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法律文化是各自国家、各自民族长期以来在人文、社会、意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对其法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精神认知。本文从法律文化产生的源头入手,探究“人本主义”在中、西方法律文化中各自的发展历程,探讨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吸取东、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体系中各自的精髓,为现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李白和苏轼历来被认为是各自朝代豪放派的代表,代表了各自朝代的时代精神和最高文化水平,但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等的不同,他们的豪放的内涵又是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月亮文化源于各自的传统思想。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中都赋予月亮丰富的人文情感和不同的联想意义。反映月亮文化的相关词语在表达其含义时,有同有异,褒贬不一。月亮文化对各自的语言文化发展、词语的生成都具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心理结构、语言魅力、思维方式及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4.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是各自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是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文化。一个民族各种各样的文化特征,在语言中都留下了它们的印记。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与各自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
程红波 《考试周刊》2011,(91):29-3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它们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英汉词语的各自文化内涵,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古埃及金字塔和楚墓为代表的两类文化,代表了古埃及人与楚人共同的安葬夙愿,具体到墓地选择、分布形式、墓室形制的观念与构造原理上,显示出许多相似点,又因各自的不同环境和物质形态的区别,打造了各自的墓葬文化特征。这些因素的生成,为甄别两者间的相同性与相异性提供了基本论据。楚墓文化与古埃及金字塔文化的存在,说明东西方文化有并肩发展的态势,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琦  冯时 《华章》2011,(23)
说服文化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说服对方和听众为目的,涉及内容广泛的文化形式.无论是在传统中国还是在古代西方都产生了优秀的说服文化并且都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古代中西,尤其是在各自的说服文化兴起的时代对说服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说服文化在社会上所起到的作用的差异,揭示各自说服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化包舍语言,影响语言,语言也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习语较之其他语言成分更具典型性。英、汉习语由于受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两个国家特有的文化气息,在对它们进行互译时,应注意到其各自包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世博会是世界文明对话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世界各国都将以精彩纷呈的主题,展示各自的科技、建筑和艺术,传递着背后支撑的各自特有的、不可复制的多元的民族文化。而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壮大都强烈地受到各自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应该寻找民族的脊梁,以文化的魅力塑造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姓名是各自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它们的形成无不带有各自的民族心理定势。文章通过对汉英民族姓名的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汉英民族姓名模式化之间的迥异与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汉族和维吾尔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因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而其中的吉利数字则更加具有代表意义。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维语和汉语中所喜爱的一些吉利数字进行例举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维吾尔族的文化和语言,对第二语言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文学之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论述了南北朝文学各自的特征 ,所形成的地理、社会、文化环境基因。差异形成了南北文学各自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区域性文化丛体 ,形成了各自的文学个性、品格。然而 ,交流和融合是必然的 ,是社会、文化交流之大势 ,是文化大“穹庐”下民族文化、文学互相吸收、融化的共同要求。它在一些杰出的创作个体身上集中地表现出来 ,昭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汉民族在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成语的产生和使用在各自的文化中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有鉴如此,本着传播文化的目的,汉语成语翻译应该在考虑文化传递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姓氏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结构的表象之一,它与历史、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姓氏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英汉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各自不同,但又具有相似处,因此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文章试从汉英姓氏的各自特点出发,探寻中西文化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往往用各自的文化过滤器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造成信息理解的障碍和交际失败。文章浅析了中英跨文化交际中因套用各自文化规约中的语用策略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指出了解文化差异是避免语用失误的关键,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有系统地进行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6.
从对联与桃符的现实意义出发,探求其潜存的文化内蕴。认为对联与桃符各自具备不同的文化特质,充分把握二者各自的构成要素和使用意义,将有助于现代生活中对联艺术的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陆秀兰 《文教资料》2007,(32):37-39
中西文化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中国文化具有整体性、保守性,而西方文化则富有独立性、开拓性,通过特色的比较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各自文化的优劣长短,从而更好地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教学文化变革存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教学文化冲突、教学文化理论与教学文化实践脱节、教学文化实践与师生生活剥离的矛盾,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使现代主义教学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教学文化由对抗、碰撞趋向兼容。当前,两者并没有有机地融合,而是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前提下相互激荡与渗透,在教学生活中彰显着各自思想的魅力,折射着教学实践的艺术和智慧,引导着教学文化超越现有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比较文化视角,以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为切入点,追溯各自教育思想形成差异的社会和历史文化根源,具体对各自的教育理念、教育任务和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研究,希冀为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比俄罗斯和汉民族的相关谚语,看出两个民族的饮品文化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两个民族由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不同,相同的物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最终成果,是形成俄汉民族饮品文化特点的原因,并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来探究积淀于两个民族语言底层的饮食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