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文化自信、文化优越感、个人英雄主义以及文化帝国主义四个方面,对好莱坞体育电影所蕴合并表现出的美国体育文化特点进行剖析,并分析其体现的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指出应认清好莱坞体育电影的文化本质,关注并思考其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在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部分主要体育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基础上,归纳出线性模型在体育科研应用中的8个常见误区,对其逐一举例进行分析,并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篇文章首先阐述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与重要性,再分析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阳光体育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体验锻炼,引起学生的体验锻炼的兴趣以及其积极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其全方位的成长,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以及意义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运动的水平与能力,从而提升体育教育的整体品质以及学习的效率,激发其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4.
体育之新     
《新体育》2012,(1)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可以说,这是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其作用就是引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不断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其目的就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综合发展,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之研究》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形成。准确的体育价值取向,三育并重、体育优先的教育观,以及对体育功效的科学阐释是其精髓所在,对今日学校体育工作着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三育并重",深入剖析学生"不好运动之原因",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革除片面的"锦标主义"思想,把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口,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6.
体育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社会学.徐隆瑞,梁向阳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P.1~4)每门学科都需要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界定其研究的范围。体育社会学也不例外。然而,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目前还未完全定型,若要十分清晰地划定...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从事终身体育的基础,也就是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其体育能力,并将终身体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8.
李进朝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54-55,60
隐性课程是当代课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其存在形式的隐蔽性,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其功能,为此结合隐性体育课程的内容,揭示隐性体育课程的四大基本功能,并试图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快乐体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既增加其娱乐性和趣味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体育概念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2011,32(3):11-19,26
认为研究体育概念的适宜方式是连续撰写论文。作者于1989年写出其第一篇专题论文,认为体育的属性是人的肢体活动,其种差是强化体能和非生产性。该专题研究持续了20多年,现已构织出体育概念四级对接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综述法,对体育游戏的选择、组织与教学等具体运用措施,以及它在运用中存在的弊病作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正确且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为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对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各种运动技术、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克服其学习上的某些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优势及其对高校体育教育影响的角度审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作用,从理论上分析了把其引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我国体育发展公共转向的基本含义转向就是指:以满足国家、民族需要的体育发展方式,转向以满足公民体育权利、促进公共健康水平提升的公共体育发展方式。国家体育是从体育服务对象的角度来提及的。一般说来,以服务于国家或者民族的政治目的为核心目标,以扩大国家的国际影响为主要任务的体育发展方式,我们称之为国家体育。在这种方式下,体育必须以国家利益的实现为其至高无上的目的。国家通过体育这一特殊途径,获得在  相似文献   

14.
体育理论     
G80 9701690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Develop sportsindustry,promote sports consumption[刊,中,A]/唐宏贵//湖北体育科技.-1997,-16(1).-1-4 参2(SML)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中国//发展//趋势本文从时空两个层面勾勒出中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态势,指出其不可逆转性;分析了中国体育产业及其消费中存在的不足,指出要使其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兴起的漂流、徒步、自驾车越野、滑雪等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活动形式进行了是旅游还是体育的辨析,发现在其交叉领域中有一部分活动应看作体育活动,无法用体育旅游概念统称这一现象。由此提出应相对独立存在一个旅游体育的领域并应强化其概念,进而对旅游体育的定义、分类、意义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体育社团与体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李晴慧  郭郁文 《体育学刊》2002,9(3):138-140
实现中国体育的社会化必须依靠体育社团。这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局长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途径,当然外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绝大多数体育社团并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社团性质。阻碍社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就是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晓艳 《体育世界》2007,(10):31-33
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组织形式。但其无论在实践探索还是在理论研究上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俱乐部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期能对新时期高校的体育管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体育概念与体育科学的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体育的概念及体育科学的属性,必须了解体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与体育科学形成发展的历史,必须分析体育二重性这一本质特点,并把体育与体育科学两个不同概念区分开来.本文就此略述己见,以资商榷。一、从体育的历史发展看其概念定义体育,是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体育虽不是生产力,更不是上层建筑;但其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并日益广泛地运用着人类社会的科学成果。因此,社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的最佳组织形式.对大学生体育俱乐部进行改革,使其走进社区与社会体育接轨,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不仅能节约体育资源,提高有限的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价值论是关于学校体育的哲学思考,学校体育价值问题在体育教育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价值的根本在于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其内在价值在于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其外在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学校体育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