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解“春秋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笔法”源于孔子修《春秋》。在材料取舍上的“笔则笔,削则削”,表现手法上的“以一字为褒贬”,内容上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表现在“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五个方面,是借修史以传其“道”。“春秋笔法”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荀子所谓“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并不是指没有审美对象,其审美对象是伦理道德之“礼”。在其观照方面,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审美心境,其中的“虚”与“藏”、“壹”与“两”、“静”与“动”是辩证的关系,并由此进入“大清明”境界。“元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是一种精神态度,“大清明”是一种境界,而“虚壹而静”是持有这种态度、达到这种境界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彼在     
一切事物因时因地因缘而在,“在时”、“在场”、“在缘”之意谓“彼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彼在”与海德格尔所思、所讲的“此在”是有所区别的,“此在”是“生存之在”,是“我在”,具有特许的含义.因此,“彼在”与“此在”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在”与特许之“在”的关系.应先有“彼在”而“此在”,有“此在”而思想,有思想而语言,也就有了现实的世界、概念的世界与思想的世界.本体论研究有“在”(老子的“无”、“道”、黑格尔的“有”、“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在”)→“彼在”→“实在”(老子的“有”、黑格尔的“实有”‘实在”、海德格尔的“此在”)→万事万物的存在几个层面.“彼在”也就是道、在、此在及万事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凡是时间之在、空间之在、因缘之在.一切无非时间、空间、因缘的产物,都会随着它们的出现而涌现,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它们的消失而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4.
胡春梅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1):176-177,184
命题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可能是芥豆之微,但是如何让命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导引功能?却值得研究。命题应分别从“积累”、“生活”、“阅读”、“作文”等方面走出误区,具体是走出“为积累而积累”“为生活而生活”“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的误区,只有开创新意,才能让评价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从楚简《五行》篇非概念化的表达方式和由“思”而“一”、“独”,由“闻见”而“聪明”而“圣智”的成德进路来看,成德证道并非一种经验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内在直观在个体生命中的呈现,即体悟之知。“体知”与“认知”的根本区别在于:“体知”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内证性认识活动,我与认识对象在本体意义上合为一体;“认知”则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对象化认识活动,二者在知行关系、获得途径、表达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儒家的“德性之知”是在“体知”的基础上统合“认知”,因此不能将“体知”之道完全套用西学知识论的框架加以解释,而应当具有中国文化本位的解释视域。  相似文献   

6.
《游褒禅山记》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课本对后一分句注释为“(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这里把“之”释为“的”,显然是把“深而无不在”当作这个表示原因分句的中心词谓语。笔者认为这个分句的中心词谓语是”求思”,不是“深而无不在”。“深而无不在”这个联合词组是用在中心词谓语“求思”之后作补语,以此来补充说明“求思”的程度。所以,这个“之”应是用在动补之间的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课本注释应改为“(是)因为他们探索、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为妥。“之”作“得”,非我而始。刘诚、王大年编著的《语法学》谈到“之”作结构助词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林三松著  相似文献   

7.
“唐秦”是她的品牌!那是她倾心经营的团队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她喜欢“唐泰”二字的横竖撇捺,不仅在于“秦”“唐”象征着大气而厚重,更在于“唐琴”只是她一个人,而“唐秦”则是一群人,这群人在规划中拾级而上,在互助中团队共进,在“见大世面”的历练中展现了年轻而团结、自信而儒雅的团队风貌;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数量之丰、等第之高是有...  相似文献   

8.
这个题目是在总主题“中国阐释学”下做的两个方向的延伸。第一个延伸是从“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即关注阐释学理论在具体学科的适用性问题,特别是历史学。而“历史阐释”也是我一直比较关心的话题。第二个延伸是从“体系”到“概念”。张江教授提到,中国阐释学的发展路径“由概念起,而范畴、而命题、而图式,以至体系,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  相似文献   

9.
耽搁耽误均有“迟延而停止进行”之义,同为动同,在句中常作谓语。它们的差别,主要在于词义的重点不同。“耽搁”侧重在“搁”,有“放置、停留、拖延”的意思;“耽误”侧重在“误”,表示“因耽搁而误事”。一般地,表示“停留、迟延”的意思,用“耽搁”;表示“因拖延而误事”,用“耽误”。病例: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生怕耽搁了上课。“生怕”的是“误了课”,故此处应改“耽搁”为“耽误”。乱用滥用这是一组动词,都有“使用不当”的意思,都是贬义词。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语言轻重不同。‘滥用”是“不该用而用,不加节制地错…  相似文献   

10.
吕坤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在心性论上主张“万理具于心”,认为人的“义理之性”纯善无恶,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义理之性”的“善性”是人的本质,而“气质之性”的“恶”则是后天“异化”的产物。在理欲论上肯定合理的“人欲”,反对“灭人心而去之”,并把“理欲之辩”归结为“公私之辩”。在“定静”说中提出了治心、省察、慎独、寡欲、居敬的修养方法。他还对男尊女卑的陈旧伦理恩赧讲行了深入的批判.歌颂妇女的智慧、勇敢和对直垫势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在本体论上提出和坚持的“时间分析范式”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 ,其价值方面的论述也是由此而展开的。海氏认为人的“曾在”和“将在”都是一种“虚无”,而人的“此在”作为人的“在”的现实样式 ,其存在也是有限的 ,必然最后转化为“将在”而归于“无”。因此人在根本上是一种虚无 ,人的存在是无价值的。人的价值产生于人在自为的生成过程中对“虚无”的逃避而显现的自主性 ,即价值是一种人的自我设计 ,是一种主观性的人为规定 ,是相对的。海氏的价值论是以个体人为基点的 ,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是狭隘、片面的 ,这便是其价值论的最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在致思死亡的路径上,孔子是“由生观死”,而苏格拉底是“直面死亡”;在死亡的价值问题上,孔子是基于群体关怀的“杀身成仁”,而苏格拉底是基于个体关怀的“舍身求善”;在超越死亡的方式上,孔子是“此岸的超越”,而苏格拉底是“彼岸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是指“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指“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是“开其意”,“发”是“达其辞”。“愤悱”是指学生,“启发”是指教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与“悱”的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在此时只要略加点拨指引、启发诱导,学生即意开词达、豁然开朗,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作文”是“互朕网+”时代的产物。微作文具有“微而不卑、微而不慢、微而不薄”的特点,自有其生命力和传承力。新技术支撑,使得“微作文”的出现及流行成为了可能。利用“互联网+”,学生在“微作文”的大花园中精心耕耘、全力拓展、尽兴收获,在“微作文”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15.
高诱是汉代的训诂大师,在注解古书过程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未解处则“缺而不书”;于难解处则“书而不定”。高诱注中表“阙”的有“未闻”、“未达”等,表“疑”的有“或曰”、“一说”等。注释阙、疑的原因在于缺少正文参考或古人有异说而难定是非。  相似文献   

16.
《易经·彖传》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通过“养正”来发展教育是神圣的功业。“蒙以养正”中的“养正”起码可以给我们三方面的启示: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不是“外铄”;二、教育的目的是“长善”而不是“救失”;三、教育的方法是“养护”而不是“惩治”。  相似文献   

17.
王洪伟 《江苏教育》2007,(17):55-55
从国家对校长的管理制度改革来看,中国的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校长是在目前校长选拔、任用、评价制度下被“相中”而配置在某所学校的管理者。其主要心态是组织上“要我干”。一个“薄弱学校”或者“一般学校”的校长,其成长为“好校长”的路径是经上级“配置”到“重点学校”去,而重点学校的“好校长”“配置”到“薄弱学校”或“一般学校”有时会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8.
较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现代中国人(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意识中,“闲”、“有闲”。“消闲”、“娱乐”、“享受”等等,成了一些不应有的奢侈品,有时甚至先验地带有某种“不光彩”的、以至“犯罪”的成分。一般人在谈论这些问题、碰到这些词儿的时候,如果不是批判而是正面叙述,那么常常无意识地压低嗓门儿,说悄悄话,似乎竭力想把声音挤榨到桌面以下,——它们是上不了台面的。鲁迅当年的文章里不是说过么,在有的人看来,“有闲”就是“有钱”,“有钱”当然是资产者、剥削阶级了,劳动人民需要终日劳碌、挣钱糊口,当然无闲。因此,通常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闲、“有闲”同“剥削阶级”、“资产者”联系在一起,把“消闲”、“娱乐”、“享受”同“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寄生生活”、“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联系在一起;而劳动人民只能是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歇气地劳碌、吃苦,革命者讲究的、追求的只能是为解救天下受苦人(后来是为解放地球上三分之二尚未解放的阶级弟兄)而只争朝夕的繁忙、而艰苦奋斗、而无私奉献,哪来得工夫“消闲”、“‘娱乐”、“享受”?上述这些观念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消闲”的确需要有“闲”可消,过去的有钱人往往比没钱人(穷光蛋)有更多的“闲”去消;但也  相似文献   

19.
“于”、“以”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使用最多的两个介词,“于”介引处所、时间、主动者、事情的用法是“以”所没有的,而“以”介引共事、原因的用法同样为“于”所不具备。“于”、“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省略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尽管两者用法有少量重合之处,但总体说来,“于”和“以”的意义、功能在许多方面相互补足。这种相互补足十分鲜明而突出,是语言系统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不等”与“相等”是一对矛盾,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它们既对立统一,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把“不等”关系转化成“相等”,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而寻找到“相等”关系中的“不等”,则可以破解难点、化解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