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炎 《体育师友》2006,(4):50-51
2l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化理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在生活中的地位正稳步提高,体育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己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体育生活化”的理念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停留在一般的口号阶段。专家认为,“体育生活化”应成为阐释小康生活阶段全民健身新格局的新思路和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切入,以重庆万州农村体育为研究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对转型期农村体育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村体育变迁的若干因素及其结构方式,从而提出了当今农村体育变迁的发生是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社会的开放、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的合力作用等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褚银良 《新体育》2010,(7):62-65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自发或有组织地在空闲时间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都发生了改变,体育生活方式在人们生活中愈发显示出特殊作用,其社会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学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使人们由自发的体育生活状态过渡到高目标、有序性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个案分析和实地调查法,考察安徽许村体育生活方式百年变迁的过程、特征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理论探索.许村体育生活方式经历了传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期、政治化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期、传统和现代体育生活方式融合期3个阶段.启示:体育文化承载的文化功能能否满足农民体育需求是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的根本动因;农村社会变迁决定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是"解构-重构"的过程;培育农民体育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体育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青少年体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遵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精神,与时俱进,努力搞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城镇化对张江镇社会变迁以及该镇农村体育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了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度;改善了社会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基本条件;政府的主导以及明确的体育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动者和加速器;农村体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对未来更广大农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西安城市体育环境现状及居民体育生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城市体育环境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在促进人们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使体育生活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及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城市体育环境,促进人们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文化发展下的中国公民幸福感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6126名有效样本的追踪调查分析,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体育文化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内容,因此,生活的幸福感在提高;其次,对研究样本与部分国家公民的幸福感比较后发现,中国公民的幸福感有自己的特点,虽然不及许多国家的指数高,但整体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另外,对幸福感时间跨度的波动情况也进行了观测,未发现2年来(5个时点)有效样本心理反映大的波动变化,这与国家这一时期未发生大的体育事件有关;最后,在部分国家GDP增长指数与幸福感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发展趋势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证明了中国公民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幸福感持续发展的可靠性意义。结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体育文化的提高,从整体上改善了中国公民的幸福感水平,无论是其自身前后水平的比较,还是国际间对比,都反映出了幸福感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但今后也要注意社会体育公平和均等化的发展理念。本研究也是回应有关中国公民幸福感问题的争论,对探索国家宏观经济不再高速增长,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公民幸福感如何继续增量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后,随伴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人们对休闲体育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和上升的趋势。政府在中国的休闲体育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扮演为民服务的重要的角色,充当着市场所不能调节的角色。但是,我国政府长期将重点放在竞技体育发展,相对忽视了休闲体育的发展,而且其发展盲从于市场。政府应该重视人们休闲体育的发展,并采取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1.
龚盛  谢东 《体育科技》2010,31(3):118-121
终身体育这一新的体育思想,已成为社会共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终身体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学现状与终身体育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及《全民健身计划》卓有成效的实施与开展,使体育人口迅速增加,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也明显的显现出来。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已成了社会的一个矛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在"发展节约型社会",减少社会的重复投入,开发新的体育资源为社会利用,为社会大众服务,成了比较热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1980s, China has initiated a new era of urbanisation. Urbanisation, like a social engine, has driven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way that people take part in sport. The particular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systematic transformation of women's spor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Based on Riess's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and sport, and socialist feminist's points of view concerning female sport, this research applied a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using an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to examine the major social forces which stimulated the rise of women's mass sport in urban China. It is argued that urban development has provided Chinese women with a governmental guarantee, comparatively free individual choices and diversified opportunities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fulfilment in and through sport. Generally speaking, Chinese women's mass sport has improv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limitations within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physical structure and value systems of the urban society, as well as its sport subsystem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men's mass sport. Ideas concerning women's inferiority and gender inequality still remain during this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The world is becoming a global village and within many professions,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dividuals have multiple opportunities to work and socialize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s, cultures, lifestyles, religions, etc. Due to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diversity, it is importa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fessionals to understand how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countries may influence a person from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examine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and recent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in Taiwan. Factors such as changes within the family structure,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the growing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toward physical activity for all have motivated and encouraged women in Taiwan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y. The other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aiwanese women's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to encourage continued involv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与回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晓知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48-249,252
定向运动这一新兴体育项目传入我国内地还不到20年,进入港澳台地区也只有20多年,但是却很快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通过两岸4地定向爱好者的努力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将定向运动纳入大、中、小学的教育之中,定向运动定将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展望21世纪体育教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茅鹏 《体育与科学》1997,18(2):43-45
这里讲的体育教育指教育的体育部分。由于人类对自身发育发展的认识正在得到端正和深入,体育教育在21世纪将会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由于其基础地位得到认识,目前的体育教育很不充分的状况将会改观;由于“时间窗口”处在幼儿期之被认识,动作技术教学的整个体系将会出现根本性的改革和重建;由于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有关知识系统地综合渗入生活体系等因,各年龄受教育者的体格将大为增强,由于其重要性之被认识和推进,受教育者的运动生活将得到很大扩展;由于体育教育的巨大发展,其物质需求将成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为了造就“乐之者”,体育教育的方法手段体系将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下的体育叙事,不仅要阐发疫情期间体育事件及其社会意义,更应揭示不同体育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将对体育现实问题的思考转化为未来体育转型的应对策略。基于叙事的角度,以访谈的方式,探讨体育产业发展、东京奥运会延期、体育组织治理、奥运备战、居家体育、体育在线教学、体育中考等热点事件和话题。认为:①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呈现持续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特征,在"转危为机"的话语下,应借助政府的积极行为,实现体育行业与体育产业的多层次融合,增强对消费端的刺激,提高体育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后疫情时代体育产业发展动力;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凸显国际奥委会内部治理的困境与危机,引发对中国体育赛事治理效能的思考,给奥运备战带来挑战,促使运动训练由传统化模式向集群化工业模式转变;③空间重叠与权力空间渗透造就居家体育的特殊"脱域"空间,成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催化剂,引发体育教学、社区体育、群众体育活动方式的改变,形成自觉行为更高的群众体育"在地化"驱动模式;④在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话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转型与辩驳为体育话语转为文化资源提供契机,促进文化与体育的互动与整合,深刻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4个民族的学生1985~1995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作10年的动态观察,发现:新疆4个民族的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机能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存在城乡、性别、族别的差异。据此提出新疆自治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善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晔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95-95,97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了重视程度,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课程改革也被推上了日程。从近些年的调查中不难发现,各校体育教学策略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旧有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不佳,从本质上分析是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体育教学发挥成效性。本文针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做出阐述,希望能对相关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带去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体育学刊》2002,9(4):67-69
对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承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全国性重点课题的3所高等院校,两年来实施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实践影响大学生体育动机强度的变化效果进行了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体育素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锻炼动机强度在深层次、多结构的良好变化发展方面具有显性意义,大学生体育动机强度正趋于理性化、个性化和整体化的全面发展完善阶段,已基本奠定了学校体育的多元化教育基础,具有较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