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虽然只是一项奖金不足15万美元的WTA 四级赛事,但这片战场可是开在捷克的布拉格,很值得去看看。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因为这里素来就充满了网球的历史,更因为捷克是个盛产网坛才女的地方。由于这几年赛事的推进,更多的捷克网坛少女走向了WTA 赛场,这不得不让人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2.
捷克绚丽旖旎的山国风光和喀尔巴阡山殷殷富足的雪水哺育了一代代网球天才。伦德尔和"网坛常青藤"纳芙拉蒂诺娃都从这里横空出世,一度笑傲男女网坛O"百年奇女"辛吉斯血管里流得也是地地道道的捷克民族的血液.如今,又一名捷克人间人了网坛名人圣殿。他就是今年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单冠军科达。2月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塑胶赛场上,身材修长的科达以三个6:2令决赛对手里奥斯俯首称臣,第一次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大满贯比赛的冠军奖杯上。年届30岁的他带着一脸的沧桑和满身的伤病,终于圆了一个11年之久的长梦。夺得大满贯比赛的桂冠,体验那种…  相似文献   

3.
捷克出生的纳芙拉蒂洛娃,她从一个矮胖的小姑娘成长为统治女子网坛的女金刚,女子网坛常青树。1975年转入职业网坛,于1981年加入美国国籍。  相似文献   

4.
他们的背影     
在职业网坛,有一群选手很特别, 他们是精彩比赛的创造者;他们的 荣誉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了荣 耀。但他们不是巨星,他们是优秀 但并不够辉煌的职业球员。在2005 赛季临近结束时,他们中的一些人 向职业网坛说了再见。 网球名人堂没有他们的位置,但职 业网坛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十几年 的网坛生涯,是他们曾经的荣耀, 当选择转身离去,他们有的遗憾, 有的安然,有的轻松,有的沉重。转 身离去,带走的是一份峥嵘岁月的 成就,留下了一个难忘的背影让职 业网坛丰富、完整。  相似文献   

5.
网球新秀谱     
八十年代伊始,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网球新秀。这批初生牛犊,在国际网坛上纵横驰骋、屡挫名手。如声势显赫的麦肯罗、伦德尔、康纳斯和维拉斯。以及纳夫拉蒂洛娃无不吃尽他们的苦头。 1982年.名不见经传的威兰德出人意外的登上罗兰一卡罗斯的宝座,一年后又摘下澳大利亚公开赛的桂冠;1983年,年方弱冠的阿里西斯夺魁于最折磨人的意大利福罗球场:澳大利亚18岁的卡什在1983年戴维斯杯决赛中顽强拼搏,为祖国捧回失去五年之久的戴维斯杯,一时成为澳大利亚的英雄。女子网坛也频现奇迹:耶格以髫龄之年高居世界第3位;17岁的霍瓦斯在1983年法国公开赛中击败网坛女王纳夫拉蒂洛娃;里拉尔迪14岁载誉网坛:捷克斯洛伐克16岁的索科娃在墨尔本连挫世界名手。这些网球神童使八十年代的网坛生机盎然,为新一代开辟了无比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前的NBA是“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拉里·伯德两个人的天下,而几乎在同一时期,男子网坛正由两位来自欧洲的青年把持,当“黑白双雄”的光芒逐渐被乔丹掩盖时,网坛双雄也在桑普拉斯的冲击下远离了顶峰。时至今日,人到中年的埃德博格和贝克尔依然不改当年赛场争锋时的本色,他们的生活也因性格的差异而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芙蓉姐妹花     
行云 《网球天地》2010,(12):20-20
很多知名设计师钟爱捷克美女当御用模特,因为她们普遍有着恬静的外表、精致的面孔。其实捷克网坛也不乏大牌美女,已嫁作他人妇的维迪索娃、萨法洛娃,以及有着捷克血统的网球公主辛吉斯,都算得上正宗的美女胚子。  相似文献   

8.
NBA前火箭队主帅汤姆贾诺维奇说过:"请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NBA如此,世界网坛也是如此。在竞争激烈的 职业网坛,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是巨星,却同样拥有一颗冠军的心。也许他们无法登上杂志封面或是脱口秀现场。 可是,如果热爱网球的你竟然对他们一无所知,那将是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爱的故事     
爱情会是什么呢,我总是在憧憬。从小时候父亲逼我练球,然后是教练们带我横扫网坛,这一切,并不是我的理想。我的未来,他们早已为我策划齐全,需要我做的,只是顺着方向努力而已。他们那过于粗糙的心呵,哪曾知道我的心思?网球场上,我常能书写辉煌,挥洒自如。独独,我却不能在生活里演绎一场哪怕稚嫩的爱情。直到他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网球场上,有一位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小将,几年来他纵横网坛,功名赫赫。这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网球运动员伊万·伦德尔。初出茅庐威震网坛 1978年伦德尔出征英国温布尔登。保养了一年的绿茵球场,吸引着前来参战的少年精英和数以万计的观众。名不经传的伦德尔一路拚杀,锐不可挡,出人意料地夺得少年单打冠军,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世称“网球王国”,叱咤网坛,几达一个世纪,大有“天下英雄谁敌手?”的气概!但,80年代一开始,风云突变。散处欧洲各国,群雄崛起,纷纷争夺世界网球的统治权。且看事实为证: 1984年9月,象征世界网球运动员水平大检阅的美国公开赛中,男子方面,最后8个选手有3个美国人:约翰·麦肯罗、吉米·康纳斯和基尼·梅耶,但他们都是昨天、今天而不是明天的英雄。其余5个来自捷克、厄瓜多尔、澳大利亚、瑞典和英国。女子方面,最后8名也有3个美国人:纳芙拉蒂洛娃(注意,她原是捷克人)、埃弗特·劳埃德和潘·施赖佛,其余有两个来自捷克,3个来自澳洲、加拿大和西德。再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9)
如果没有这个捷克人,现代网球的故乡英国,也许不至于在过去70年中,无法留下一座温网男单冠军奖杯;如果没有这个捷克人,印度也许已经拥有了一位大满贯男单冠军得主;如果没有这个捷克人,俄罗斯人应该不会等到1996年才首次在大满贯冠军史册上留名。简·科德斯既是许多网坛纪录的"毁灭者",也是纪录的缔造者:他是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真正以"捷克斯洛伐克人"身份夺得温网冠军的选手:1968年以来,能将法网和温网王冠集于一身的,罗德·拉沃是第一个,科德斯是第二个,博格是第三个,阿加西是第四个,至于第五个,费德勒还在苦苦追寻。在这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中,科德斯是令人最感陌生的一个,但这不能怪他,要怪特殊的历史背景,同样,科德斯的名字能出现在这个"冠军序列"中,也要归功于特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一位著名的布拉格记者曾经这样形容过一个球员:那是个在小池塘里可以成为一条大鱼,但在宽广的海洋中却会迷失的人。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出生于捷克特雷本市南面一个小城镇的,捷克黄金一代的代表球员波博尔斯基。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俱乐部——布捷约维采,在历经多年的漂泊后,最后他又终老于这个小俱乐部,完美了人们心目中的草根英雄形象。说他是草根,那是由于他起于微末;说他是英雄,那是由于他在欧洲杯上的持久闪亮表现,完全当得起英雄两个字,特别是对于捷克人民而言。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很少人知道他们的故事。马克·埃德蒙森和克里斯·奥尼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个名字可以和雅尼克·诺阿、弗瑞德·佩里、维吉尼亚·韦德并列在网坛史册中:到目前为止,他们都是最后一次捧起大满贯单打冠军  相似文献   

15.
鹚现在我们还无法确定最终的8人名单,但我们已等不及了,红地毯早已铺陈于前。竞争激烈的男子网坛,能雄踞前10之列,已是挺拔伟岸的高度。一一读着他们的名字,一个个魅力无穷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休伊特、阿加西、萨芬、费雷罗、科斯塔、亨曼、莫亚、哈斯、罗迪克…··在大师杯来临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顶尖球员的全年历程,了解了他们,一年的网坛风云变幻就已清晰可辨。我们迷惘,到底是他们创造了历史,还是时势造就了他们?不管怎样,是他们带给了我们一个饱满厚实、有血有肉的世界网坛。 沧海横 流,方显英雄本色。看,他们来了——欢迎你们…  相似文献   

16.
数说     
《网球天地》2013,(10):14-14
2009年澳网、2010年温网,以及今年法网和美网,纳达尔和塞·威廉姆斯总共4次在同一项大满贯赛事中,分别夺得男女单打冠军,他们由此成为网坛历史上最强的“冠军组合”。  相似文献   

17.
捷克人抽签的运气真的是有些差,上届欧锦赛和法荷两强分在了同一小组,这一次虽然被列为种子队,避开了法国队,却碰上了德国队,还有那个恶魔一样缠住自己的荷兰队,这个种子队作得实在有些冤。捷克队并不缺乏球星:钢铁战士内德维德获得了2003年欧洲足球先生,这位捷克捍将足可以赢得任何一个对手的尊敬;小将罗西基已经成为多特蒙德队的核心球员,在德甲赛场也是数一数二的优秀前腰。还有他的多特蒙德队的队友科勒,2.02米的身高在当今足坛无人能及,更可贵的是这个高大的前锋还多才多艺,曾经为我们展示过他做守门员的才华,如果在今年夏天还上演这样一出好戏,一定可以成为世界足坛的一段佳话。除了他们,我们还可以想到波博斯基、斯米切尔、伯格……但不幸的是命运又来捉弄他们了,不知道他们读没读过中国的《三国演义》,看了之后,他们会不会也慨叹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但捷克人不是周瑜,荷兰或者德国也不是诸葛亮。捷克队有足够的实力战胜他们从小组中出线。  相似文献   

18.
网坛情运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部《浪漫的事》让我们看到了有点土气但却浪漫气息非常浓的中国式爱情,影视里的爱情是甜蜜的,但更多时候是虚无缥缈的。网坛的爱情呢?  相似文献   

19.
邱友益 《网球》2012,(2):44-47
过去的8个赛季,网坛四巨头,更精确一点是费纳德三人主宰了整个男子网坛,他们获得了32个大满贯中的29个。这种统治在2011赛季更是达到了顶峰,在他们共同参加的22项比赛中,他们联手包揽了所有的冠军,其中包括四大满贯和ATP级别最高的9站大师赛。  相似文献   

20.
谁都知道瑞典人素有爱国、团结的优良传统。在他们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赛场时,总是和操着同一种语言的同胞一块儿练球,一块儿谈笑,一块儿聚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是他们的信念。他们心中的偶像也十有八九是自家人。(也难怪,瑞典网坛的精英实在数不胜数)戴维斯杯更不用说了,哪个士兵敢错过这个为国建功的好机会?拿不拿冠军是一回事,有没有尽力是另一回事。连在祖国举办的比赛,瑞典人都合计好了,要在首都向国人验证一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这方面,美国人向来是反面教材,惟有西班牙人能与之媲美。可西班牙人向来有点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