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战略体系视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系统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具体包含:(1)界定科技强国战略内涵,建立“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战略体系分析框架;(2)分析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环境,准确研判长远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科技战略机遇;(3)丰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4)提升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5)深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2.
白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0):1447-1458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剖析英国、德国、美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驱动逻辑、关键路径,并从中获得镜鉴,对于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考察发现:世界科技强国的生成是国家政策创新、教育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企业应用创新、自主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六重创新驱动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路径在于政产学研协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动,科技与经济融合,自由创新与有组织创新互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互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突破之径在于抢历史机遇节点,谋科技前沿胜点,建协同创新支点,强基础研究基点,治受制于人痛点,通评价应用堵点,如此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3.
<正>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国隆重庆祝了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加快科技创新的追赶步伐,科技投入、研发队伍、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逐渐增强。面向未来,要实现科技强国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速  相似文献   

4.
基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视角,系统梳理和分析经济增长、双轮驱动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关系、理论演进以及中国的实践。综合国内外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的理论演进历程分析,逐渐凸显微观创新筑基、中观制度赋能和宏观战略驱动的多层次协同趋势。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轮驱动、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双体系支撑协同于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创新发展模式,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深化创新驱动强战略支撑"和"深化全面改革促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和实践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技术经济范式与制度体系优势协同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技术经济环境,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成为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多主体参与、多层级互动、多中心、网络式的创新治理格局以及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型的失灵现象综合治理模式亦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为深入推进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冲击提供保障,也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5.
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而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基本驱动力量。当前,我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科技发展还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文章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导向,明确了科技强国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验基础上,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与美国的科技创新指标横向对比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鞍钢  任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2):1341-13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与战略规划,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世界强国的新时代。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发展道路选择无疑成为我国当前科技工作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文章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与战略路径选择,从人才、科技、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多重视角,前瞻性地讨论了2050年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政策与路径选择,提出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是实现2050年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最大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进入一个空前活跃时期: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利用政府调控实现内外合作日益成为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举措,科技创新越来越呈现出融合研究趋势。在这一发展态势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核心指标的比较分析中美在国家创新链关键环节的表现。研究表明,中国科技创新投入产出规模与美国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在经费投入强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影响力、核心技术能力以及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中国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特别是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努力提升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加强科技创新面向国家和经济需求的战略导向,要以全球视野布局和促进开放,稳步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坚实有力的文化支撑,那么,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学文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8):765-765
正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大数据驱动的"第四范式"时代,科学数据产生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基于科学数据的科学研究范式、科学发现模式酝酿着革命性变革。科学大数据,极有可能决定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广度和深度,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确立了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科学大数据就是实现这一战略跨越和非对称赶超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方法。因此,科学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不仅关乎当前科技发展,更关乎我国2050年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现阶段我国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科技大国,但要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需要在体制和政策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革。我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应具有创新生态系统观,需要从高科技产业需求、供给能力和制度设计三个维度出发看科技强国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提出,我国只有进行一轮深刻的体制创新,通过加强从下至上的科学决策体系、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比例、破除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行政化和同质化、加大开放程度、重塑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增强科学文化建设以及让企业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主体,才能更快地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恢复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经济体系,开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是指导我国科技和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文章梳理了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历史演进,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集聚、科技革命机遇等方面分析提出科技强国兴起存在多种可能路径。文章从科技发展、创新转型、科技革命机遇等方面对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基础、问题和形势进行了分析,作出我国正处于迈向世界科技强国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在分析2030年和2050年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路甬祥 《学会》2003,(11):3-4
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思路(一 )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1.2 0 10年前后基本完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在若干重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向社会不断输送创新人才与高素质的知识劳动者。2 .在建党 10 0周年前后初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科技整体水平达到世界科技强国的中等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幅增强 ,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 ,为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2 1世纪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科…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2050年中国现代化目标、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和制造强国目标出发,通过全球增长模型,对我国2015—2050年发展状况进行长期预测,包括GDP、人均GDP、固定资本存量、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数据及其与美国的比值,表明2050年我国在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同时,还可完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与世界制造强国建设。文章还从经济强国、制造强国与科技强国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三位一体"的强国方略集,认为只有经济、产业、科技三大体系融为一体,才能形成相互需求、相互借力、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三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值此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探讨,这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2016年5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  相似文献   

19.
能运用科技实力,捍卫国家主权,保护国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是科技强国的本质属性。自彼得一世起,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末,俄罗斯(包括苏联)的国家元首均以强国为目标,规划、选择性发展科学和技术,通过实施"国家化"工程,创建了具有俄罗斯(苏联)特色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并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国家化科技体制是由国家元首直接领导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管控和快速信息反馈系统,拥有"政—军—工—科—教"五位一体的国家化刚性结构,起到凝聚国家综合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有效应对危机、为世界科技发展作贡献的作用,是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但是,该体制存在先天缺陷:缺少以利益、资本驱动的创新要素,把削弱或牺牲共同体成员的个体自由作为自身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受到重创,其科技强国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完全被打垮,因为其拥有积累了近300年的俄罗斯科学文化。当前,俄罗斯正在积极调整科技战略,恢复国家化科技体制,在俄罗斯科学文化的"沃土"上,植入创新要素,培育出具有内生动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再造科技强国。相比之下,中国科学文化的"土质"相对贫瘠,仍需沉淀厚养,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20,27(2)
正2019年全省科技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学技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全省科技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