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 ,它要求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 ,重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 ,尊重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 ,使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一 )鼓励个性 ,培养情趣。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对话 ,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对语文阅读文本有不同的感受与看法,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见个性化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中会受到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作用,而在大脑中形成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初  相似文献   

3.
《课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阅读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实现文本资源的个性化挖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读懂文本,构建阅读认知雏形;校准坐标,适度开发文本资源;强调个性,体现多元解读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注重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那么,课堂怎样才能闪现个性的光芒?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价值,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探究性地解读文本。一、对话互动,让自由在安全氛围中实现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阅读个性,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时产生的一种心理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这种个性化行为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在强化个性化体验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现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体验。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6,(25):175-176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阅读,以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学生情感的激发、生活经验的调动、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引导小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9.
《课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阅读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过程。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可以这样说,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它要求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尊重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使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马丽娟 《考试》2009,(6):41-42
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理想的平台;开放课堂,让学生尽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化解误读,为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充满活力,张扬性情。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去解读文本,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阅读能力的差异显现无遗。这一变化是可喜的,因为它迎来的是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张凤琴 《辅导员》2013,(16):92-92
<正>从本质上说,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在课堂中,学生当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不能绝对自由地进入阅读文本,学生的阅读和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但这种帮助并不是老师简单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诠释,然后再灌输到学生那里的过程,而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实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追求个性化的误区。一方面,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极具个性化;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过程中出于对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阅读教学:1.创设生活情境,渲染课堂气氛;2.消除打破神秘,师生平等对话;3.朗读方式多样,调动阅读兴趣;4.学生边读边思,提高阅读质量;5.厚积薄发源于积累。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与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通常具有以下含义:1、个性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教师的阅读分析去代替;2、个性化阅读必须凭借文本,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3、个性化阅读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目前。学生高考作文中材料老套或雷同,追根溯源,恐怕是课外阅读太少或者我们的学生缺乏个性化阅读造成的。因此。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怎样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