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娟 《大观周刊》2012,(48):312-312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教师要从理论、实践上进行积极的努力和探索。高中化学的素质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化学实验、公式规律的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红萍 《大观周刊》2011,(30):129-129
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也同样依赖于课堂教学来完成。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笔者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运用创新型实验教学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瑞萍 《大观周刊》2012,(48):228-22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体现.是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朱永华 《大观周刊》2012,(21):241-241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怎样在化学实验中,有效地开发学生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怎样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思维,乃是当前化学实验课面临的新课题。以下谈一点我看法。  相似文献   

5.
郑丽珍 《大观周刊》2012,(22):271-271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冯跃容 《大观周刊》2012,(36):163-163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学生会自己按照步骤进行化学演示实验,在化学试验中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化学反应的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符合人类学习和认知的规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7.
汪富花 《大观周刊》2012,(18):265-265
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是化学知识结构的基石、结点,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克服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胡珊 《大观周刊》2012,(31):317-317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的媒体,只要能说明问题,越简单越好。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一种不能被代替的教学媒体。采用录像实验教学,效果显著,真实可信。计算机软件模拟化学反应原理,可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投影机既可投影片,还可投影实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合理、科学地选择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化一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原理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李艳琴 《大观周刊》2012,(16):269-269
以学生为主动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路佳 《大观周刊》2012,(7):220-220
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思维,把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别开生面的化学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下面我就如何改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武建权 《大观周刊》2012,(51):399-400
在高中化学的授课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传统的极其有效途径。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索。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然而.光有实验教材的改革是不够的.有必要对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探索化学实验的新思路、新方法,合理利用新教材的各个实验.更好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12.
林艳军 《大观周刊》2012,(11):241-241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应在创新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即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肖立花 《大观周刊》2010,(37):84-84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式学习对化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探索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下对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作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秀珍 《大观周刊》2012,(15):226-22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本文通过精心组织教材、创设想象学习氛围、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创设质疑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  相似文献   

15.
姜冠军 《大观周刊》2010,(41):166-166
化学开放性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对学生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近年中考中出现的重点题型之一。符合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此题型所占的分值高,难度大。以选择、简答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为主。开放性实验设计题考查的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研、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黄秋红 《大观周刊》2012,(9):255-255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在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直接关系着化学教学的质量。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及探究性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刘明 《大观周刊》2012,(23):262-262
众所周知,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比起来俨然是相形见绌,基础设施都是如此,化学实验条件就可见一斑。最近很多年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改革,那么农村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把素质教育由口号变为现实无疑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学生也渴望在化学课上做实验,但是在农村学校买药品难、实验仪器奇缺的条件下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实验原理,并通过寻找替代品以及自制简易的实验仪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我们每一位奋斗在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与职责。  相似文献   

18.
孙留海 《大观周刊》2013,(12):284-284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是九年级化学教学要求的核心。教师要从创设情境,优化实验等角彦进行多维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李朝曙 《大观周刊》2011,(36):136-136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CAI与化学实验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就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控制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为此,在新教材实验教学的实施中,我们对由于部分实验仪器使用复杂或由于实验方法的问题的某些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化学教师无法有效演示的部分实验,学生也无法正确理解这类实验,而且就是具有较好演示效果的部分实验,也因学生只观察到宏观的现象而不能很好地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因此导致化学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等等这些方面作了以下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郝小平 《大观周刊》2011,(50):114-1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与实验技术的进步,实验研究成果的取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认真研究新课程,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注重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是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提高,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