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对诚信理念的认识不到位,诚信制度的建设不健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要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关键在于培育一种蕴含着科学的诚信理念、浓厚的诚信氛围和健全的诚信制度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2.
从会计诚信缺失的角度,对其现象、困境进行深层次剖析,认为会计诚信缺失有其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复杂原因,并提出重塑诚信会计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诚信缺失现象。加强新生诚信观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新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并通过诚信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营造诚信环境、完善诚信建设制度等方面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缺失目前已为不争的之事实,它包括大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诚信缺失。相关就业制度缺位、就业压力增大和社会诚信机制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构建诚信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必须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强化诚信法制效应,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从助学贷款系统各元素或利益主体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和原因等方面探究了诚信教育是我国助学贷款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柔性制度选择.认为正确认识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危害是开展好诚信教育的基础;理性对待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保障诚信教育实效的关键;诚信教育是降低和控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提高助学贷款制度绩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廖恒 《考试周刊》2008,(4):194-195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的原因,指出其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又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要从根本上遏制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关键在于培育一种蕴含着科学的诚信理念、浓厚的诚信氛围和健全的诚信制度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7.
信用政府与大学诚信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作为现代道德体系基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和本质要求。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领域广泛的信用危机,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的诚信缺失现象却堪为人虑。本文对我国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信用政府与大学诚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寻找信用政府与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互相促进的道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考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采用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和场域理论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剖析。高考失信行为主要源于考试诚信自律水平较低的考生受到消极社会文化风气影响,或是高考场域中成绩相对靠后的考生争夺文化资本利益的手段出现异化。加强高考诚信治理体系建设,既要从提高考生自律能力出发加强考试诚信道德教育,养成其考试诚信的内在品质;也要丰富他律手段、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对考试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在今天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诚信缺失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道德三方面分析了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主张从提高政府诚信,加快构造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德法教育来建立社会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诚信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是弘扬民族精神和美德的重要环节.高校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但仍存在着诸多诚信缺失问题.引起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新形势对高校大学生的冲击、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不足、高校大学生诚信制度不完善.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建设主要通过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