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可见,教师让孩子在爱的情境下接受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从小就沐浴在"爱"环境中的孩子日后也会将爱给予别人。  相似文献   

2.
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爱是阳光,可以让冰山融化;爱是神奇,可以化腐朽为力量。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同样,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贴心。培智教育更需爱心,爱心是培智教育的动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活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潜力;爱心是培智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教师则是传递爱的特殊人群。因为有了爱才会有包容,有了爱才会有耐心,有了爱才会有欣赏,有了爱才会有创造。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教育     
夜深人静的夜晚,我经常进行歌德式的反思,用贝多芬的耳朵去领悟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涟漪。教育是爱的事业,是一种无私的、博大精深的爱。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呼唤教育的爱心。爱心引起教育的和谐发展,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师生之间会经常进行心灵的撞击。爱是教育的基石。作为教师,只要有爱,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成为我们心中的宝贝;只要有爱,你就会亲近他们;只要有爱,你就会懂得去尊重他们,这样的教育才会入脑人心。和新课程的“亲密接触”,正  相似文献   

6.
爱的尺度     
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常常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前提,一切教育都源于"爱",一切教育都是爱的教育。但是,我们又常常会迷惘,爱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对学生的行为只说不敢严管,对学生的作为只鼓励不批评就是"爱"。是不是唯学生论就是对学生的"爱"?我认为,所有的爱都是有尺度的,没有尺度的爱是溺爱。  相似文献   

7.
李国祥 《考试周刊》2011,(91):63-65
爱是一种愿力,愿越宏深,力越宏大,教育就越简单。愿力不仅是无上善心,还是一种事实实在在的实践。爱是教育愿景与教育实践的完美结合。没有能力去爱,而要付诸爱的实践是危险的。无能力而爱,就会产生爱的垃圾,它会污染教育的星空与学生的灵魂。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阐释,即爱的意识、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数学专业知识、反思能力、哲学睿智。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爱,需要无私的奉献,这种爱叫永恒,这种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而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学生不等于会爱学生,对学生的爱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就难以充分发挥爱的教育作用。可见,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还须有爱的艺术。就实践层面而言,爱的艺术是爱的具体化的艺术,教育之爱的艺术是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的艺术。教育的秘诀就是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等言行和神情,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爱。  相似文献   

10.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11.
只有有了爱,教育才能开展下去,爱是教育中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施以学生爱的教育,只有有了爱,才能促进后进生的良好转化。后进生更加需要教师的理解与关心,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跟他们沟通、交流,用爱点亮他们的心灯。只有有了爱,才会有希望,希望是人前进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将教育爱理解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无条件的爱,似乎否定了教育爱之于教育的必要性,因为在经验的意义上“无条件”是不可能的。然而教育爱作为一种价值事务,本就不能通过经验论证来证明其可能性和规范性意涵,而需诉诸于先验论证。先验论证表明,自由体间的关系是使无条件的教育爱得以可能的先验条件;其规范性的意涵是教育者对作为自由体的受教育者的绝对尊重和维护,它要求作为爱者的教育者在意识之中隐去受教育者的一切功能性角色并承认受教育者作为自由意志存在的无限性和不可被理解。这一无条件的教育爱对于教育具有构成性的意义:因为正是在无条件的教育爱中,受教育者才能生成位格,进而使其自身所承载的理念性价值得以浮现,并由此学会“自爱”。  相似文献   

13.
爱心教育,是对学生心灵一次爱的洗礼,它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老师,应该以多种形式和方法,做爱心传递的使者,这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当代的艺术教育,必须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根本内容。在美感体验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了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对象,并向欣赏者展示其生命运动的深层价值。爱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其鲜明强烈和独特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个贪污腐败分子的出现,把加强和如何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干部也是人,教育干部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爱,认识爱是灵魂的力量;进而奉献爱,坚信爱的奉献是干部的天职,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的投入;一个干部只要能奉献一颗爱心,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民不会记忆他,历史不会忘记他,这将成为新时期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取分层取样的方法,对583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恋爱比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上存在差别;恋爱态度总体是严肃认真的,但也存在着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抗恋爱挫折能力欠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自信是基础;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进行恋爱艺术、技巧教育是关键;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修课,性教育应走进高校课堂.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应该对教育爱有更为宏观的哲学式的关注。教育爱不仅仅是教师之爱,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他们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来的爱,是具有精神性、智慧性、文化性等教育品性的爱。教育爱在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教育潜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的价值。我们可以从教育决策、教育的组织实施、教育评价等层面实现教育爱。  相似文献   

18.
爱:走出孤独,走向和谐的艺术——弗洛姆爱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中,爱占核心地位,爱是对生存的回答,是给予,爱是使现代人摆脱孤独,走向和谐的一种能力、一门艺术,这对现代的教育工作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赏识教育在教育中意义重大,正确地运用赏识策略教育学生,其教学效果是不可忽视的。爱学生就要学会正确赏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以半结构性访谈为主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爱情教育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对爱情教育的地位认识不够;对爱情教育的特征认识不明;对爱情教育的策略认识不清;对爱情教育的功用认识不深。为此,辅导员应当从提高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重视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爱情教育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心理的调查研究,强化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和建立立体式的学生教育模式等方面着力克服困境,开展科学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