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温情是迟子建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迟子建的作品之所以感人,主要原因就在于她作品中始终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鸭如花》中作家将这种温情散落在罪犯、徐五婆、钟如雷这样的小人物身上,展现了人与人、人与万物生灵之间的相互关怀,凸显出"爱"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小说《花牤子的春天》是迟子建谱写的一曲传统乡村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悲歌。作品展现出小人物花牤子对传统秩序的坚守,村民遭遇集体性的人性迷失以及整个乡村的溃败景象,表露出作家对传统乡村未来发展的深刻忧思。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的《伪满洲国》以各式各样的小人物来展示历史,以揭示人性的深刻而带给我们一段耳目一新的伪满历史。本文从苦难、坚忍、温情三方面分析作者在《伪满洲国》中表达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4.
5月8日,著名作家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早期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到今年年初刚发表的《草原》,此次推出的五卷本全面结集了迟子建20多年创作历程中最精华的25个中篇。这次出版的五卷本分别为《原始风景》《秧歌》《逆行精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除了收录同名的中篇外,还包含《北极村童话》《没有夏天了》《草地上的云朵》《香坊》《旧时代的磨房》《向着白夜旅行》《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鸭如花》《踏着月光的行板》《草原》等20篇,全面呈现了迟子建最擅长的中篇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早期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到今年年初刚发表的《草原》,此次推出的五卷本全面结集了迟子建20多年创作历程中最精华的25个中篇。这次出版的五卷本分别为《原始风景》《秧歌》《逆行精灵》《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除了收录同名的中篇外,还包含《北极村童话》《没有夏天了》《草地上的云朵》《香坊》《旧时代的磨房》《向着白夜旅行》《日落碗窑》《青草如歌的正午》《鸭如花》《踏着月光的行版》《草原》等20篇,全面呈现了迟子建的中篇小说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6.
任晓雯的长篇小说《好人宋没用》是一个极具空间向度的叙事文本,凭借生存空间、流动空间与历史空间三种空间类型的巧妙设置与相互配合,小说将历史小人物的塑造与底层叙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小说倾力揭示了人性之恶与伦理异化的底层生存空间,并通过生存空间的不断变换,书写了底层小人物从现实家园到心灵家园的探寻历程,以救赎的姿态面对历史与苦难,让人们从中得窥残存的人性余韵。  相似文献   

7.
《驿站长》、《外套》和《罪与罚》中小人物的救赎主题是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产物。《驿站长》对《新约·路加福音》进行重构表达了小人物通过宽恕劝善实现救赎的思想;《外套》对《新约·哥林多前书》进行重构阐释了小人物通过克己忍让实现救赎的思想;《罪与罚》对《新约·马太福音》进行重构再现了小人物通过主动赎罪实现救赎的思想。东正教文化语境下的小人物主题凸显的是运用文学阐释宗教文化的主体性意义,对于实现宗教由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绛一向善以小素材反映大时代,让读者从中窥探出时代风貌、人间真情和社会生活。如《老王》《干校六记》等,都以小人物的命运展现缤纷的大世界,在平静的叙述中窥视人性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不论是选材还是人物都可称是其作品中的另类,但是对女性、人性、历史的深刻挖掘又彰显出这部小说的无穷魅力。小说中,宏大战争的背景与一群小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之间展现出人性的矛盾与冲突,极富张力。而其中正视民族的苦难历史、直面创伤记忆以及在叙事中寻求创伤"救赎"更是赋予了这部小说发人深思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迟子建的<鸭如花>是一篇既优美又富含新质的小说,美感来自"鸭"和"花"的意象营造,新质来自作家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民间立场的坚守.  相似文献   

11.
从《北极村童话》《清水洗尘》《原始风景》中对生活美好与人性温暖的弹奏,到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对生命和人性中阴暗面的尖锐逼视,迟子建一直以她搬弄和组合文字的高超技巧,和整个文章画卷传达出的意蕴,给我们一种于无声处的沁润,一种不着痕迹的感动,还有一种舒缓温和又不失穿透力的沉重。  相似文献   

12.
再读东北女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历史小说《伪满洲国》,依然是感觉作品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厚重感,而这种厚重感并非是来自于类似于同类题材气贯长虹的叙事,或是动人心魄的语言,乃是来自于其娓娓述来的人物命运,民族命运。迟子建谈到,其创作《伪满洲国》是在有意识地试验一种“用民间立场书写历史”的叙事方式,这种波澜不惊,如潺潺流水般的叙述形式一样也让读者产生了汹涌澎湃的内心波动。这种因其厚重的历史感而产生的内心激动就是来自于文本塑造的一批小人物形象,描述这些小人物在民族遭遇苦难下的悲惨生活,尤其是他们在面对生存困境时所表现出…  相似文献   

13.
代玉坤 《文教资料》2007,(29):22-24
迟子建的作品里浓郁的地域气息,人性的关怀,始终的民间立场,对底层弱势群体的书写,体现了作者对小人物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注和人性的思考,对缺憾生活的温情表达。  相似文献   

14.
作为"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深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其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是嘲讽了现实社会的荒谬与混乱,以及人性的扭曲和丑恶。本文将主要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来讨论作品中存在主义的体现以及小说中约塞连这个"小人物"作为人本能的求生欲和完成自我救赎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再读东北女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历史小说《伪满洲国》,依然是感觉作品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厚重感,而这种厚重感并非是来自于类似于同类题材气贯长虹的叙事。或是动人心魄的语言,乃是来自于其娓娓述来的人物命运,民族命运。迟子建谈到,其创作《伪满洲国》是在有意识地试验一种“用民间立场书写历史”的叙事方式,这种波澜不惊,如潺潺流水般的叙述形式一样也让读者产生了汹涌澎湃的内心波动。这种因其厚重的历史感而产生的内心激动就是来自于文本塑造的一批小人物形象,描述这些小人物在民族遭遇苦难下的悲惨生活,尤其是他们在面对生存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6.
泰格特的《窗》通过一扇心灵之窗写出了人性的美丑与冷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卑劣,更看到了人性的冷漠。一个利他,一个利己;一个热情,一个冷漠。这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扇心灵之窗。"窗"在高尚者的心灵中幻化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在他的眼里,"窗"的世界是充满着一方光明、美丽、令人向往的净土。他是用心去看世界,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看到  相似文献   

17.
从《北极村童话》《清水洗尘》《原始风景》中对生活美好与人性温暖的弹奏,到我们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对生命和人性中阴暗面的尖锐逼视,迟子建一直以她搬弄和组合文字的高超技巧,和整个文章画卷传达出的意蕴,给我们一种于无声处的沁润,一种不着痕迹的感动,还有一种舒缓温和又不失穿透力的沉重。本文即以她的新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例,浅析"迟小说"中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呈现了人回归自然地生活状态。但文本中除了有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更有无时不在的梦魇般的生存困境;除了有人性真善美的光环,更有人性的扭曲与戕害。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15日的《文汇报》有一篇评迟子建《晚安玫瑰》的文章,其中一段是: 这个故事关于救赎。《晚安玫瑰》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两位主角,报社校对员赵小娥、犹太女人吉莲娜,还是报社记者黄薇娜,印刷厂老板齐苍溪等,都在欲望中挣扎,通过自我救赎,走上精神的皈依之路。  相似文献   

20.
第87届奥斯卡获奖影片《鸟人》是导演向美国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致敬之作。本文关注影片和卡佛短篇小说之间的主题互文,通过文本细读和影片分析比较《鸟人》和卡佛作品中体现出的小人物徒劳的自我救赎以及失败之后的妥协和让步,从而总结出作品中所暗含的创作者对于人性的观照,即与生活的不幸和解而非抗争,也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是值得被尊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