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总体来讲,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发展依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靠什么?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因此,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因此,国家务必要通过多种手段,把教育搞上去,学校也要通过信息技术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做好课堂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主要体现于创造力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教师,更离不开教师适应学生实际需求而采取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创新型教师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 2 1世纪 ,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又主要体现为创造力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 ,他又强调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 ,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培养创新的人才 ,离不开教师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创新型教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 ,将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并且有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孙刚 《江西教育》2006,(10):4-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理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超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优势。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升靠的是教育,只有教育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才能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教育兴,民族兴。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民族的发展.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历史车轮正滚滚地驰向21世纪。这是一个百花斗艳、异彩纷呈的新时代。各国相互开放,相互竞争,而且这种竞争将日益广泛、深入、激烈。在这全球性的竞争中,要使国家顺利发展、民族不断振兴,无疑将取决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取决于科技;科技的竞争,将取决于人才;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处于国际人才竞争的前沿。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正确教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已经到来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教育正大踏步迈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大力开展创造教育 ,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在新世纪的国际社会中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与弱的主要标志就在于其经济和科技发展在国际中所处的地位。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 ,改革和振兴教育 ,开发人才资源 ,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首要任务。江泽民主席已明确指出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20世纪是“财富属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进入“财富属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培养和造就面向21世纪的各级各类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21世纪,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场竞争将影响—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的生存状况和地位,这场竞争之本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曾经说过:“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要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因此,从现在来讲对幼儿进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了"创新",这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技术人才时代,更是一个创新时代。因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人才创造力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焦点是创造力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都应该具有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开拓精  相似文献   

12.
在距离21世纪只有咫尺之遥的今天,处在较低发展水平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具体表现为:(一)世界全球性教育发展趋势使民族教育立足于一个新的起点。当今各国竞争的基点已经由经济、军事转向综合国力,而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或者...  相似文献   

13.
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流向,其主要表现在:1.培养新型人才,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这是因为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和对抗。培养“21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教育共同目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各项竞争越来越凸显在人才素质和科技创新的竞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民族的梦想,应加强民族创新素质的培养。那么,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主席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育》2010,(7):128-128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要位置。创新教育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源泉。创新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挑战.世界各国进入了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养造就怎样的人才。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笔者现就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略谈自己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科教兴则民族兴,人才兴则国运盛”,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大量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向国家输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沈月新 《小学生》2012,(9):89-89
21世纪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创新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注重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也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力量的竞争也是人才的创造性竞争。今天我们面对的孩子都是未来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生力军。创新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我们幼儿教师不仅要培养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庆典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江主席的讲话,不仅对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企业,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因素。 1.人才竞争与留住人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原学校事业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