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朗读可以点燃学生介入语文的热情,可以让学生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尽情领略语文生活的精微与高妙,它是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一条通道。朗读有助于学习、积累语言,使语言规范化、美化,优化语感,从而提高交际能力;朗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吸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朗读有助于培养情感意志。朗读,多读是基础,会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无涯 《福建教育》2007,(12):28-2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读懂,这是朗读训练的重点。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并提出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多读,读中思,读中查。读中议。读中悟,读中得。我以自己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的课文的体验谈谈朗读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山西/李宾赛朗读,在语文教学上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多读多写。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多读,首先应该多读课文。多读课文,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去把关。所谓质,就是指讲读课文中的优秀篇章、精...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语文朗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对运用“四多”的尝试,即多给学生尝试参与的机会,多创设情境,多变化朗读形式,多创设朗读评价机会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敢读、愿读、乐读、会读。 一、创造更多的朗读机会,使学生敢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通常是老师讲的时间多,学生朗读的机会少。长期以往,最终造成了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  相似文献   

5.
学好语文其实不难,重要的是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感悟、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读、多写是必然途径。多读胸中富,多写笔生花。学好语文首先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成熟思想;读书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励炼思维,利于表达。多读的含义有三:一是文学名著、精美时文,尽可能地多读几部、几篇;二是精彩的篇章、精彩的片段,尽可能地多读几遍;三是朗读、默读各有侧重,既要多朗读也要多默读。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6.
李文 《青海教育》2009,(11):24-24
朗读训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如:范读,引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7.
朗读,语文教学的真谛□上海李成读写听说●●●●“文科要读,理科要练”已成为多数教师的共识。这里的一个“读”字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朗读又是阅读的重要方式。分析朗读时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朗读是以强调眼、脑、口、耳同时活动...  相似文献   

8.
李诗家 《课外阅读》2010,(12):74-7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多读”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作用。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老师认为,“读读诵诵”的教育时代早已过去了,当今时代应当推行的方法理应是“精讲多练”。笔者认为,“精讲多练”的确重要,但提倡“多读”、“读读诵诵”的朗读教学法仍然不能忽视。很多东西,看一两遍,乃至三五遍,难于理解,但反复诵读,甚至达到熟记成诵,那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体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呢?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多读。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读.加强朗读引导和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0.
朗读需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不可多一字,也不可少一字,这是朗读的基本要点。而就现阶段小学生朗读现状而言,学生并没有把握住朗读的基本要点,放眼语文课堂,很多学生在朗读中支支吾吾,含糊不清,读多读少甚至读错,这严重阻碍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发展,对此,我希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小学生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注重朗读教学,强化对学生日常学习中诵读的评价,指导学生多诵读。”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高段的朗读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比如,语文高段朗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朗读示范形式化、朗读内容零碎化、朗读教学表演化的误区。因此,转变小学语文高段朗读教学观念,探索小学语文高段朗读的新方法,让学生乐在“读”中,让高年级语文课“读”占鳌头,便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这种理念逐渐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分析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在教学中要多读,读中积累,读中悟情,读中立人。  相似文献   

13.
宋彩虹 《教师》2010,(10):86-86
朗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多读少讲,重朗读;运用多种手段,培养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朗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朗读技能越高,对课文越能理解,感受也越深刻。朗读的质量要求是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从当前小学生的朗读情况来看,距离这些要求还  相似文献   

15.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张田若先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语文教学追寻"语文味",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让朗读呈现一个灵动的语文课堂,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6.
麻飒华 《学语文》2006,(1):18-19
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多种举措,应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而多年以来,语文朗读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和误区。因此,转变语文朗读教学观念,改革朗读教学方法,真正让语文课“读”占鳌头,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贯穿语文教学的主线,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指导已经成为教师们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朗读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读的时间越来越长,读的方式越来越多,但学生仍读不到位、读不出味儿的现象。朗读的指导必须向有效性方向回归。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多读少讲,重朗读;运用多种手段,培养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一、优化朗读训练 上好诗歌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有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歌是需要多读的,古代诗歌、现代诗,特别是抒情诗,尤其需要多读,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诗歌总是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或全班齐读等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富有感情地朗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读得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读,尤其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它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朗读教学逐渐成为不少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