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个性教育是在与划一教育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教育理念,其本质特征正是体现在它与划一教育的根本对立之处。个性教育就是以对个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尊重为最高原则的教育,而对“个性教育”中的“个性”一词,与其理解为“个人的独特性”,还不如理解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2.
培养个性: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中学教育》2002,(9):13-15,18
一、个性及其本质特征 “个性”是一个众说纷坛的概念。哲学上把个性看作是与共性相对立的特殊性。心理学上往往把个性解释为“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国教育学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者深入分析了“个性”一词的不同含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不同研究者在“个性教育”的研究中,对“个性”一词仍有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3.
人们可以从多学科、多角度来理解"个性".教育学中的"个性"也是见仁见智.经过梳理和规范,我们提出,教育学中的"个性"应为: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为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化、外化),而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据此,"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作为表象的独特性、作为境界的和谐性和作为根本的主体性.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完美、健康的个性,意味着独特性、和谐性、主体性有机联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个性教育密不可分,而要实施个性教育,就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在个性教育中要转变四个理念,即:变“唯师独尊”为“民主和谐”,以充分体现个性中的自主性;变“告诉教育”为“生疑教育”,以充分挖掘个性中的创造性;变“异质教育”为“同质教育”,以充分体现个性中的独特性;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为个性培养创调科学的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个性教育原本是强调尊重、鼓励和发展人的独特性与优势的教育,它要求根据个人能力和个性给予受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一要求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个性教育,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个性教育是培养心理学范畴的个性即人格的教育,也就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另一种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以期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教育。当然,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角度去理解个性教育,很明显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个性和谐发展和极富创造力的人才。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强烈地影响到个人…  相似文献   

6.
具体考察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现实状况,理性分析中国教育目的观发展的内在逻辑,论证“促进个体差异发展”这一教育命题的合理性。提出:“自由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的设计;促进个体差异发展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发展个性独特性是当代中国人发展的现实追求;促进个体差异发展和发展个性独特性既是教育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教育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与生命本位的对比分析,论证促进个性发展是教育目的逻辑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7.
人们可以从多学科、多角度来理解“个性”。教育学中的“个性”也是见仁见智。经过梳理和规范,我们提出,教育学中的“个性”应为: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为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外、外化),而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独特整体。据此,“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作为表象的独特性、作为境界的和谐性和作为根本的主体性。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完美、健康的个性,意味着独特性、和谐性、主体性有机联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教育“人本论”认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人做个真正的人,离开培育人这一点,教育就不存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将培养理念化和理想化的人才作为核心,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规矩”与“方圆”的包围之中,缺乏利于个性发展的多元的教育环境,漠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因此,培养学生的个性已成为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9.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个性都有自己的理解.语文学科对个性同样也应有自己的解读.在语文教育语境中把个性理解为“以个体言语能力为核心的各种素质的独特整体,这些素质涵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范畴”,显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晓燕 《广西教育》2007,(7B):24-24
词典上对“个性”的解释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由此推出“语文教学个性”应是一个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教学特点与风格。它是教师个人知识结构、思想认识、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教育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因其为“个”,所以它应是一个教师授课区别与他人非模仿性的风格。因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处理不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不同,对施教对象的感受、情感期望不同自然生成独一无二各具特色的教学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