗,而对当时流行的禅宗并不是很欣赏。这一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贬谪永州时期的柳宗元与《庄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柳宗元贬谪在永州的思想、情感、创作等方面如何对<庄子>进行接收,并与李白比较,了解到二人学<庄>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贬谪期间,柳宗元写信给故旧亲朋,抒发抑郁情怀。这些书信的内容主要是:反思被贬的缘由;描写谪居之苦,表达著书之志;陈述无嗣之忧,渴望故人相助,脱离谪籍。这些书信多为回信,而非主动致书,其中有着难言的苦衷。因收信人的身份不同,柳书在称谓、叙述的侧重点、语言风格上呈现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永州 ,地处楚南 ,“状与越相类” ,“此州地极三湘 ,俗参百越。左衽居椎髻之半 ,可垦乃石田之馀。”柳宗元这话 ,明确地概括了永州的风俗特点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在继承传统的儒家德育思想同时,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其德育思想有很多精辟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诗文创作的繁荣,柳宗元与佛教的深入接触,都发生在其被贬永州时期.贬谪之后,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他更多地从切实的内心感受的角度体认佛学义理的境界;同时,柳宗元的诗文创作出现许多新变,从题材内容、创作手法到文学风格,都受到佛教影响并留下很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元和十年(815)正月,柳宗元奉诏北上,写上<界围岩水帘>诗,五月赴任柳州,写有<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诗,陶醉于人间仙境,没有流露出哀怨之音,成为柳诗创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