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爱探究,如何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自然角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在自然角环境中的学习和探究,是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内容。本文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坚持在自然角环境创设和活动开展中落实生活化教育思想,让自然角成为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绿色乐园。  相似文献   

2.
班级自然角是幼儿接触自然,了解、探究自然的窗口,结合生态教育理念,作者从自然角中蚕宝宝的饲养过程的案例,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机会,让探究在好奇中萌芽,在引导下发展,在责任中深入,在惊喜中延续。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生活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自然的生活是幼儿的天性所在,受教育的生活是人类的理性追求,日常生活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需要教师的呵护。所以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的发展。捕捉教育契机,让幼儿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注意以积极、理解的态度引导幼儿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场所,也是激发幼儿观察、探究,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利用自然角可以引导幼儿长期观察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不仅使他们获得了快乐,激发观察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观察的持久性和有效性,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以下就如何利用自然角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观察能力做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如今,饲养活动已成为许多幼儿园重要的课程内容,有效开展饲养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动物,关注生命,了解自然,还能让幼儿在直接接触动物的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体验基本的科学方法,感受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天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借助班级自然角,为幼儿提供自由观察、主动探索的平台,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欲,在动手操作、积极感知的过程中获得各类经验和认知。本文就小小自然角的创设、管理进行阐述,突出家园互动,精心布置,智慧管理,从而让小小自然角焕发生机,成为孩子们的"活"课程。  相似文献   

7.
叶玉梅 《科学大众》2016,(4):82+150
幼儿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会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尤其是自然角中的动植物。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是教师的责任,也是科学施教的重心所在。如何发现幼儿与动植物的互动并加之有效利用,达到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呢?笔者经过实践探索和研究,认为应从"倾听童语,解读好奇心;有效提问,保持好奇心;协同探究,增强好奇心;巧用鼓励,支撑好奇心;转移链接,又生好奇心"五步曲入手,可以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对科学探究的自信心,最终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种植资源不仅在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幼儿了解自然,让幼儿知道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保护自然的意识。这就决定了首先要全面了解当前幼儿园的各种种植资源,然后充分挖掘这些种植资源,接下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记录能力,让幼儿在这些能力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探究能力,最后再结合教师的评价和讲解巩固幼儿当前已经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者说过:生命教育,始于幼儿~1。小班幼儿对生命只有懵懂认知,而自然角又是幼儿接触自然、探索生命的窗口。因此,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借助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来引导幼儿与自然角对话,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生命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神奇莫测、变换无穷。幼儿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好奇,总想尝试着去探索和了解。因此教师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科学合理地提供探究的操作材料,因势利导并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探究,在学习中探究,在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11.
培根说过:"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自然角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孩子"亲近自然,乐意探究"的地方。我园各班级在创设自然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发现的问题,谈谈创设自然角的小妙招。使用小妙招,巧设自然角。不断探索和尝试,让自然角成为孩子"亲近自然,乐于探究"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学习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以及《指南》等,我们在创设自然角时,倡导"远观有景、近听有声",让孩子们在创设、观察自然角的过程中敢于提问、勇于探究……自然角的科学探究特色也慢慢凸显。  相似文献   

13.
班级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窗口。自然角活动对幼儿进行自然生态教育和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章美玲 《知识窗》2011,(4X):10-11
农村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利用当地的"农作物"这一自然资源开展活动,让孩子接触自然,拓展幼儿认识自然的途径,积累科学经验,延伸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农村幼儿因的孩子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主动探究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环境对科学教育的开展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在创设环境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科学教育的内涵,加强实践活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全面提升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意识。通过班级环境创设和室外自然角环境的创设,利用科学教育环境,引导幼儿参与操作、探究,参与思考,从而进一步萌发科学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植物角是常识教育任务的一部分,是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增长和丰富知识的途径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了中班幼儿从材料准备,种子选择,种植培育等方面来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从而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使幼儿认识得更深刻、全面,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更巩固。  相似文献   

17.
侯英华 《科教文汇》2009,(19):108-108
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它将活动场所划分为若干的区或角,备有各种玩具、工具、材料等,幼儿在与环境、材料、伙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发展。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为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应该是: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者;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18.
《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捕捉契机、兴趣出发、拓展经验三方面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产生自发性活动,并亲身参加到探究活动中,使他们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及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自然角里丰富的植物、种子为幼儿提供了观察、探索的机会。但在自然角活动中发现,幼儿对观察记录的兴致不高,观察没有目的性、坚持性,只是单纯的用眼看,不知道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辅助观察。记录本上的记录内容没有变化或不会记录。因此,如何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音乐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钥匙,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是让幼儿完美接触音乐的起点。本文以音乐教育为主要的理论来进行实践教学,以此来探究最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更真切地去感受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