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六十种曲》本《赠书记》传奇题为无名氏作,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未予著录,《重订曲海总目》、《今乐考证》、《曲录》均著录,为无名氏之作。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亦均列为无名氏之作。经考证,本人认为《赠书记》即《检书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国已经出版了相当数量、较高水准的戏曲研究工具书,代表了古典戏曲文献研究的基本成就。如:阿英编《晚清戏曲小说目》(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8月)、梁淑安、姚柯夫编著《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经眼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10月)、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郭英德编著《明清传奇叙录》(河北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3.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周妙中《江南访曲录要》、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等皆将秦子陵《如意珠》传奇著录为明末清初作品,认为清代叶怀庭《纳书楹曲谱》所收、姚燮《今乐考证》所著录的无名氏《如意珠》传奇即秦子陵的《如意珠》传奇。笔者曾揭示过南京图书馆(以下简称"南图")古籍部典藏稿本《如意  相似文献   

4.
庄一拂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因资料搜罗较为完备,常为治曲者称道。然以个人之力寓目曲海,终不免罅隙存焉。笔者在编撰《古代戏曲总目》、《古代戏曲总目提要》、《明代传奇要录》等著作时,曾剔出《庄目》“本事漏考”、“误标作者”、“一目多出”、“本事误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论及的清代戏曲作家,在各种戏曲论著中,多是生平事迹不详或无考的,小文对这些清代戏曲作家事迹,做了一些新的探索,难免有不当之处,希同志们指教。一、胡盍朋清代以来各种戏曲目录失载,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页一四三五据《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目录》著录其《汨罗沙》、《海滨梦》传奇,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论及的明清戏曲作家都是各种戏曲目录书中生平事迹不详或无考的,小文对这些明清戏曲作家的名号、里居、别署、生卒年、生平事迹等,进行了新的考证,供中国戏曲史研究者参考。一、刘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汇考》)页二五二据《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刘珏《张解元墙头调莺燕》杂剧,并云:"刘珏,字远义,大都(今北京)人。"  相似文献   

7.
《清代传奇全目》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版本学家、目录学家傅惜华先生重要遗著《中国古典戏曲总录》的第七编,1964年12月完稿后交付出版社,尚未来得及出版,稿件就遗失于文革动乱之中。近日,笔者在整理傅惜华藏书时,发现几张残存的《清代传奇全  相似文献   

8.
高宗元是清代中叶诗人,也是一位戏曲家。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特别是生卒年,过去学术界都不甚了了。已故著名旅美戏曲研究专家邓长风先生所著《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蔡毅先生《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以及李灵年、杨忠两位先生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都著录有高宗元,而于作者的生平不得其详。笔者顷读丁丙辑《武林坊巷志》,在"东西坊二"所属"双陈巷"条,和"卫所下"所属"普济堂"条,同时见到了沈赤然为高宗元而撰的《候选州  相似文献   

9.
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做为现存最早的明刊元人杂剧集,其重要的文献价值自不待言。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1957)虽曾涉及此书,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多以为其独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以不能不望洋兴叹。孙楷第、徐朔方等学者都细致比勘过现存各种元刊及明抄、明刊本元人杂剧,但因不能亲见《改定元贤传奇》,终引为憾事。而令人不解的是,多年以来尚未见有台湾学者论及《改定元贤传奇》,《改定元贤传奇》藏于台湾或竟仅仅属于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文人多以能创作剧本为雅事,剧目文献资料在清人文集中时有发现。笔者把阅读清初文集所见的几位曲家及其创作剧目略加考订,供研究者参考。一、宋徵璧《寄愁轩杂剧》清初宋徵舆的《秋屋文稿》卷二有《寄愁轩杂剧小序》一文。据小序,《寄  相似文献   

11.
《盐梅记》最早见于明末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列入“能品”,题“青山高士”作。《祁氏读书楼目录》、《鸣野山房书目》并著录。看来是明中叶至明末之间的作品,但却早已失传。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记云:“青山高士,姓名、字号、籍里,今已不详;生平事迹无从稽考。  相似文献   

12.
何兆瀛《仙合曲谱》杂剧为稀见的古典戏曲之一。作者创作该剧旨在纪念其两位亡妻蔡耆和管鞠。该剧本事源自现实生活,显示中国古代戏曲题材处理的新动向;其艺术形式的创新体现古典戏曲体制的变异与交融,代表文人南杂剧发展的新形式;而其凸显的自娱功能与去舞台化现象,则表明古典戏曲从艺术层面向文学层面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王封濚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十载:"万春园主,姓名、字号、里居皆未详。《今乐考证》‘万春’作‘蒙春’,疑误。"又介绍其戏曲作品《立命记》云:"《今乐考证》著录。其他戏曲书簿未见著录。《曲海总目提要》有此本,云明时人所撰。作者自称万春园主人,未详真姓名。记袁黄事。按袁号了凡,嘉善人,万历进士,官兵部职方司主事,赞画征倭,有名声。《提要》云:‘记中所载,乃据其所作《立命篇》,始末皆实事也。’佚。" 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实:  相似文献   

14.
明末李雯《破梦鹃》杂剧未刊稿的发现,引起治戏曲史学者的重视。徐立《古杂剧〈破梦鹃〉初探》一文,对该剧撰者李雯、序作者徐芳等未加以考订,对近人题跋中的某些失误,也未予以辨析订正,就轻易将所谓杨慎的《太和记》,当成最早的川剧作品,"这以后就出现了一个断档","《破梦鹃》杂剧的发现,为我们弥补了这个断档的缺陷"。本文则认为《太和记》非杨慎所撰,而是明代许潮的杂剧作品;李雯根本就不是四川文士,而是明末清初江西南城县的戏曲作家。明代川籍作家的剧作,与川剧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5.
从1907年4月到1918年1月之间,《申报》曾陆续发表传奇杂剧十七种。查检已出版的有关近代传奇杂剧的曲录曲目和工具书可知,《申报》所刊传奇杂剧绝大多数是以往曲目著作及有关工具书未曾著录、未为人知之作。揭示它们,必将丰富近代传奇杂剧剧目和有关戏曲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是戏曲目录的萌芽时期.本文揭示戏曲目录的早期形态,并全面解析唐宋官私目录和戏曲文献的关系,剖析戏曲目录产生的源流.重点分析了宋末《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对戏曲剧目的著录及其对戏曲目录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修《四库全书》,从全国征集图书一万数千种,除去全毁书、戏曲、通俗小说、释道经典等不在收录范围者外,仍有万种以上,其中收入《四库全书》者3461种(依中华书局影印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所附统计数据),收入《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者6793种,合计10254种。所谓“附存目录”,即仅仅保存目录,不收其书。就是说,列入《附存目录》(简称《四库存目》或《存目》)的6793种书,虽然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有提要,但《四库全书》中没有这批书。当时把这两部分书分别称为“著录书”、“存目书”。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官修图书目录,对于学者的治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其收录的“著录”“存目”古籍的种数、卷数这些非学术性问题进行统计研究,以期纠正《四库全书总目》有关此方面的统计之误。  相似文献   

19.
蔡毅先生编著的四巨册《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以下简称《序跋汇编》),正式问世大约是在1990或1991年(版权页署1989年10月),笔者在大洋彼岸辗转读到,则已是1994年的早春2月了。读后深感这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心力,齐鲁书社也为读者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清代的现存戏曲作品,数量远过于元明。但我们现在较易读到的,只是已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三集、五集中的部分清初传奇,以及《清人杂剧》初集、二集中的八十种杂剧等,形成了年  相似文献   

20.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四种。这差异性反映出《四库全书总目》成书过程某些原始的面貌,包括门类、次序的调整,收录书目的撤出与补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著录改为存目,存目改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