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作了初步的梳理,揭示了促进类书编撰的原因,并指出了魏晋南北朝类书对后世类书编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类书作为中国古代特殊的文化典籍,有它产生的特殊背景,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封建统治与类书的产生、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类书自身的特点,促使统治者多通过修类书来达到政治目的。文章试从类书的编纂大都在帝王或皇室授意下编写的现象入手,分析封建帝王组织编写类书的原因,并探讨类书对中国封建统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类书考源、类书结构形式的流变、类书编撰的社会文化背景角度剖析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国古代类书.  相似文献   

4.
着意改革类书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类书的本质特征,客观描绘了类书的发展轨迹,系统构建了类书的理论框架,《类书通论》给类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途径。该书承类书研究之传统,谱类书研究之新篇,探赜索隐,撷英集萃,新见叠出,是类书研究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5.
类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编纂形式。隋唐时期是类书发展史上的转折期,弄清这一时期类书的发展原因,将有助于对类书这种文献体裁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利用。在文献聚集、政治原因、个人原因、学术思想风气、文学创作风气及印刷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隋唐类书得以快速发展。隋唐时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是促使类书繁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医类书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子牛  冯跃 《图书馆》1997,(4):49-51,60
文章介绍了中医类书的源流、体例及现代发展情况,对类书起源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宋代及以前已有相当数量的类书,但是,对宋代出现的四六类专门性类书,学界几乎无人涉及。宋代出现的较为集中的四六类类书主要有《圣宋名贤四六丛珠》、《圣宋千家名贤表启翰墨大全》、《翰苑新书》、《诚斋先生四六发遣膏馥》等几种。文章从诸种四六类书的基本文献问题入手,归纳总结出宋代四六类类书的兴盛原因,并对此类类书的性质、特点做出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代类书编纂体制上的突破:兼评"辑而不作"论朱育培(汕头大学图书馆)类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工具书.困其内容广征博引,资料宏富和便于查寻,对古时学子应试登科及后人据以辑佚文献,曾起过重要作用.类书历朝均有编纂,至清代曾盛极一时,随后日趋衰落.有人认为"辑...  相似文献   

9.
类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极具鲜明特色的文献种类,它与中国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儒家文化对类书的编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从类书的编修、分类思想、类目体系等三个方面,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评当代类书的滥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典型书例和各种数据,从四个方面评论当代类书的滥抄粗编现象,即:选题既滥又缺,滥抄错引,剪裁失度;类目体系紊乱;缺编索引,检索不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中国古代类书编撰的起源与初始、发展与成熟、繁荣与鼎盛、衰落与消亡等四个发展时期,介绍了古代类书编撰的发展状况和历代编撰的有代表性的重要类书,阐述了古代类书编撰的特点和兴衰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中国古代类书的滥觞,并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类书查考的方法及路径,旨在为读者正确查考类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古代重要书目中著录的类书类型作了较深入的剖析;分析了《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划分类书类型的得失。在全面考察类书内容特征和编纂特征的基础上,将类书区分为类事类书、类文类书和事文并举类书三大类别。针对类书的归类问题,提出古籍书目如果仍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应在各部分设类书类目;当代图书书目,应该在各学科设立类书类,收录各专门性的类书。在综合类亦应设类书类,以便综合性的类书有所归属。  相似文献   

14.
徐怡 《兰台世界》2007,(8X):34-35
本文以类书信息和类书收集、整理、形成、利用信息的过程和技能为内容,探讨信息科学原理在古代文献信息中的运用,以增进对类书的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类书是一种特殊的文献编纂形式。检讨近八十年来有关类书的研究状况,类书的研究可以分为相关研究专著与相关研究论文两部分。从相关研究专著来看,各成体系,面也铺得较宽;从相关研究论文来看,对类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类书与目录学的关系、类书与索引的关系、类书的分类体系与分类思想、类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类书的起源、类书的性质、类书的综论性研究、类书的功用、类书与文学的关系、类书的现代化、类书与文献编纂、类书的编纂思想、敦煌类书等十几个方面。同时,指出了八十年来类书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对将来的类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云 《兰台世界》2009,(11):66-67
本文论述了当代类书必须在类书编撰的目的与功能、内容与体系以及载体三个方面实现转换与创新,同时提出了当代类书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漫话古代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萍 《图书馆学刊》2004,26(3):62-63
介绍了我国古代类书的发展历程、编排方式、种类以及不同朝代具有代表意义的几种类书。  相似文献   

18.
古类书衰落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类书在清代发展到它的鼎盛阶段,到清乾嘉时期走向衰落。究其原因,普遍认为与乾嘉朴学兴起的政治原因关系为切。本文拟以乾嘉时期的学术特色为背景,以乾嘉学者所遵循的学术规范和治学方法对类 书的直接作用为视角,对类书衰落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当代类书必须在类书编撰的目的与功能、内容与体系以及载体三个方面实现转换与创新,同时提出了当代类书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唐代《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对屈宋辞赋作品传播流布的推动为个案,具体探析唐代类书的文学传播功能。并以此管窥类书对古代文学作品除总集、别集这一主要传播通道之外的补充传播功用,揭示类书在古代对普及文学作品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