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匈牙利舞曲是一首具有典型吉卜赛民族风格的乐曲,在曲目中对手风琴的演奏要求极其高,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多重的音节类型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笔者以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和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该曲目中运用好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以期为手风琴的演奏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一枝花》采用鲁西南民间曲调创作出的一首极具鲁西南音乐风格的唢呐独奏曲目,改编移植为二胡曲目,至问世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一枝花》作为载体,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演奏技法,并结合鲁西南特有的音乐风格,总结出具备鲁西南音乐风格的二胡曲目中的各类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3.
作曲家,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他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匈牙利伟大的作曲家,同时他将西方古典与中欧民族音乐巧妙结合,这也是20世纪音乐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他的创作中钢琴作品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其中《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本曲是通过作曲家对匈牙利各地民间音乐的整理、记录,而创作出来的全面地展示出匈牙利的民族风格,提供给演奏者以充分的发挥空间,笔者通过演奏实践总结出心得,有助于把握巴托克钢琴音乐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德国著名作曲家,一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包括21首匈牙利舞曲,犹以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最为著名。乐曲以严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忠实的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又融入了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自由,是一首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有强烈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5.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生活中,李斯特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天才技艺和狂放气质征服了全世界.是十九世纪匈牙利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与匈牙利民族音乐息息相关,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便是他的"爱国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色彩.本文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为研究对象,从李斯特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等方面入手,以期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来诠释这首乐曲……  相似文献   

6.
《三首浪漫曲》是舒曼在1849年为管弦乐所作的著名曲目之一,它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演奏舒曼《三首浪漫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三首曲子的不同,本文通过介绍《三首浪漫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及对演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角度分析,探讨演奏者在该曲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解决的多种技巧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陶红 《留学生》2010,(12):26-28
2010年11月5日晚,著名国际钢琴家茅为蕙首次北京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返场时.茅为蕙弹奏了她改编的钢琴曲《中国旋律》,那一首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在她的手指间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在全场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再次把独奏音乐会的气氛引向高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山西的音乐都带有一种热烈的氛围.作为一首经典的曲目《晋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这首笙曲的创作者是阎海登,是由这位著名的笙演奏家于1960年创作的独奏曲.此笙曲曲调繁复多样,主要来源于晋调,其余来源为山西北路梆子音调,因此乐调带有两者的特点.由于自身曲调难度较大,它成为了笙演奏当中难度较大的一首重要曲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匈牙利舞曲第六首为例,通过对作曲家生平、创作风格、匈牙利舞曲艺术特征、曲式结构、创作手法、和声技法等方面的研究,详细论述匈牙利舞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民间音乐因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音乐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闹元宵》是由鲍元恺先生创作的整部《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作品中的一首,该曲是以两首山西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以此改编的手风琴重奏曲《闹元宵》将民间音乐元素与手风琴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大众了解了手风琴这一西洋乐器,看它是如何演奏出民间音乐的韵味和意境;而且让世界各地的演奏者,通过聆听到来自中国传承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音乐,同时感受到山西民间音乐独有的民族色彩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广大中学生了解并近距离感受高雅音乐,2005年11月14日至18日,闵行区教育局与上海歌剧院 交响乐团携手,连续举办了10场“中学音乐教材音乐会”。全区近4万名中学生和近干名教师分批来到闵行区 体育馆,进行了一次高雅艺术之旅。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给现场的师生演奏了《春之声圆舞曲》《匈牙利舞 曲》《蓝色多瑙河》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音乐教材曲目。以前,同学们只能在课堂上通过CD聆听音乐大师们的杰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创作着、热爱着、崇尚着并享受着历代中国经典儿歌的词曲作家、音乐老师、大中小学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们,欢迎你们拿起笔来,共同打造新的经典儿童歌曲。指定曲目本次比赛征歌内容:将部分中国经典儿歌作品作改编创新。指定曲目如下30首:《一分钱》潘振声词曲;《小燕子》王路、王云阶词,王云阶曲;《打电话》儿歌汪玲曲;《雨花石》肖仁、徐家察词龚耀年曲;《读书郎》宋扬词曲;《萤火虫》伊能静词陈大力、陈秀男曲;《老虎叫门》黎锦晖词曲;  相似文献   

13.
笙曲《秦王破阵乐》是张之良先生根据古曲译谱改编而成,是现代笙曲中古曲题材的优秀代表曲目之一。该曲运用了全面的演奏技巧,再现了唐代大曲的恢弘气势。本文从《秦王破阵乐》的历史、音乐特色、张之良先生同时期作品的比较、该曲曲式结构的浅析等方面来分析这首笙曲佳作。  相似文献   

14.
《嘎达梅林》由我国著名音乐家马友道先生于1959年创作的一首长号独奏曲目,这首长号独奏曲是根据在蒙古草原上传唱不息的反抗统治者对草原肆意破坏的英雄事迹的民歌《嘎达梅林》改编的,全曲共分为了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运用了长号的演奏技巧巧妙的表现出来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绘声绘色,听着长号的演奏,仿佛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了反抗、斗争,最后夺取胜利激动人心的场面,本文从了解长号独奏曲《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发展状况以及它的主要音乐特色表现手法和应用来学习这部经典的曲目,从多角度观察它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色彩,更好的体会它的意义,使这部经典的长号独奏曲目可以一直被人所喜爱并且演奏。  相似文献   

15.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德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传世之作,包括21首匈牙利舞曲,其中尤以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最为著名。乐曲采取严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段为升f小调,具有民间舞蹈风格,速度变化上的自由体现出不同的情趣;乐曲的中段转为明快的升f大调,速度变化依然自由,单纯的旋律与和声所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乐曲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的严格再现。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既忠实地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又融入了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从而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自由,是一首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有强烈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6.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陈钢 1976年根据吐尔逊卡的尔创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刘富荣改编的笛子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新疆塔吉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改编成为小提琴独奏曲子。卓越的艺术才华 ,丰富的小提琴创作经验 ,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小提琴独奏曲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结合 ,使之在情感表达和形式创新方面均体现出作者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上的较高造诣。  在这首小提琴独奏曲里 ,作者运用了现代作曲技巧 ,大胆采用自由、多变的“狂想曲式”的结构 ,同时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中国民间器乐的特殊表现手法 ,如新疆的民间乐…  相似文献   

17.
《行板与匈牙利回旋曲》(Andante e Rondo ungarese,J.79)创作于1809年,是韦伯唯一关乎中提琴与室内乐队作品,也是现今中提琴学习者大都会演奏的经典曲目。但目前,国内对此作品的研究比较匮乏。本文通过分析作品,提出一些该曲的演奏建议,希望对中提琴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秦观的《调笑转踏》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观的《淮海词》中有一组《调笑转踏》,共十首,每首均以一诗一曲相间,诗为七古,曲为调笑,诗句与曲词内容相同,诗末二字和曲子开头二字相叠,诗是供朗诵的,曲是演唱的,这是宋代一种小型歌舞曲。  相似文献   

19.
李锐 《华章》2013,(28)
前苏联作曲家、演奏家申德廖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了极具俄罗斯风格的《俄罗斯组曲》,这部作品可谓巴扬手风琴音乐会上的经典保留曲目,其创作理念中最大的亮点是将即兴性和技巧性与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民族特征鲜明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俄罗斯组曲》由三首乐曲组成,分别是《乌克兰民歌》、《民谣》和《俄罗斯舞曲》,这三首乐曲都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性格,乐曲的每个主题都是以俄罗斯和乌克兰当地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发展而成。作曲家在其创作理念中,力求将体现俄罗斯传统音乐的调式、和声及旋律发展手法与现代音乐作曲技法相融合,使作曲既保持了俄罗斯音乐的幽默乐观、热情奔放、细腻抒情等特色,又不失现代音乐的审美习惯,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0.
毛翰 《教学随笔》2013,(Z1):81-84
<正>《何日君再来》是刘雪庵先生的传世之作。据说,1936年7月,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送别毕业班同学的茶话会上,有人提议毕业班每人创作一首音乐作品留念,刘雪庵依依惜别,情动于中,当场写成探戈舞曲《何日君再来》。此曲不胫而走,迅速流传开来。关于此歌,潘孑农先生写道,1936年艺华影业公司拍摄《三星伴月》,"导演方沛霖请刘雪庵写一首当时盛行的‘探戈’舞曲,刘将曲写成后,方沛霖忽又心血来潮(这个心血来潮可害苦了刘雪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