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侗族建筑是侗族文化艺术的集体表征,侗族建筑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丰富审美意蕴。通过对侗族建筑形式美特征叙述,分析了其内在的文化美与意境美生发及其独特丰富的审美内涵,为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照。  相似文献   

2.
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代表着中原传统建筑独特的建筑魅力和艺术文化内涵。从庄园的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装饰陈设、建筑文化内涵这三方面研究入手,旨在探究康百万庄园建筑特色内涵,彰显中原传统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使中原传统建筑艺术得以认知、传承和发展,让中原传统建筑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着深遂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浙南永嘉、泰顺的传统建筑装饰,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存在大学也就会存在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而大学校园建筑群落的出现又总会派生出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在现时代,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意蕴是什么?基本构因及功能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依据大学的总体发展来精心构建或优化发展大学校园建筑文化?这些,显然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民国时期的两处纪念性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历史沿革、建筑成就、地域性建筑文化内涵的分析,解读上世纪初建筑前辈们开拓、进取、探索的精神为我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带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这类建筑值得我们发掘,弘扬其文化价值。同时,应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将其精神应用于新时代的地域性建筑创作中。  相似文献   

6.
宁夏伊斯兰教建筑艺术所包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仅为我们了解伊斯兰历史、穆斯林民俗提供了参考,更为我们深入研究伊斯兰文化提供了一个活的标本.本文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出发,从宁夏伊斯兰教建筑中所蕴含的地域特征、民间风俗及宗教文化的历史价值等方面来论述其文化内涵,探讨宁夏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7.
朱嵘 《华章》2012,(21)
文化其实就是这个地区长期积淀下来的东西,是这个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文民俗共同沉淀而形成的.福建属于我国沿海,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所以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福建文化相当有特点,是我国一个文化形式相对丰富的地区.由于福建的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也使得当地的民间建筑有着和中原内陆不一样的特点.本文从文化的演变过程入手,浅谈福建民间建筑的精美及其特点,为了是研究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表征民族文化特征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建筑的一个侧面,民居形制也蕴含这样的功能。运用建筑人类学的方法分析发现,虽然侗族传统民居的两种主要形制——独立式和联排式在整体功能、民居文化内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可是二者在空间分层、平面功能分区和使用禁忌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由相似到差异的分化过程表征着侗族社会文化上的变化趋势,民居形制的文化功能一直贯彻其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也具有其独特的内蕴与价值。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质,所以汉字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通过研究汉字可以了解古代生活,了解古代人民的社会风俗,更能了解中到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本文通过探究汉字与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与联系,具体的展现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要建设现代开放、具有文化内涵的档案馆,应从档案馆"两个基地、两个中心"四位一体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档案馆建筑的总体布局、外部形象、内部功能、空间组织,进行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岳麓书院建筑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也是显示中国传统文化——风水文化内涵的复杂符号系统。通过对岳麓书院史料及现存建筑的分析,书院在建设、修复过程中明显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在选址、整体布局及局部建筑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风水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论鸡公山建筑群的建筑文化和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郊的鸡公山上目前遗存百余处风格各异的西洋式建筑及中西混合式建筑物。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渗透,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文章从鸡公山建筑群的风格、布局、造型、人文历史和园林设计等方面,来分析鸡公山建筑群特有的文化特征,阐述其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侗族建筑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中的杰出代表。侗族建筑艺术中蕴涵着的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意蕴,图腾崇拜意识是侗族建筑审美的原始意蕴,和谐之美是侗族建筑审美的主体特征,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侗族建筑审美的现代表征。  相似文献   

14.
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功能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办大学首先要进行校舍和校园建设,而大学校园建筑群体的出现,又将派生出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大学校园建筑经常是人们关心的热点,大学内存在的校园建筑文化对师生本身也是一种教育。那么,在当今时代,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功能作用又是什么呢?笔者...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58-161
徽州古村落古祠堂具有独特的整体布局、设计和内部装饰,是徽州文化的见证,体现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承载了徽州文化思想。主要阐述徽州古村落祠堂的建筑规划和文化特征,介绍徽州祠堂的建筑风格,剖析徽州祠堂的建筑结构,重点解析徽州祠堂中的古戏台的结构和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16.
建筑文化不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物质偏重于理性,精神偏重于感性。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才能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表现性均可认为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形式或结构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建筑虽不等于哲学,但思维若不达到哲学的境地,建筑也就不可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校园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是课堂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应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功能。文章探讨了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及构建新世纪校园文化空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及价值,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清真寺建筑特有的风格,反映了中国穆斯林独特的审美意识及其美学思想。通过分析中国清真寺建筑从其创设之初至今其建筑风格的变化,运用艺术人类学及建筑人类学的理论知识从空间布局、建筑材料与色彩选择方面剖析中国清真寺建筑的文化内涵,认为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赵剑峰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69-71,93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异有着多层面的联系。本文就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的继承,现代建筑对建筑文化的依赖性,以及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等3个方面,对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