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作为初中美术学科中的"中国画"教学它承担着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采用降低学习难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时得到乐趣,唤起广大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作为基础美术教育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给学生搭建一座通往解决中国画笔墨技术的桥梁,为将来更好的投入的中国画研究奠基良好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几种轻松掌握中国画笔墨技巧的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国画是中师美术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三年制中等师范美术教学大纲(试行)”对国画教学的目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中国画的传统表现形式”。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明白国画的显著特点是讲究笔墨功夫,它以线造型.以笔立其形质,即所谓“无笔无墨不成画”。在技能方面,国画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通过临摹学习传统笔墨技法。  相似文献   

3.
“都市水墨”人物画致力于在都市题材基础上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新视觉探索。对都市化社会的关注,对传统中国画内容、笔墨语言、视觉图式的拓展,使得“都市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画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定积极的作用。“都市水墨”人物画在当下中国画现代化转型的多向度、多维度主题构架中独树一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了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芥子园画传》是一部学习传统中国画的画谱,初学者可从中学习中国画基础画理和笔墨技法。学习《画传》,要努力探求和把握技法的变化规律及高层次的审美规律,进而运用规律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真切感受。对于《画传》传统技法要赋于新的认识,加强笔墨的形式关系,增强中国画的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5.
刘能强 《成都师专学报》2001,20(1):45-46,50
关于中国画前途命运的焦点,目前集中在“笔墨”问题上。但无论是“笔墨等于零”论,还是“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论,都各有其偏执的地方。而对于现代中国画来说,“笔墨”的地位和价值,主要是其形式意义。通过对“笔墨”的工具属性、技法属性、形式属性的逐层分析,给中国画“笔墨”的本质属性以明确的定位。认清“笔墨”属性,是我们如何对待“笔墨”,并进而思考中国画“出路”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传统”与“现代”如何交替与转换的争论中,一些人认为运用“传统笔墨”表现现代生活,其结果也只能是“废纸一张”。然而,历史的延续、艺术的交替与转化是不能被割断的。中国画作为一门艺术,它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正是因为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特点,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使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成为中国画的传承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世界绘画园地一朵奇葩。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也就是中国画和其它画种的异同点。而后用传统的“六法”标准对照分析,即可逐步掌握其规律。 先说中国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笔墨与它的载体——宣纸,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形态,并成为独具魅力的绘画语言。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就是说,用笔用墨要突出一个“新”字,即立意新、笔墨新。我认为我们对传统的笔墨要深入学习,同时,在我们的创作中又不要为成法所拘。每个有才能的艺术家,都应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艺术家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修养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笔墨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它结合形体,表现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时.笔墨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从事中国画创作,除了要在思想观念上对以笔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中国画有所认识之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书法修养,包括对书法创造原理的了解和相应的实践经验。因为,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以线为基础的,没有运用线的能力,很难入中国画之门。此外,我们还要明白,研习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必须从临摹古画入手,以掌握其笔墨程式,然后再通过写生,个性化地运用和变  相似文献   

11.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笔墨作为表现技法,包括笔法和墨法。一般说来,笔法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墨法表现物象的色彩、明暗、体积感和质量感,二者相互作用,表现物象的形体、质感和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传统笔墨技法,主要是学习传统笔墨的基本规律,它是构成中国笔墨形式的基础,也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认识、造型、笔墨是基础教学的关键因素。把对中国画的认识放在基础训练的首位,就能使我们有一个较高的学习起点。中国画有它独特的造型体系,即意象造型,这是中国画审美特征所决定的,这种造型能力的获得既需要长期艰苦的磨炼,又要符合艺术规律,这就需要素描、速写、默写记忆三位一体的基础造型训练。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认识、造型,最终都应落实到笔墨表现之中,是中国画教学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素质。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是“:严”“、细”“、恒”和“做好表率”。一、班主任的工作要“严”“严”是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并给学生起码的尊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水墨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老一辈艺术家把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与西洋画的造型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画造型与笔墨的关系 ,到底是作画“第一论笔墨”还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呢 ?从历史角度看 ,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原则是“以形写神” ,而宋以后文人画的审美原则是“第一论笔墨”。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原则 ,是以写生的结构素描为造型基础 ,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通过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深刻地揭示这个时代人的本质特征 ,真情地反映社会 ,塑造人物形象。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过程是一种在个性形象的刻画中寻求普遍精神意义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国画教学中的笔墨程式张国酬中国画的传统特性,尤其强调笔墨结构和形式构成。为了保持这种独特品质,继承前人的宝贵遗产,国画教学应遵循其自身规律,重视笔墨程式的运用和创造。为什么要重视笔墨“程式”教学呢?这是因为,中国画的造型是意象造型,它不拘泥于自...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中国画所使用的工具有宣纸、湖笔、徽墨、端砚等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就是用这样传奇的工具和材料,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注重用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中国画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引导学生在涂鸦式练习中逐步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对小学生的辅导要强调掌握中国画的技法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画用笔、蘸墨、蘸水、调色等基本方法,使之养  相似文献   

18.
正确把握中国画笔墨意象特征既可以认识中国画造型思维特征,也有助于中国画论概念程式的认识转换。笔墨是中国画的标志语言。笔墨意识的形成源于古典文人思想的时代观照——儒、道、释文化的意识基础。但其中映射着独特的“物”“我”逻辑——“借形写神”“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19.
张寿镒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1):116-119,123
“笔墨”是中国画的形式语言,也是中国画的精神支点,这一点正是中国绘画的长处,也是西方文化无法进入的领域。因而,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去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并促其发展,这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官祥 《成才之路》2009,(18):71-71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可谓源远流长。在传统的审美、文化结构、社会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概念、独特美学价值的传统的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画,同样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形象、情趣及意境。“笔墨”形式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语言。在前人的创造下有其辉煌的过去。是中国画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征,是画家思想、情感再现于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