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55-35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游泳比赛赛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游泳奖牌、金牌主要集中在中日2国;中国男子游泳整体水平令人担忧,日本女子游泳冲金实力更强劲;对比前几届亚运会发现中日2国游泳实力越来越强,2国差距逐渐减小;中国游泳获得2枚金牌以上的选手最多,其次是日本;中国选手破纪录最多,其次是日本;中国游泳呈现"下降—上升—缓慢下降"的趋势,日本游泳呈现"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界和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历年来前十名成绩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对比法,对影响我国全能选手运动成绩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主要是以速度为主的跑、跳类项目。找出了我国与世界优秀全能选手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后的一些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我国参加 1998年亚运会选拔赛达到健将以上水平的 7名女子跳高选手起跳前后的一些技术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起跳瞬间的垂直速度有一定提高,H_1、H_2 与世界选手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差距在于:起跳离地瞬间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的蹬伸不够,起跳前一步至蹬摆幅度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中外优秀女子全能运动员成绩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无论总成绩还是子项都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快速力量性项目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对中外优秀女子全能运动员成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无论在总成绩还是在子项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快速力量性项目上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田径女子七项全能子项目对总成绩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理想点法,对中外优秀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总分与各单项得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中外选手各项平均得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七项全能各子项对总成绩的贡献程度存在大小不一的情况.同时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训练中的地位排序,指出了中外选手在七项全能训练中存在的差距,意在为科学安排、控制训练以及尽快提高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中外优秀男女网球选手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男女网球选手平均年龄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处于黄金竞技年龄或最佳竞技年龄发展稳定阶段;我国与国外优秀男女选手平均年龄均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我国男女选手比国外优秀选手年龄均明显偏小;中外选手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菜指数上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子大于女子;我国男女选手身高比国外优秀选手均明显偏低;在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我国男子均明显低于国外优秀选手,说明我国男子选手选手肌肉力量的发展程度与国外优秀选手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我国女子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体重及克托莱指数无明显差异,这尚需作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阶段的特征与规律及各子项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表现出波浪趋势,但其振幅明显大于世界选手;我国与国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选手在速度力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提出发展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应以绝对速度为先,发展速度力量为基础,并贯穿运动训练始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子女单人滑选手与国外女子单人滑选手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找好切入点,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尽快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水平,以适合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朝旭 《新体育》2010,(12):18-19
11月17日,在亚运城体育馆举行的亚运体操单项比赛中,18岁的中国队选手眭禄以14.700分摘得女子自由体操冠军,这是她在本次亚运会上继夺得了女子团体,女子全能和女子平衡木三个冠军之后的第四次问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花样滑冰与世界水平相比的主要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坤  孙毅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04,(5):29-29,81
对我国子女单人滑选手与国外女子单人滑选手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找好切入点,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尽快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水平,以适合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47、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全能决赛前8名队伍和各单项决赛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究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竞争格局。研究得出:美、中、俄三国团体决赛实力强大,美国队占绝对优势;美国队员个人全能实力突出,日、俄等国队员次之,中国队员实力较弱,与强手差距较大;中国队员具有高低杠和平衡木夺金实力,占有相对优势,美国和日本选手自由操实力突出,美国和俄罗斯选手跳马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运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女子选手发球技术分析,从中找出与世界女子优秀选手差距,提出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我国女子选手在发球技术薄弱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参加2004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的前6名选手和我国参赛运动员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存在的差距,总结出提高成绩的途径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旨在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中国女子单人花样滑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青少年女子田径全能项目发展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全能是我国连续获得亚运会金牌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田径优势项目,就其发展趋势而言,如何保持这个项目在亚洲的优势,缩小与世界水平的整体差异,其基础在于各省市基层单位女子全能项目的普及程度和发展规模。本文通过对我国11个沿海及竞技体育优势省市级体校的调查,试图就我国各基层体校青少年女子全能项目的现状及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及时理顺和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女子全能发展道路,促进我国基层青少年女子全能项目的普及与提高。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我国沿海及体育发展优势城市包括深圳、珠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近几年来,先后有8人11次打破亚洲女子全能纪录和全国纪录,在亚洲处于优势,87年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朱玉清获得第八名,这标志着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81年、86年全国前10名及87年第六届全运会预选赛、决赛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发展趋势,训练特点,存在差距及今后在训练中如何改进,提出初浅意见,请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17.
第6届亚冬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技术和表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第6届亚冬会女子单人滑短节目和自由滑前5名选手的比赛情况经过现场观察统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选手们在技术和表演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选手存在的差距,为运动员、教练员今后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伦敦奥运会我国男子体操成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运会与2010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团体项目我国仍是最大的夺标热门,日本队是我们主要竞争对手;全能主要对手是内村航平与汉布钦,我国全能选手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自由体操邹凯仍然极有竞争力,但是总体上我国运动员的D分已经落后;鞍马是我国优势;吊环要在编排、创新和规格上更上层楼,主要任务是提高E分;跳马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双杠要减少容易导致扣分的空翻挂臂类动作,增加一些潮流动作等;单杠总体上落后于国外运动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参考文献①中出现的数据计算错误作了纠正,并更正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总分影响的项目关联序列。同时,建立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项目关联序列和我国选手与外国选手差距的成绩差序列及分值差序列。用比值方法找出了七个单项之间的分值大小关系(称项目分值序列),论证了“各单项成绩同总分的关联度与各单项成绩在全能中得分的多少不是一回事”。并用对策论的思想找到了我国与外国优秀选手存在真正差距的项目序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基于对2010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竞技女子单人操成套动作编排的分析,对技健美操女子单人项目成套编排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找出了我国女子单人项目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研究表明:竞技女子单人操在操化动作的编排上,操化动作应结合音乐风格进行创编,我国选手在这一方面相对较弱;世界前三名的路线都比较丰富,采用了S型和Z型的路线;而中国选手路线较为单一,只是运用了最基本的路线,缺乏创造性;世界前3名选手的难度动作选择都有一个比较独特的难度类型,而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类别方面的选择就相对平庸;在过渡连接方面,世界前3名选手的选择都比较丰富,而我国选手的过渡连接动作重复较多;表现力方面,世界前3名选手的表现不仅在面部表现上自信,在肢体上的表现也具备一定的冲击力,而我国选手在面部表现方面还比较自信,但是肢体动作,缺乏爆发力和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