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承诺(或信奉)、预防注射和人格因素是影响其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要有效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式,道德教育者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育对象的道德承诺(或信奉);二要对教育对象道德态度进行有效的预防注射;三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自尊、智力等人格因素采用不同的说服策略。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喜欢能引起态度改变,传达者是否受欢迎,影响因素主要有熟悉和邻近、尊重、相似、互补和个人特征。要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喜爱性。相应于人际吸引的五大影响因素,教育者喜爱性提高的路径在于:一是要深入教育对象;二是要尊重教育对象;三是要善于发现共同点;四是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五是要提高个性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恐惧唤起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程度的恐惧唤起引起的态度改变最大。在道德态度改变过程中,恐惧唤起即道德惩戒是常用方式,其运用的"过"与"不及"都有悖道德教育的初衷。在教育中适度运用道德惩戒,要求在尊重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究竟应依凭情感还是应诉诸理性尚存在争辩。情感论的理据在于,如果将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发性机制,便可更好地触动和促发人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理性论的理据在于,倘若将道德教育奠基于理性,则能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和增强可能的道德主体对道德价值规范的反省能力。然而,情感论虽有其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却很容易使道德教育落入无根的态势与听凭私人情感、感性情感和自然情感的支配之中。道德教育的圆融自足还需由理性来加以奠基,只不过,其中的理性既不能是将道德教育独白化、同一化的先验理性,也不能是将道德教育知识化、工具化的工具理性,而应是能够统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交往理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无论是灌输还是对话,实质上都是一种单面论证,单面论证易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失调,有可能引发道德怀疑主义和知行不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分歧以及对德育信息的熟悉程度,客观要求高校德育适度引入负面道德现象.高校德育进行双面论证,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善”;有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反思;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免疫力;有利于大学生适应和超越社会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6.
儒家哲学论证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语言论证基础上的哲学论证,其理性不是纯粹理性而是实践理性,且其逻辑也并不是十分重视追求西方式的线性推理或形式推演的理论逻辑,而是追求一种从问题求解和实践论证需要出发的工作逻辑。儒家哲学论证实质上是一种模式型论证,它并不满足于从理智上接受符合形式推论或纯客观的认知,而更重要的是讲究"合乎情理",换句话说,既要诉诸理性论证,又要诉诸生命体验,以满足情感需要和价值期待,进而巧妙地融合理性的认知与生命的情感体验,确定人生的方向和价值选择。这种论证模式不是线性推理所构建的命题证明系统,而是融知、情、意于一体的"情理论道"的论证模式。  相似文献   

7.
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对象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协调平衡认知结构则构成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好态度改变的一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有效地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方法和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即讲道理与讲故事,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讲道理以对客观真理的宣讲与言说为教育手段,讲故事则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教育故事,透过故事启示或表明一个道理。从讲道理转向讲故事的话语转换的艰难实践表明,道德教育的观念转变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15,(4):43-48
道德与美德在自然属性、指称对象、终极目标与力量源泉四个方面存在分野。由此,道德教育以道德规范属性为基础,以"做什么事"为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自主而理性地遵守道德;传统美德教育则以美德的品质属性为基础,以"成为什么人"为内容,其目的是实现人性的提升与完善。道德教育与美德教育的区分回到学校教育的层面上,需要把握优先性、整合性和阶段性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其实质既有感性幸福的成分,又有理性幸福的成分.人类完满的幸福生活是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的统一.由于幸福的生活与合乎德性的生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类的两种幸福的实现都与人自身的德性密切相关,因此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的幸福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道德教育在本质上要求以人的幸福为依归.以价值导向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应该为使人获得幸福而努力,为人的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指的是,学校道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使受教育者接受这种教育的威望和力量.从道德的信仰化倾向、学校道德教育过程的矛盾以及道德学习的心理规律等方面分析,理性的学校道德教育权威是必要的.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方式以及人们对道德权威的认同程度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权威的现实因素.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理性权威要从道德教育主体权威、知识权威和环境权威等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成人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鉴于加强成人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成人道德教育的理性、自律性、职业性以及实效性等特点提出以下对策。第一,摒弃功利化的倾向,以构建主体性的道德人格教育为中心。第二,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加强德育课程改革,注重其现实性和针对性。第四,加强发展面向知识经济的素质教育。第五,以终身教育观念塑造成人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时刻影响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大众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失范频现,主要表征为:大众文化偏重感性愉悦致使低级道德趣味蔓延,大众文化娱乐化诱发道德教育呈现弱智化审丑化,大众文化商业化造成道德教育的功利化,透析失范的根源乃道德理性的缺场、道德精神的迷失、道德意义的瓦解。将道德教育失范的根源作为切入点,探索道德教育的复归路径:以道德价值原则为起点,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为重点重构道德理性;以终极关怀来拯救道德精神的迷失;以"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来重塑道德意义新生。  相似文献   

14.
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源起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指导人类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智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一方面,理性促进个体形成卓越的生活方式,实现道德“内化”;另一方面,理性也为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贡献了力量,从个体道德走向公共道德。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工具的理性化,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异化,道德教育日趋边缘化、功利化,个人也丧失了主体性。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依赖教育启蒙。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道德文化信息,促使其内化为个体道德品格(或品质)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道德文化信息是构成道德教育活动过程的三个要素。除此之外,还必须对支持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予以重视。道德教育活动过程的展开、进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才得以实现的,它不可能脱离环境的影响,在真空中进行。因此,道德教育环境是影响道德教育过程及其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对道德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及道德文化信息等几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道德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中学教育》2003,(10):32-34
在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性观的“理性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理性精神”已成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 ,更是人类能力的基核。当前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征途中 ,我们尤其需要理性精神。因为 ,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和较长远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目标 ,必须依靠理性精神 ,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实事求是地加以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理性 ,民族的教育也应当理性。道德教育目前的根本任务在于追求理性和不断创…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道德教育本体认识的偏差,当前的道德教育简约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植入、接受和行为训练,遮蔽了道德规范所依赖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论证,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其工具功能和本体功能,陷入了无效的困境。其根源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道德教育走出困境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道德教育。实践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生存,因而要求道德教育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取代德目的灌输。培养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策略是:教学生以公正作为道德判断的原则;采用“+1示范法”,即用高于学生原有道德判断水平1个阶段的观点和论据引起道德认知冲突:奉行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运用“公正团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源起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指导人类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智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一方面,理性促进个体形成卓越的生活方式,实现道德“内化”;另一方面,理性也为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贡献了力量,从个体道德走向公共道德.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工具的理性化,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异化,道德教育日趋边缘化、功利化,个人也丧失了主体性.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依赖教育启蒙.  相似文献   

19.
革命年代的阶级道德教育为建设时期的公民道德教育铺平了道路。从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建设性、着眼点的现实性,诉诸个体自主自觉的教育方式,以及强调法律的至上性可以看出,由阶级道德教育转向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切入点,应该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革命年代的阶级道德教育为建设时期的公民道德教育铺平了道路。从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建设性、着眼点的现实性,诉诸个体自主自觉的教育方式,以及强调法律的至上性可以看出,由阶级道德教育转向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切入点,应该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