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万有引力是重力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都会向学生强调,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但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如图1所示,万有引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两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向和物体的所受重力G。  相似文献   

2.
<正>一、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在自转,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这个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一个分力提供的,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的重力。(1)物体在赤道上时,重力和万有引力方  相似文献   

3.
1.地球表面上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地球在自转,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要向心力,这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相似文献   

4.
一、对G(Mm)/(R^2)=mg的讨论 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外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一起匀速转动所需的向心力,因此,物体的重力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处在地球两极上的物体,不随地球自转,不需向心力,因此处在地球两极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地球上其它地方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运动都需向心力,因此万有引力都大于重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并不就是地球的引力,因而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那么重力G与万有引力F的大小和方向到  相似文献   

6.
概念自主学习 要点精析 1.重力与万有引力的联系(1)如图2-1-1所示为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万有引力F引指向地心,它的分量F向垂直于地轴,给物体提供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引另一个分量是物体的重力G.若不计自转效应,则近似地认为mg=GM地m/2R地.  相似文献   

7.
关于重力的来源,绝大部分资料上均说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但重力并不能等同于万有引力.重力和万有引力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从地球的自转谈起.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绕相对应的地轴做圆周运动,如图1,质量为m的物体绕O′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F的一个分力充当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_1.另一分力就是重力F_2.θ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GMmR2=mg的分析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另一分力则提供了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一般情况下,重力大小与引力大小是不相等的.物体处在地球两极时,不随地球自转,此处的重力加速度值最大.物体处在地球上其他位置时,因随地球一起自转时需要向心力,因此物体所受的引力都比其重力大.在赤道上的物体,因其转动半径最大,故所需的向心力最大,此处重力加速度值最小.物体受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实际差别很小,在一般的讨论和计算中,都近似地认为二者的大小是相等的,即GMmR2=mg.二、关于GMmR2=mg的应用例…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产生的,而物体随地球绕地轴转动需要的向心力,也是由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那么,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加快,物体所受的重力会不会变化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探讨重力与万有引力之间的具体关系,下面具体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与其表面上的物体存在着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自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万有引力可分解为一个垂直于地轴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对支持面有压力(或对悬挂物有拉力)作用的重力.也就是说重力并非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严格地讲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重力与万有引力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