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块大陆,最后的故土》是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小说短篇集《疾病解说者》中的最后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印裔美国人,先后在印度、英国及美国生活的故事,体现了众多远离家园的人们对于追求幸福生活地渴望、通过解读故事中主人公家园意识地流动与变化,旨在探析家园与文化、家园与归属感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拉希莉对于流散语境下家园意识提供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22,(1):61-68
当代锡伯族文学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体现在自然家园、生活家园和文化家园等多层次的家园书写中,并凝聚为"牛录"和"察布查尔大渠"两个富有锡伯族文化特色的家园意象。在现代性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代锡伯族文学的家园意识中潜藏着作家们对返乡的渴望、对离乡的恐慌和对民族认同危机的反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锡伯族因现代性危机产生的离家焦虑,促使当代锡伯族获得真正的"在家"感。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对白居易家园意识的分析,解析白居易在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精神世界和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并由若干象物看其精神寄托,论述其思想和行为的化含义。同时中对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家园意识的一般规律也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4.
萧红在香港创作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叙述了生活在故乡呼兰河小城的"小民们"的家园故事。属于老青幼三代无家的三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呼兰河小城民众的缩影,作者用冷暖递进的孩童的眼光,观察这三个人物凉薄困苦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底层"小民们"的家园建构,也透露了萧红自身投射在文本中的家园意识和"小民"身上所体现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论述了"家园意识"是人们对家园的一种有意识的、热切的关注和表现,它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命的源头、立足的根基、情感的凭依、心灵的栖息地眷恋的内心表达。在此视角下解读《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使其形象具有了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真实性。指出猪八戒的"家园意识"是在曾经安定而美好的生活和颠沛流离的取经旅途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中形成的。同时指出家园意识的出现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猪八戒的家园意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把家园栏作为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窗口,其目的是及时向家长传递幼儿在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使家长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然而,就目前许多幼儿园设置的家园栏来看,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其原因主要有:个别教师对家园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使家园栏形同虚设;很多家长认为家园栏意义不大,缺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家园意识很强烈,许多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飘零体验、乡土意识、寻根意识等无不在情感深处书写着对家园的孤独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三种形式:在家的噩梦、离家的彷徨、归家的尴尬。这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们深厚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8.
邬钰鸿 《考试周刊》2014,(63):186-18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现阶段我班孩子的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能力都比较薄弱,需要我们对其加强教育和指导,与家长一起携手,家园合作开展低碳环保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做好家长工作,实现有效的家园合作(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俗话说:父母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每个孩子在人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已经开始从地球表面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上天入海建造家园的设想相继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或许可以到“天宫”去居住,到海底去休养,真正享受一下神仙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在沈泽宜的新作《倾诉:献给我两重世界的家园》中,诗人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独立的写作意识直人社会和生活。在倾诉自己对家园的热爱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伤和清醒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歌中存在明显的家园回归情怀,这种情怀与晚唐诗人浓烈的家园意识密切相关。晚唐诗人运用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这两种最为常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浓烈的家园回归情怀。这种家园回归情怀的出现和表达是和晚唐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以及晚唐诗人的社会生存和心灵感受密切相关的。晚唐诗歌家园回归情怀的表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代诗歌由外拓向内敛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2.
家园专栏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一项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们经常苦恼于如何使家园栏真正为家长所关注,成为连接班级与家长的纽带。为了更好地体现家园专栏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价值,我们依据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与发展水平和目标,对家园专栏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改变了以往家园专栏无人间津的旧面貌,家长和孩子的参与程度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13.
幼儿阶段是幼儿审美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家园把握好幼儿审美发展的敏感期可有效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家园共育中幼儿审美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家园共育的合作意识不强、科学的幼儿审美意识匮乏、幼儿审美教学方式单调等。家园应转变思想,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共树科学的幼儿审美意识,引导幼儿进行审美感知;灵活有效地开展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审美想象力;创设有准备的艺术环境,鼓励幼儿进行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4.
《教育革新》2009,(12):F0002-F0002
在风景如画的母亲河畔,有一所温馨如家的学校——兰州市七里河区吴家园学校。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意义重大,母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地位与作用更是显而易见.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母亲开始走出家庭,投入工作,教养子女不再是其主要的生活内容,同时目前很多的年轻家长本人即是独生子女,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对他们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任务.在此家庭教育的新形势下,幼儿园日渐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这使很多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与独断专行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家园交流与合作,也难以完成向家长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与方法的任务.为此,幼儿园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家园合作方式,如组建以民主、平等为组织原则、以提升母亲教育教养水平为目的的母亲会所,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并充分发挥母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幼儿园组建母亲会所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主要措施包括打造有形会所,吸纳母亲主动参与;设置"自助套餐",让妈妈们自主选择;确定主题类型,提供多样性话题;提升会所理念,打造"没有专家只有大家"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我虽然刚刚步入中年,却已经与《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结下了多年的不解之缘。 母亲在世的时候,为了帮她老人家解除晚年的寂寞,我给她订了一份《长者家园》。每当母亲收到杂志,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看到这本杂志让母亲的晚年充实快乐,我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17.
于凤丽 《学前教育》2004,(10):36-36
当前,家园合作越来越受到幼儿园乃至家庭的重视。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园合力作用发挥到最大,尊重是必要的前提。家园合作要以教师对家长的尊重为起点,最终赢得家长乃至社会对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相似文献   

18.
在各类文学样式中,诗歌是最富个人化和情感化的一种文学体裁。刘基一生有着丰富复杂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体验,这些必然在诗歌中得到鲜明的体现。从刘基怀乡诗入手,探讨刘基家园情结产生的根源以及乡思、乡愁和家园情结所反映的人类的自然本性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利用家园合作,形成家园合力,共同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创设良好的家园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20.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笔通过走访北京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发现,在家园合作方面,幼儿教师基本持有两种家园合作的意识:一是“服务”的意识,二是“利用”的意识。这两种意识指导下的家园合作在实际操作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