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义的美感又被称作审美意识,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美感与人的感觉和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西方有人把美感称做“The sense of beauty”和“The aesthetic feeling”。但是,美感又不是普通心理学所指的感觉和情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感认识的根源无疑是在感性认识里面,但美感认识与感性认识毕竟有本质的区别”。①康德对美感问题曾做出过启人深思的论述。他说:“对于鉴赏重要的不是感觉的快感,而是单纯经由它的形式给人的愉快。”“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是对于愉快具有着必然的关系。这种必然性是属于特殊的种类。”③由此来看,审美意识中的感觉和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最近推出了“教师打包制”,一个班级有三名“班主任”,除了原有的班主任,每班还配有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当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接触学校音乐教育,对音乐的欣赏还处在“初步感知阶段”,也就是对音乐美感的初级感受阶段。教师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材施教,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1909年沪杭铁路开通,将杭州与新兴都市——上海接驳。源源不断的上海都市客激活了西湖旅游,为杭州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上海越喧嚣,西湖越人潮汹涌。杭州“很快地发展成为中国不可多见的新都市的原因,大部分要靠着西湖。”与此同时,杭州的城市价值及西湖新兴建设的困境也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爱小西湖     
杭州的西湖名扬天下,美景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我们许昌的“小西湖”虽然不能和它相比,却也别有一番自己独特的韵味。  相似文献   

6.
杭州素有“楹联之都”的美誉,而西湖楹联是西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楹联不仅细致描绘了杭州西湖自然景观之美.还折射出了杭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美国教师更倾向于利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更重视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和直觉思维达到学习和发现的目的。这种重视直观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给了学生在“眼看为实”的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湖并非杭州一处。据统计,全国共有西湖36处。清代《冷庐杂识》中说:“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著。”这36处西湖,在《永乐大典》中有记载,其中浙江九处;广东、湖南、四川各四处;福建、江  相似文献   

9.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可我依然沉浸在文章第二小节的教学中,回味着两位教师创设出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情境。犤案例一犦老师请学生介绍“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的有关内容,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踊跃上台发言。有的介绍了西湖十景,有的述说了桂林游历,有的展示了山河图片……老师激动地说:“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都恨不得现在就去一睹它们的风采!课文中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地方的呢?让我们有感情地来朗读诗句吧!”学生深情地自读,并有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站起来朗读这一部分。在…  相似文献   

10.
许明灿 《生活教育》2009,(12):57-58
曾听学生说:“杭州一点不好玩!就在西湖边转呀转的,无聊极了!”联想到也有老师说,庐山没什么可看的。其共同点就是对山水名胜不能抱着审美的态度,无法在旅游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1.
今夏,静谧的夜西湖再度呈出出一片繁华景象。 每当夜幕降临,杭州西湖璀璨似锦,环湖景点及湖中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都亮起来了,加上新设计的各种夜游活动,杭州的夜西湖确实真正做到了不再寂寞。 今夏西湖风景区开放的夜游点有10多处。这些夜游点中,像柳浪闻莺公园的夜花园,望湖楼、平湖秋月、孤山和镜湖厅的音乐茶座等,都是深受杭州市民欢迎的传统纳凉节目。 西湖中的三岛夜游,仍是西湖旅游中的重头戏。今夏,“阮公墩”岛仿古夜游推出一台演绎水上龙宫的龙年庆典戏。“三潭印月”岛上的湖上酒肆,推出…  相似文献   

12.
有的学者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非知觉和概念,故“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直觉”。显然,这种意义上的直觉是与人类认识活动相对立的直觉。如果把这种直觉即直观当作一种特殊的感性认识,并且不是孤立地谈论直觉,而是联系与直觉密切相关的理解来考察审美认识全过程,必然能够得出符合审美认识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3.
惠州西湖地处惠州市西隅,是广东八大风景区之一,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古人还把它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因此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之说。但杭州西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工湖,而惠州西湖则完全是个天然湖。因此,研究一下惠州西湖的形成、变迁和建设,充分发挥它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这个风景区,使之更好地为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服务,是不无裨益的。西湖的形成惠州西湖的形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湖盆是西支江故河床;另一说是东江堤外  相似文献   

14.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讲”为“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面转化。运用三步讨论式教学便是促进这种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运用“三步讨论式”指导学生的学习呢?(一)课前讨论课前教师给出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讨论,有利于获得对新知识的初步感性认识和表象基础,为新课的讨论作好铺垫,积累素材,也有利于针对不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豌豆 《红蜻蜓》2024,(15):20-23
<正>小档案站点:杭州西湖种类:世界文化遗产位置:中国关键间:人间天堂、文化名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杭州是一首诗,那么西湖就是这首诗的灵魂。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不少,但西湖却自有它的过人之处。它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同时它也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刚下飞机就能看见大大的广告牌上写着“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早就听说过西湖,西湖的断桥也甚为出名,爸爸说,因为冬天下雪时一半桥朦胧不清“,断桥”便由此得名。漫步西湖边,你会觉得杭州很秀气,不像大家闺秀却似小家碧玉,温文尔雅。这里的人大概也受环境影响,说话  相似文献   

17.
《西湖游记二则》是袁宏道的游记代表作。为了将这篇古文教“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将西湖十景制作成课件,播放给学生;也可模拟记者采访,现场开展语文竞赛等活动。这样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一、运用电教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情境,教师可在课前将西湖十景制作成课件,并配以优美舒缓的《春江花月夜》乐曲。一上课,可先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西湖的著名风景有哪些,然后教师播放精…  相似文献   

18.
杭州游记     
杭州自古以来便被世人称之为“天堂”。白居易有诗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轼亦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也许是这特有的诗情画意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19.
开湖东坡于西湖,可谓情有独钟。熙宁怀杭,以西湖比西子,遂成千古西湖绝唱;元搞守杭,以西湖为人之眉目,遂有开湖之举。《杭州乞度煤开西湖状》云:“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唐长庆中,白居易为刺史。方是时,西湖溉田千余顷。及钱氏有国,置撩湖兵士千人,日夜开浚。自国初以来,稍康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药田。熙宁中,臣通判本州,则湖之药合,盖十二三耳。至今才十六七年之间,遂埋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封横,如云级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杭…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教师的“满堂灌”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无论在低年级,还是在中高年级,都应加强学生说话的训练。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点: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理解数学概念,或对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其他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