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之二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最令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上面也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笨拙得很,十个指头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  相似文献   

2.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相似文献   

3.
启发模式与逻辑推理─—浅议《卖炭翁》的提问艺术河南封丘县西王庄中学张文斌一、考人的肖像。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在描写老人的肖像时,抓住了哪几个部位?学生答:三个部位,分别是脸、双鬓和手指。2.根据诗文,思考它们各呈现什么颜色?学生答:脸...  相似文献   

4.
漫话香兽     
提到炭,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首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佳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唐代烧炭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卖炭翁烧的是一种普通木炭,而豪门大户用的却是“用屑炭作兽形”的兽炭,时人雅称其为“香兽”。《晋书·羊祜传》载:“祜性豪  相似文献   

5.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是基于对炭民的深切同情写成的,2001年12月7日的《焦点访谈》对福建武夷山区滥砍林木的报道,则是基于对环保的忧患意识而制作的。同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卖炭翁,由于时代赋予了他们完全不同的社会内涵,他们的行  相似文献   

6.
婚前与婚后     
婚前女:“你原先有过女朋友?”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女:“死了?怎么死的?”男:“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霄阵阵夏雨雪。”女:“喔,是天灾。那这些年你怎么过来的?”男:“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只。”  相似文献   

7.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是基于对炭民的深切同情写成的,2001年 12月 7日的《焦点访谈》对福建武夷山区滥砍林木的报道,则是基于对环保的忧患意识而制作的。同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卖炭翁,由于时代赋予了他们完全不同的社会内涵,他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奶奶家的灶     
如今什么都在变,连奶奶家的灶也变了。奶奶一家住在乡下。以前,奶奶家煮饭炒菜都用土灶。这土灶是用几块红砖架起来的,以木材做燃料,做起饭来很不方便。去年暑假,我到奶奶家去看奶奶,一进厨房,只觉得烟雾弥漫,熏得人睁不开眼。奶奶就蹲在灶旁边,用竹筒吹火,见我来了,赶忙起身,我定睛一看,呀!奶奶“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尘灰烟火色”,就像杜甫描写的“卖炭翁”一样。厨房四壁漆黑漆黑,墙上沾满了脏兮兮的油污,地上满是黑黑的柴灰,连唯一发亮的电灯泡,也被油烟熏得灰暗昏黄。我好不容易在灶旁找到一处地方落脚,帮奶奶加柴。黑色的浓烟不停地向…  相似文献   

9.
校园诗话     
中考后——众乌高飞尽。(李白g独坐敬亭》)逃学——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大扫除——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自居易《卖裳翁》)上课看小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蕈送别》考试作弊——欲穷千里嗣,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熄灯后的学生宿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差生进办公室——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白嘲”考试失败——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自习课——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校园诗话@严丹萍 @林楠$广西桂林市十五中164班!…  相似文献   

10.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教学这首诗,要  相似文献   

11.
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写的叙事诗《卖炭翁》,开头有小序:“苦宫市也。”意思说劳动人民被宫市害得好苦。仅仅四个字,端在一个“苦”字,饱含了诗人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全诗不到两百字,但是细细品味,这“苦”味始终渗透在字里行间。开篇简介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课本中对“金兽”的解释是“兽形的铜香炉”。这一解释不错,但要学生真正理解“金兽”一词的意思,就要说一说古人所用的燃料和燃烧燃料的器具了。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中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之句,说明唐代已将木炭作为燃料了。其实,卖炭翁烧制的是一种普通的木炭,而豪门大户用的却是“用屑炭作兽形”的兽炭,时人称其为“香兽”。《晋书·羊祜传》载:“祜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到了唐代,兽炭已普遍用于取暖闻香。据《开元天宝遗事》…  相似文献   

13.
一、这首叙事诗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答)这首涛通过卖炭翁被“黄衣使者白衫儿”掠夺的遭遇,暴露了唐代中叶“宫市”剥削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唐代的封建统治者,不仅用地租和各种苛捐杂税来盘剥农民,而且用所谓“宫市”来强抢豪夺.“宫市”,就是朝廷派人到市场上买东西.它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唐代制度规定:宫廷里所需要的日用品,由官府承办,向民间采购。到唐德宗贞元末年,改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新编《语文》教材第一册中,向学生推荐课外背诵的古代诗歌中选了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书中注释对“金兽”的解释是“兽形的铜香炉”。这一解释没有错的地方,但要学生真正理解“金兽”一词的意思,,就要说一说古人所用的燃料和燃烧燃料的器具。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中有“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说明唐代已将炭作为燃料了。其实,卖炭翁烧的是一种普通木炭,而豪门大户用的却是“用屑炭作兽形”的兽炭,时人称其为“香兽”。《晋书羊祜传》载:“祜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  相似文献   

15.
对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一句中的“正”字,一般唐诗选本均未加注,都以为它是一个极容易理解的熟词,大多数语文教师及一些“教参”都毫不经意地把它译成了“正好”或“恰好”。可是仔细想想,卖炭翁身上衣服所以单薄,并不是他有衣未穿而不意遇到了大雪,这里根本没有意外的巧合,所以把“衣正单”说成是“衣服恰好单薄”或“衣服正好单薄”并不贴切。近读林从龙、侯孝琼两位先生的《古诗词曲欣赏》(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说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不但说了“这充分表现了卖炭翁矛盾复杂的心理”,还…  相似文献   

16.
卖炭翁的车子掉了头吗?广西融安高中苏远峰白居易《卖炭翁》的“回车叱牛牵向北”中的“回车”如何解释?初中课本注为“拉转车头”;《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版)注为“把车子掉转方向”;《历代诗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注得更为详细:“唐代长安东市、西市都在城市...  相似文献   

17.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破敌的诗,选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原诗共六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才华横溢的卢纶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见《新唐书·卢纶传》,他曾在浑瑊河(长城外,今内蒙中南部)元帅府任判官,这六首诗想必就是当时之作。不料有位已故的著名数学家生前对此诗发过异议,这位数学家曾用一首唐诗与“四人帮”在川的黑爪牙作斗争。那位女爪牙不通数学。他只得跟她耍弄文学  相似文献   

18.
《卖炭翁》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炭翁》作者自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县),曾官太子少傅,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卖炭翁》是一首用新乐府形式写的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19.
一比喻1.《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借梨花喻雪。3.《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4《岳阳楼记》:“昭月千里,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静影沉壁”借“壁”喻水中的月影。5.《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二倍代(一)全体代部分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借“武陵人”代武陵某一个人。2.《曹判论战》:“肉食者…  相似文献   

20.
正《卖炭翁》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诗人通过卖炭这件小事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借助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由于它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故事简洁完整,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曾经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笔者上学时曾经学过这首诗,至今仍能熟练背诵,参加工作后又数次教过这篇课文,在读和教的过程中,往往陶醉于卖炭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