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副刊发展到现在。其定义越来越窄。早期的副刊。是新闻之附子,即除去新闻之外的一切。如今.副刊的内容越来越单一.把属于评论杂谈的言论撇开了,把文化新闻赶走了。娱乐新闻因内容媚俗被抛弃。时尚与深度话题被专题化周刊化了……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3.
有关社会新闻的定义,业界和学界虽然至今未有公认的统一说法.但在社会新闻的内涵上取得了基本共识.即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近些年来.社会新闻以其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许多媒体把加强社会新闻作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4.
当前报纸新闻信息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明细.一种向读者传达经济、文化、社会各种服务及各类商品供求的信息文章.频繁出现在各地市场类报纸新闻版上。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走向深入发展.尚需在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方面进一步开拓.必须超越当前热衷于追求技术优势而忽视内容的深度开发的状态.必须重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深度报道被认为是继党派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报道形式.已成为新闻媒体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在下一轮的发展中.网络深度报道作为网络新闻内容的深度加工方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取胜的关键砝码.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在于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成为评论的论题.还在于更多的社会角色成为新闻评论的作者。他们给新闻评论带来了什么新的东西?新闻评论写作又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影响?都是值得研究的.这样的研究应该是基于大型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输手段的不断现代化,新闻活动正在越来越广泛而又深刻地介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无论是从保障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保障新闻活动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的有序介入来说,都应该把新闻立法问题提高到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地位。加强新闻立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新闻监督作用意义重大。新闻立法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工作者一直以来在追求着怎样使新闻图片真正成为历史的永恒瞬间。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趋于理性.新闻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在加强.在新闻图片体现出人文关怀,必将成为新闻摄影更深层次的诉求。  相似文献   

9.
徐剑  柳松 《声屏世界》2005,(2):28-28
卫视晚间新闻大多定位在社会新闻的范畴,从江西卫视过去的《今晚报道》到目前的《新闻夜航》都是如此。经过多年的社会新闻采制.笔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有必要对社会新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重新界定,解决了这个问题,《晚间新闻》的定位也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0.
钱春媛 《传媒观察》2003,(12):57-58
问题新闻是以提出、回答或揭示新闻受众共同关注或亟待解决的某一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新闻。问题新闻直接来源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是媒体“关注现实”、按照“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报道影响力的产物。因此近些年,问题新闻在各类媒体和各种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和分量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10,(4):70-70
如果说,新闻学是“事学”,那么它的起步功夫必定是“选学”.即从所处信息社会的海量信息中鉴别出可以另眼相看的新闻信息.并从中选择出能够加工成新闻作品的新闻素材来。初涉新闻写作的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看到发生什么事,就写什么事。殊不知,这些事不一定都是新闻素材.更不一定是媒体需要的内容。如果见啥写啥,  相似文献   

12.
郭萍 《新闻传播》2013,(5):25+27
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并改进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对新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网络媒介背景下的新闻发展,探讨当前新闻表现形式的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这样一个信息发展的年代,信息的真实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新闻则是人们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为了迎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新闻传播必须具有及时性,新闻内容必须要有较高的真实性。为此本文对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使新闻得以更好地传递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朱虹 《新闻与写作》2005,(10):27-29
新闻发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发言人意味着形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机敏。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现代官员必须习惯于和媒体打交道。要从怕媒体、烦媒体、避媒体,转变为主动找媒体、利用媒体。学会同媒体打交道,是现代型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培养现代型官员的有用舞台。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而新闻的内容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的——其实这就是经典新闻理论对新闻本质的基本认识.即新闻源于变动;但实际上.不仅新闻的内容时刻都在变化.其形式也应该是常变常新的。新闻的表现形式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其根本在于新闻竞争的需要和新闻发展的要求,对新闻内容的拼抢是报纸以及所有新闻媒体的天职,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重要内容,在地方电视台舆论引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地方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来看,节目形式、内容、选题、定位等还较为浅显,必须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提升,积极构建地方个性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评论节目,努力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新闻评论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随手翻阅同一天的报纸,你就会发现,不仅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时常重复,而且同一个城市的社会新闻或经济新闻也常常雷同。笔者对本城市的都市报新闻标题专门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一些新闻标题大都有相似之处。新闻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必然产生“同题”现象。在重大新闻面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党刊时政新闻在媒体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著,但是党刊时政新闻长期呈现内容单调、乏味、缺少亲和力等现象,致使人们不愿意去看,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增强党刊时政新闻亲和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林贺 《新闻传播》2010,(7):12-12,13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新闻写作课的讲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教学活动与业界实际要求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授课老师.笔者利用自己曾做过十几年新闻记者和编辑的优势.结合新闻写作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在新闻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贴近社会生活。旨在培养学生实际新闻写作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法律.在现今社会是被提及较多的词汇.而新闻与法学的交叉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在这里我们用法学的视角解析新闻中碰触法律之处,试图寻找另一个视角,跳出我国关于新闻立法的争论,得出一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