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新根 《教书育人》2007,(11):62-64
一、PAR教师评价项目的产生 PAR教师评价项目(Peer Assistance and Review Program),即同行帮助和评价项目,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受到当前美国基础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追溯美国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同行评价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学区在1981年首次设立了一个"同行评价项目",将那些在教学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教师选拔出来,作为学校的教学评价员,对新教师和部分老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评价.被评价的教师普遍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同行评价结束之后,评价员直接向学校和学区教师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协助管理者做出关于教师聘任、培训、晋升和是否留任等方面的决定.今天,它仍然是PAR项目最基本的蓝图.  相似文献   

2.
PAR教师评价项目是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其实施过程包括项目人员的挑选及组织机构的建立、课堂观察与指导、评价结果的做出与运用等。实践证明,同行帮助和评价具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评价与专业发展相结合、透明的评价过程、极高的评价信誉度等特点,同时也给我国的教师评价工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PAR教师评价项目的产生PAR教师评价项目(Peer Assistance and Review Program),即同行帮助和评价项目,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受到当前美国基础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追溯美国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同行评价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俄  相似文献   

4.
同行评价是美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在教师评价的民主性、教师的参与度、评价的透明度方面,具有超越传统评价模式的独特优势,体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同时,同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同行评价是美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在教师评价的民主性、教师的参与度、评价的透明度方面,具有超越传统评价模式的独特优势,体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同时,同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同行评价:美国中小学教育评价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敏 《教育科学》2006,22(4):81-83
同行评价是美国中小学开展教学评价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实现教师在评价中的民主参与,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评价结果的信誉程度。同行评价过程包括教师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课堂教学观察、教学档案袋审阅、教师同伴讨论等重要环节。为在我国中小学有效地实施同行评价,学校应当健全制度保障,为评价人员提供有利的支持条件,同时,评价双方要坚持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以美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总结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有系主任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及教师自我评级等类型。并通过对美国教师教学评价类型的分析,得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精髓,结合我国教育现状,为我国高教所用。  相似文献   

8.
关注教师“教”是现代教学评价研究发展的突破与创新,它重点强调教师的主体价值和专业发展。分析现代教学评价的内涵,总结教学评价在思想取向、主客体关系、功能、标准、方法论以及实施模式方面的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这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对教师提高教学效能和促进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同行评价是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评价的民主性、专业性和过程性方面,有着超越传统评价模式的独特优势。然而,现实中的同行评价却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带来有益的指导价值。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增强同行评价有效性的路径:营造“合而不同”的教师文化;倡导发展导向的评价功能;规范同行评价的实施程序;建立基于“理解”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教学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同行评价,并设立评定档案袋。同行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成长,使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同时获得发展。同行评价的评价者来自至少具有5年教学经验、熟悉学科教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经过良好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术训练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