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武术套路所具备的"舞"的属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是由"武舞"发展而来的,并通过对武术动作的"舞"化来展现武术的技击含义,作为身体表现艺术的形式,在表现的审美功能上的"舞"化又使得武术套路具备了"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马庆 《精武》2012,(9):78-78,80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具有健身性、技击性和艺术性体育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它无形地塑造了形象气质俱佳的演练者。同时,配合着演练人员每一个构成套路姐合动作的姿势演绎出一种无声的静态美。当所有动作连贯展现,那整个套路运动将会呈现充满生机的动态美、扣人心弦的节奏美和引人入胜的神韵美。本文以美学的角度,从武术套路运动的静态:动态、节奏和神韵方面,分析其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薛统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185-187
当前正是太极拳走向世界的大好形势。研究太极拳美学思想,探究其形式美背后的古典神韵,是太极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形式美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深入探讨太极拳的动中求静之美、曲线美、阴柔美、虚实变化美、形神美等形式美因素,充分展示了太极拳的古典美和技击美,体现了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门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体艺术,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无不以其优美的形态、别具一格的韵律和浓烈的东方神韵,展示其艺术美和形式美,而其实战也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技击美。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竞技武术套路与部分奥运会难美类项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难美的角度对同项群类的武术套路、艺术体操、竞技体操等项目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美的本质特征是技击艺术化。竞技武术套路应遵循难美项群的发展规律,借鉴其他同项群项目的成功经验,开辟本项目的发展空间,以期挖掘武术套路的本质特征,防止生搬硬套的异化武术套路,保持好套路的项目特点。  相似文献   

7.
柔力球套路之美,兼取自由体操健体之美,武术套路技击艺术优之美,艺术体操律动之美。其动作难度主要反映在跳跃、平衡、转体三类动作,并且套路动作明显表现出复合多样性,套路动作连接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可采用融合创新法、移植创新法、类比创新法和动作音乐合拍法对柔力球项目进行创新。在创编柔力球新套路时,应把握新套路的基本特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注重自我创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难美的角度对同项群类的武术套路、艺术体操、竞技体操等项目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美的本质特征是技击艺术化。1.竞技武术套路与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美的本质特征比较(1)技击艺术化──竞技武术套路美的本质特征武术套路是由人类技击活动逐步演化发展形成的,从组成套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探讨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及套路的艺术特征,主要结论:套路与技击是同属于武术范畴,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攻防含义是它们的共同内容,但这两之间有着根本区别,技击以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而套路以表现美为其最高追求,套路在素材的选择,动作创编,动作表现等方面都力求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套路动作也反映出其创编对攻防的感悟,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武术套路有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张志雷 《体育师友》2010,33(5):60-62
分析技击和武术套路的关系,包括技击在武术套路中的表现方式,技击赋予武术套路的功能,以及技击与武术套路演练、教学、创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看不见的武术套路美:一项文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戴国斌 《体育科学》2004,24(4):65-67,79
套路,作为对技击的艺术表现,不同于实战;它包含着时技击的超越、美化和想象。因此,时套路的审美和生产,要想象出其中看不见的时手、内容和技击用意等。本文以文化研究的视角从“艺术/技击”、“不可见性”和“乌托邦色彩”三个维度,来诠释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12.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将技击的技术动作进行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来自于技击,而又对其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强烈的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包含的美学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形"与"意"、技击、意境、和谐的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套路是演练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武术审美之旅,但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研究认为:武术与舞蹈同源是武术套路艺术之根;武术套路不是便于记忆的技击术,也不是技击初学之门,而是运用技击元素的艺术创作;动作名称的想象以及“对手”的不在场,体现出武术套路已从技击走向审美;形似、不似、不似之似构成了武术套路审美的3个境界;武术套路超越技击的现实性、功利性、工具性,进而达到一种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5.
武术形式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武术美学中最显著最有特色的武术形式美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武术不仅具有健身自卫的实用价值,而且还给人以独特的审美艺术享受。文章概括了武术特有的形式美要素: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传神美、结构美、造型美和名称美等。并从健与美的结合、刚与柔的相济、虚与实的变化和动与静的相间四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武术形式美达到了技击与美的和谐境地。  相似文献   

16.
吴强 《体育师友》2006,(4):42-42
武术运动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审美价值,产生于技击美与技艺美融合的武术美。武术套路的技击美,是以人们对武术攻防、功利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演练动作的攻防含义表现出来,同时也从勇敢、力量、合理的攻防法以及健壮的体魄中获得美感。而武术套路的技艺美,是充分发挥人体运动能力,表现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还通过传神、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加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武术技艺美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武术包括套路运动、功法运动和技击对抗运动三种形式,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套路是从实战技击中吸取一些优秀技法,进行的动作组合练习,这样有利于学习和锻炼。通过套路的组合练习后,使得技击方法更加熟练,从而更有利地服务于技击。功法则主要用于训练身体内部潜力,与外部肢体的力量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育技击缺失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防身自卫主体需求之上。文章对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武术套路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从武术套路内容本身着手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武术套路教学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技击动作,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动机,提出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以新的武术套路内容诠释武术的技击含义,保持武术的技击本质。  相似文献   

19.
论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雄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3-73,77
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武术技击本质论限制了对套路审美特征的认识与探索,人们在是否保留套路中技击的问题上争得面红耳赤。研究认为:现代社会武术唯技击的发展是行不通的,相反甚至有人认为技击就不属于武术范畴;套路阻碍武术技击性,因此,要想发展套路就要弱化技击;撇开“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的矛盾阐述,放手将武术以体育的模式发展;应肯定武术套路的艺术形式,并用艺术的审美眼光,摆脱技击的绝对束缚,任其自由创新发挥。最终将高度发展的套路艺术作为代表武术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并以此为契机,饮水思源,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