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文化、地方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两者密切关联、互促互进、共生共荣,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互动发展存在着互动的内容有待拓展、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其中制约校地文化互动推进的关键是机制建设。构建地方高校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互动的运行机制、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互动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助于校地文化互动形成体系并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就应把"校地互动"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校地互动"应遵循互惠性、主体性、层次性、市场性等原则,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及资源服务,并通过"校地互动"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地方本科高校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制订"校地互动"绩效评价机制,推动"校地互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就应把"校地互动"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校地互动"应遵循互惠性、主体性、层次性、市场性等原则,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及资源服务,并通过"校地互动"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地方本科高校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制订"校地互动"绩效评价机制,推动"校地互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文化、地方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两者密切关联、互促互进、共生共荣,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性和协同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校地文化互动的视域,以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为案例,深入了解校地文化互动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确立"政府主导、高校主动、机制创新、项目推动"的基本思路,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文化、地方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两者密切关联、互促互进、共生共荣.基于校地文化互动的视域,以安阳工学院为例,深入了解校地文化互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校地文化互动、协同发展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校地共建”是高校与地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互惠双赢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是高校与地方在追求各自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战略新尝试;立足于“校地共建”模式的背景,选取“高校-社区”结对共建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校地共建”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寻求“校地共建”模式平台的搭建途径,最终落脚于剖析“校地共建”模式在推动地方以及高校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地合作共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不足,校地合作共建较难有效地开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政府和高校在合作共建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高校应当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8.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区域社会功能的引领下,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应打破彼此间的壁垒,遵循双向沟通、共建共享、系统规范、社会服务等互动发展原则;构建资源共享、定向培养、专项服务、机构共建、协同创新等多元化互动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互动发展动态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社区教育的规范和快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校地互动不仅是高校办学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办学模式。走校地互动发展的道路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鲜明个性和重要特色。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以校地互动为视角,阐述在校地互动中调整专业建设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0.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区域社会功能的引领下,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应打破彼此间的壁垒,遵循双向沟通、共建共享、系统规范、社会服务等互动发展原则;构建资源共享、定向培养、专项服务、机构共建、协同创新等多元化互动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互动发展动态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社区教育的规范和快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成人教育和地方文化均属于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共生共荣的关系对校地文化的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文化事业已经得到全面发展,也包括地方文化。从这个发展过程来看,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对地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也使地方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得到全面的丰富以及提高,从而呈现出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现对此互动关系做全面的分析,从而实现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发展相互增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校地互动”战略:背景分析、实施内容与机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地互动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顺应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而获得确立的,是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立足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目标,提出和论述了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基本内容和机制保障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地互动,是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在团队难以形成、项目难以落地实施、机制难以保障等校地互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难点,提出并论述了校地互动发展的对策思考、主要措施及机制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存在的问题困扰着广大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通过"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难题,构建了"园、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新模式,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布局相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对接、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是一种新的办馆模式,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为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市文化建设而共建共享的图书馆。在介绍目前国内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分析了安康学院与安康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5,(1):73-77,72
该课题采用了点面结合、纵横比较、学科交叉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线路是:纵横考察——定点实验——理论探讨——归纳总结,从而研究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形成互动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建设互动是学科建设的长久之策,必须将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与地方经济建设对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专业一体化建设与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因地制宜,全面探索地方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5,(1):73-77,72
该课题采用了点面结合、纵横比较、学科交叉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线路是:纵横考察——定点实验——理论探讨——归纳总结,从而研究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形成互动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建设互动是学科建设的长久之策,必须将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与地方经济建设对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专业一体化建设与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因地制宜,全面探索地方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地域资源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培育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特色发展的优势条件,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互动双赢。地方高校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办学特色,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特色育人;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吸取地域文化精髓,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家校互动是产生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其本身具有整体性、科学性、方向性及不可逆性的特点。在功能的发挥上,家校互动主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阶梯成长的条件与动力。改变原有的信息传递模式,建立现有的信息互动模式是家校互动方式上的变革。改变家校之间只存在信息交流关系为家校共建学生情感体验的"场",从根本上完善家校互动的效能。家校互动最终应落点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回归教育的理性,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建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实践,能够节约社会成本、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推动当地的文化事业改革。校地共建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资源共享模式,本研究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共建模式、管理模式、流通模式、服务模式、资金投入模式以及人事安置模式,才能实现高校和地方公共图书馆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